近日,赤道附近的非洲國家喀麥隆出現冰雹和大雪,本地人一輩子沒見過雪,都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玩起了雪。喀麥隆下雪的位置是阿達馬瓦山的西南側,北緯5°上下,西部省的巴納周邊。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赤道地區怎麼還下雪呢?
喀麥隆位於幾內亞灣東北岸,面積約47.54萬平方公里,與中國甘肅省相當。喀麥隆大部分領土位於北緯2°-10°之間,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區為赤道雨林氣候,北部阿達馬瓦山屬熱帶草原氣候。
阿達馬瓦山,又稱阿達馬瓦高原,以火成岩為主,平均海拔約1千米,最高海拔約2740米。阿達馬瓦山跨喀麥隆、奈及利亞、中非三國,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阿達馬瓦山土地肥沃,青山疊翠,群峰染綠,高大而濃密的雨林鋪天蓋地,以前從來不下雪。
同緯度比較,非洲東部的衣索比亞高原,平均海拔約為4000米,跨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和索馬利亞,面積80多萬平方千米,是阿達馬瓦山的數倍。衣索比亞高原的最高峰達善峰海拔達4623米,也比阿達馬瓦山要高不少,這裡雖然也靠近赤道,但冬季區域性地區還是會下雪的。
赤道穿過的東非高原,平均海拔約1200米,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雖然平均海拔不高,但有不少5000米以上的山峰,乞力馬紮羅火山海拔5895米,肯亞火山海拔5199米等。由於面積廣大,足夠厚實,加之絕對海拔比較高,乞力馬紮羅火山附近下雪是正常現象。
南美洲的哥倫比亞也是跨赤道國家,西部位於安迪斯山脈上,從西至東有三條狹長的平行山脈,西、中、東科迪勒拉山脈,中科迪勒拉山脈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南北長約800千米。三座山脈不算其中的河谷,面積也有數十萬平方千米,加上獨特造型能連續擋住海洋溫暖氣流,東科迪勒拉山脈的溫度比一般赤道地區低。哥倫比亞最高峰是東科迪勒拉山脈的餘脈哥倫布峰,海拔約5800米,氣勢磅礴。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的昆迪博亞卡高原上,海拔約2640米,這裡偶爾能看到雪,而附近3000多米以上的山峰上每年下雪是常態。
赤道地區不下雪是常態,比如巴西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多是熱帶雨林氣候,當地人只能夢見下雪。
總的來說,赤道地區要看到下雪,不但要有連綿廣袤的山脈高原(數十萬平方千米),還要有絕對高的海拔(至少3千米以上)。阿達馬瓦山無論是面積還是海拔,都相差不少,有記錄以來從不下雪,如今卻出現冰雹和大雪,只能說出現了極端氣候。
喀麥隆大海邊,有一座名為喀麥隆火山,海拔4070米,是喀麥隆最高點,也是西非和中非的最高峰。從大海看喀麥隆火山,雲霧繚繞中的大山兀然而立,山峰深藏雲端。喀麥隆火山過於單薄,現在也看不到雪,未來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全球變暖不只是氣溫上升這麼簡單,而是整個氣候系統紊亂,就像人內分泌失調。以後極端氣候會越來越嚴重,冬天越來越冷,夏天越來越熱,晝夜溫差會變大,颶風、瓢潑大雨、乾旱,這些自然災害會大幅增加,風調雨順的時候會減少。好比人發燒,額頭可能會發燙,但手腳往往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