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臣字舜卿,號東村,擅長畫人物和山水,畫法嚴整工細。其山水師承陳暹,曾刻苦臨摹李成、郭熙、李唐、馬遠等大家的作品,其主要取法於李唐派系。畫山石堅凝,章法嚴謹,用筆純熟。與戴進並驅。
圖中遠山隱約,近處遒勁的松枝下,巍峨的巉巖上,有兩位隱者相對論道。畫中山石採用大斧劈皴畫法,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本圖周臣自言仿自戴進之作,可見吳門畫師對戴進的喜愛之情,周臣畫作一般只題名字,此幅寫明仿自何人,實為希見。
圖中虯松、翠竹、雜木掩映中有茅屋數間。置身高大茂密樹木之中的房舍裡,一婦人正在辟纑(將分析練過的麻搓成線),身邊有兩位兒童在專心攻讀,後廚有女兒在炊食,從人物樸素的衣著,以及敞軒窗戶下部的牆面,因區域性脫落而斑駁不堪的狀況來看,此圖應是寫寒門教子之意。用筆是周臣的典型風貌,乾淨利落,學南宋李唐、劉松年筆意,是周臣的傳世佳作。
此圖以傳統的春山行旅為題材,描繪高山石崖險峻陡峭,樓閣房舍掩映其間,錯落有致。近景山溪岸邊春花幾樹,山溪湍流,小橋流水,主僕一行三人正在過橋。山上蒼松濃郁,遒勁多姿。舍後綠樹成蔭,一派春機昂然的景象。
圖繪四周環山的水潭邊,一道者盤坐席上,手執拂塵,靜心修行,一邊的童子正給爐子扇風燒火,近處樹木遒勁蒼翠。技法上,山石堅凝,線條堅挺,稜角鋒利,用筆純熟,取法於李唐派系。
《毛詩》為《詩經》傳詩者之毛家版本,且最為完整,後《詩經》又被稱為《毛詩》。繪山巒連綿,樹木蒼翠,茅屋數間,數人聚集談天說地,場面和氣。
畫面起首以裴君的草堂為中心展開,草堂軒敞明亮,陳設簡潔,堂外古松盤曲。主人正伏案假寐,堂外一童子持帚清掃,體現出閒雅出塵之趣。其後,板橋連岸,春水潺湲,遠處青山逶迤,平湖無涯。
此畫取自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日常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和白居易《別柳枝》:“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兩首詩的詩意。繪四人中在午後一人觀望,三人捉柳花的場景。
圖中山脈高大,樹木蔥鬱,在一條磅礴的河岸上,兩位隱士正在對弈,遠處的道路和小橋上,行人絡繹不絕。
圖繪手持樹枝的甯戚正在飼牛之景,牛軛置靠在山岩邊,暗示牛車在石背後。通幅畫家用筆勁利,表現樹石質感的皴紋、垂掛的藤蔓,皆為飛動的筆墨線條,帶有十五世紀浙派的風致。圖中牛身先略加絲畫牛毛,再區域性淡墨暈染,和宋人牛畫相較,已是文人寫意的形貌了。
圖繪江南水鄉漁民的生活場景。作者細膩地捕捉漁民們的各種動作,如扣魚、撒網、垂釣、撈蝦、織網等,刻畫出漁民率真自然的神態,表現出他們淳樸的性情以及於生計中尋找樂趣的生活態度,刻畫入微,生動明快。
圖中奇石卓然直立,芭蕉數株掩映其間。樹石高聳蔽亭,亭內一文士左倚臂擱,右執羽扇,旁置卷、冊、茗尊各一,席地納涼於風雅中。亭外童子,正伸臂摘採蜀葵花以供瓶插,益顯出悠閒寧謐之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