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殷麗婭 科技日報記者 楊侖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這一幕有望重新出現在東北大地上。
沉甸甸的糧食,是對農業科研人員最好的嘉獎。
10月21日,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遼河源基地對兩千畝高粱示範田其中的高產公關田進行實收測產。經專家組實收測產,高粱籽粒總重量736.65公斤,含水率為17%,按照高粱標準水14.5%計算,摺合單產666.17公斤/畝(666.7平方米),一舉突破了吉林省雨養條件下高粱公頃產量9900公斤大關,創造了吉林省東南部半山區高粱公頃產量9992.55 公斤的最高紀錄。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遼河源生態農業研究與示範基地(以下簡稱:遼河源基地)嚴格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規劃、建設、培育示範田。示範田塊邊橫角直,連續5年秋收同時粉碎作物秸稈、均勻拋灑地表、大馬力機械深翻還田,深翻同時施用優質有機肥每公頃15立方米,示範田黑土耕地土壤抗逆性大幅增強、地力明顯提升,生產能力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遼河源基地聯合中國科學院系統20餘家單位、綜合整合60餘項生態農業技術,同時重點選用高產優質高效多抗作物新品種、主要作物病蟲草害生物生態控制技術以及作物輪作與間套作技術,在東遼河流域構建了最有利於控制農田水土流失、遏制農田面源汙染、阻控農田土壤酸化、保護東遼河流域黑土耕地的“以矮稈密植作物為主體的糧豆輪作模式”,具體輪作方式為大豆—小麥(麥後復播飼料油菜)—矮稈高粱等。
過去幾年應用種模式已經取得了節肥50%、減藥30%、節水25%、黑土農田土壤pH值提高14.26%(由5.45提升至6.33)、面源汙染負荷減少24%的巨大生態與經濟效益,是一項集發展現代農業、保護生態環境、帶動農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創新發展模式。而且,這種模式不光適用於東遼河流域,它照樣適用於我們吉林省其他流域,比如松花江流域、洮兒河流域、飲馬河流域等,具有非常廣闊的推廣前景。
透過現場考察和測產,專家組一致認為,遼河源基地建立的“以矮稈密植作物為主體的糧豆輪作模式”充分挖掘出吉林省東南部半山區高粱的生產潛力,且經濟效益遠遠高出此區域的玉米,同時兼具節肥、減藥、保護黑土的巨大功效,充分展示了東遼河流域依靠種植結構最佳化調整,保護生態環境、推動鄉村振興的巨大潛力。
編輯:張爽
稽核:嶽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