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侯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當初很昂貴、很稀有,現在很常見、很實惠的農產品,例如魚子醬、銀耳、荔枝、各種香料等。食材從珍稀到“日常”,背後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箇中緣由的話,那隻能說是農業工作者的心血成就了這一盛舉。
1農業科技造福眾生 昂貴食材跌落“神壇”
有些食材,在過去數百年間都屬於小部分人才能享用得起的稀罕物,但是在最近幾十年來,卻“淪為”大路貨,銀耳便是其中代表。
慈禧身邊有個女官叫德齡,她寫了一本書名為《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是研究晚晴宮廷生活的重要史料。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銀耳那樣的東西,它的市價貴極了,往往一小匣子銀耳就要花一二十兩銀子才能買到。 它們是寄生在老松樹上的一種下等植物,不過不容易覓到好的,所以價錢是絕無理由的貴起來了。而且就是尋常人或官員,願意花多量的錢去買它的話,也不容易得到最好的;理由是因為最好的銀耳,已成了在四川省做官的人孝敬太后的一種專利品;他們僱了許多的工人,常年在那裡搜尋最好的銀耳,拿來去巴結太后。銀耳在裝運的時候,總是已經烘曬得很乾了,且還依著它們的價值的高下,分別裝在各式各樣的錦盒裡面;最精緻的錦匣,往往也要值到好幾兩銀子一個。裡面所盛著銀耳的價值,便可想而知了!但是價值雖是這樣高貴,然而它的滋味,卻委實不知道好在哪裡,既不鹹,又不甜,也沒有香味;總之吃了它,等於沒有吃什麼東西一樣。所以它總是放在雞汁或其他的鮮湯裡一起煮的。”
透過這段文字可以知道:一直到清朝晚期,銀耳都還是特別珍稀的食材,就連德齡這種出生於官宦世家、且經常出入皇宮內院的人,也覺得這玩意兒價格太貴。可是到了今天,銀耳已經成為普通人餐桌上的常見食材,既不貴、更談不上稀有。
銀耳之所以能夠成為普通消費品,要歸功於我國著名銀耳專家姚淑先。
姚淑先出生於福建古田的一箇中醫世家,但是後來投身於農業科研工作。他從1968年開始研究銀耳的代料栽培,整整花了十年時間終於大獲成功。新技術使用後,銀耳栽培的單產提高了20多倍,生產週期縮短了三分之一。此前,我國全年生產銀耳300噸,姚淑先的技術被推廣開來之後,短短數年時間就達到了數萬噸。由於產量的猛增,價格下降,使以前只能達官貴族享用的珍品,成為平民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姚淑先把自己的技術公開奉獻給社會,全國各地都有靠他的技術發家致富的人。
當年,姚淑先在古田創辦了古田縣集體所有制的古田縣真菌廠,開啟了古田菌菇規模化種植的先河。靠著先發的優勢,古田的相關產業迅速發展壯大,銀耳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支柱型產業,古田農民約70%的收入來自銀耳等食用菌產業,甚至有“一朵銀耳養活24種人”的說法,古田縣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食用菌之都。
直到今天,古田銀耳的知名度依然是全國最高、產業規模全國最大。可以說,姚淑先不僅讓全國人民都吃上了銀耳,也造就了一個產業、造富了一個地區。
與銀耳相似的農產品還有鱖魚。正所謂“桃花流水鱖魚肥”,古人非常喜歡吃鱖魚,在晉代,鱖魚肉被稱為“龍肉”。在清朝,鱖魚曾作為紹興的八大貢品之一進貢皇上。鱖魚味清香、鮮脆,一句“席上有鱖魚,熊掌也可舍”,可謂道盡鱖魚之味美。不過,人們雖然喜歡吃鱖魚,但一般人想要經常吃卻不現實,因為鱖魚是名副其實的貴。
鱖魚的“貴”,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初年,20年前,鱖魚也還是尋常人難得一吃的珍貴魚類。鱖魚之所以貴,是因為以前人們一直沒有掌握鱖魚的人工養殖技術。
鱖魚是食肉魚,脾氣還特軸,只吃活物,不會動的東西不吃,當然也不吃魚飼料,因而難以飼養。直到2013年,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梁旭方研究團隊透過24年的研究探索,攻克了鱖魚人工飼料工業化養殖的核心技術難題,由他們建立的“鱖魚品種與飼料配套優選技術體系”,使得人工養殖鱖魚成為可能。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時間裡,鱖魚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曾經的“巨貴”魚,變成“小貴”魚,北方的街頭巷尾瞬間多了許多以“鱖魚”為主打菜的徽派餐廳,這種從前的稀有魚類,終於也有點“親民”的勁頭了。隨著鱖魚養殖產業的不斷擴大,相信未來鱖魚的價格還會越來越便宜。
鱖魚和銀耳都屬歷史上貴,如今便宜的食材。還有一種食材,則是歷史上便宜,有一段時間巨貴,如今價格大幅度回落,它就是羊肚菌。
最早的時候,中國人不怎麼吃羊肚菌,當時羊肚菌的價格及其便宜,幾塊錢一斤,幾乎是半賣半送。但是羊肚菌的食用價值被不斷開發出來,這種生長在大山區森林之中、一年只長一次的野生菌開始了“價格狂飆”,從幾塊錢漲到幾十塊、幾百塊、幾千塊,最貴的時候,500克頂級羊肚菌能賣到2000元左右。這個價格,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與之絕緣了。
歷史上,人們一直試圖人工栽培羊肚菌,但是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在這項研究上折戟沉沙,於是人們得出了一個結論——人工栽培羊肚菌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現任綿陽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長的朱鬥錫,經過27年的研究,成千上萬次的失敗,透過品種選育,遠緣雜交技術,分離和選育出了羊肚菌的優良菌種,利用生物技術解決了羊肚菌生理變異以及出菇方面的一系列關鍵技術,採取物理刺激和立袋、放袋、浸水等關鍵技術,攻破了羊肚菌人工栽培長期以來不出菇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實現了羊肚菌大田商業化栽培的新技術。
自打有了人工栽培技術之後,羊肚菌的價格開始持續下跌,近幾年,200~300元/500克的羊肚菌在市場上大量出現,普通人也大可買來嘗一嘗。
事實上,除了上述我們提到的幾種食材之外,還有很多種曾經的珍貴食材,價格紛紛跌落“神壇”,普通人可以享用到的“貴族食材”越來越多,而這一現象的背後,是農業科技工作者們上下求索的結果。
2反季節、跨地域食材的“親民工程”
在幾十年前,所謂“吃不起”的食材,並不僅僅是指山珍海味,也包括反季節、跨地域食材。拿最常見的蔬菜西紅柿來說,北方地區的人們夏天吃西紅柿沒啥壓力,但是到了冬天,想吃點新鮮西紅柿就需要“奢侈一把”了。再比如說芒果,南方種植區的人們自然可以大快朵頤,可幾十年前、非種植區的居民恐怕難得一見,即便見著了,價格也往往難以承受。
但是到了今天,冬天想吃夏天的西紅柿、夏天想吃冬天的橘子,南方人想吃點北方風味、北方人想吃點南方特產,都不是什麼難事。而這一局面形成的背後,並不是某個人的功勞,背後凝聚了政府、企業、農業生產者的集體智慧和努力。
從1988年開始,中國政府正式啟動菜籃子工程,這是一個由中央統一部署,地方市長直接負責的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工程。菜籃子工程一共持續了30多年,經過政府的長期努力,終於讓全國人民都吃上了反季節、跨地域的新鮮食材,不僅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農業含金量”、拓展了 “農業價值鏈”。
在政府的引導之下,無數人投身到菜籃子工程的建設當中,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山東人王樂義。
王樂義1978年開始擔任山東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當時,三元朱村窮得叮噹響,全村最先進的交通工具是一輛破舊三輪車。為了改變貧困局面,王樂義四處學習大棚種菜技術,並終於獲得成功。1989年12月24日,三元朱村的反季節黃瓜上市,賣出了每公斤20元的“天價”。第二年,全村村民靠賣菜存款達到128萬元。自己村致富後,王樂義開始向各地農民傳授冬暖式大棚蔬菜技術,此後20多年,王樂義先後到全國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無償傳授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行程達幾十萬公里。
正是因為當時中國有千千萬萬個像王樂義一樣肯專研、能苦幹、願分享的基層農業工作者,所以在菜籃子工程提出之後短短十幾年,各種反季節蔬菜開始大量上市,填補了市場的空白。
光有反季節的農產品生產還不夠,還需要一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才能將新鮮蔬菜及時輸送到各個地區的消費者餐桌上,這也是菜籃子工程的重頭戲。從1988年到1993年花了5年時間,全國建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2080個,城鄉集貿市場8.3萬個,其中農副產品專業市場8220個,初步形成了地方農產品自給自足的供應體系。
緊接著,從1995年開始,政府開始著手構建全國性的農產品大市場大流通格局。當年,原農業部公佈了全國23家首批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並實施了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資訊聯網工程。到1997年底,全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發展到約4000家。到1999年底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發市場為核心,連線全國各地生產基地和零售市場的穩定的“菜籃子”市場體系。
有了這一強大的、全國性的農產品供應體系,不僅解決了北方冬天吃菜難的問題,也順手解決了中國各地區農產品流通不暢的問題,因此,今天我們守在家鄉,就可以吃到來自天南海北的各種特色農產品,完全得益於“菜籃子工程”這一偉大的構想和實踐。也正因為有了菜籃子工程,昔日昂貴的反季節食材、跨地域食材,如今都能以非常親民的價格買到。有很多始終生活在城市裡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菜市場不就賣各種蔬菜、水果的地方嗎?應有盡有不是應該的嗎?”
還真不是“應該的”,因為如果沒有政府、農業部的統一部署,從生產到流通到儲藏到銷售千千萬萬農業工作者的付出,或許直到現在,我們每年冬天還得靠土豆、大白菜度日,想吃口四川的獼猴桃、洛川的蘋果、攀枝花的芒果、陽澄湖的大閘蟹……更是天方夜譚。
不要以為上述設想是危言聳聽,我們可以看看隔壁的韓國,論人均收入韓國目前還比我國要高出不少,但是若論“人均蔬菜”,2017年韓國人均蔬菜消費量是197公斤,而同期中國人均蔬菜消費量是377公斤,14億人口的中國蔬菜人均消費差不多是韓國的2倍!要不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蔬菜供應和全國性的農產品供應體系,誰願意放著新鮮蔬菜不吃,把醃鹹菜當珍饈啊?
所以,“天下美食入吾鍋中”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這“美食盛世”的背後,是無數人的心血和付出。要知道,中國耕地面積只佔全球7%,人口卻高達14億,佔全球人口20%,2019年中國人均GDP才達到1萬美元,大致在全球200多個國家中排名70位左右,但是中國人民食物消費水平卻非常高——人均蔬菜、水果、雞蛋消耗量都超過了韓國與日本。
若是沒有政府、農業科技工作者、生產者等各方的全面動員,怎麼可能有該吃吃、該喝喝啥事不往心裡擱的美好生活?
作者:戈旭皎
END
優質農產品雜誌:《優質農產品》雜誌官方賬號,聚焦品牌農業建設和優質農產品開發
歡迎關注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