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為諸多博主在小紅書釋出的景點照片過度使用濾鏡、PS等美化手段,與實際情況差距過大,有欺騙之嫌,引起不少網友和媒體的討論。
這處位於三亞清水灣的藍色小屋,被筆記列為“超好拍秘境”,但有遊客實際前往後,發現只是一棟破舊的公廁和和一片荒蕪的碎石灘。
真是害人不淺!天下苦照騙久矣
小紅書濾鏡後的景點陷入爭議,且兩方都自認為有理:熱愛分享的博主大多認為是自身高超的攝影技巧,景點濾鏡並不值得過多被指責。
圍觀群眾則對此不以為然,有人旅遊是為了購物,是喜歡當地的人文風情,這些景點加了美美的濾鏡,種草和廣告界限的模糊,則讓這裡更加真假難辨。
遊客站在“天堂之門”中間,腳下是一片鋥亮如鏡的汪洋,倒映出遠處的山、人影和建築,然而現實卻是,“天堂之門”前面根本沒有什麼如鏡的水面,而是負責拍照的工作人員一手舉著手機,一手拿著鏡子,用鏡子反射的原理,營造出了這種效果。
其實建築設計也存在著“大型翻車”現場,設計與施工的“相愛相殺”。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冰山”感染面板病?
2016年,歷經十年艱苦的施工,由打造鳥巢的瑞士建築大咖Herzog & de Meuron操刀設計的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終於完工。
由於實際成本遠遠高出計劃成本,加上工期的多次延遲,這一專案曾一度被看做醜聞。雖然沒有成為耗資巨糜的爛尾工程,這棟建築由於工程等原因距離預定時間推遲了6年,成本也增加了大約10倍到7.89億歐元,成為全球當時最昂貴的建築,且完工時整個建築尚存12309個缺陷還需要修整!
雖然幻夢般的效果圖讓所有人都無比期待,然而實際的施工一度讓人崩潰,不規則玻璃罩面和“冰孔”被網友戲稱:“這不是建築表皮,是建築面板病!”
廣州大劇院——“靈石”的幻滅
廣州大劇院坐落於廣州CBD,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扎哈·哈迪德設計。其獨特外形靈感寓意被珠江水沖刷形成的“礫石”,被稱為“圓潤雙礫”。
新建築超現代的宏偉、迷人的幾何形狀和大劇院主禮堂星空般的天花板令聽眾心曠神怡。
然而,這樣一個頗具動態美感的建築造型,卻因為施工不善,“落地”姿勢略顯僵硬。
建成之初,建築的表皮就出現了各種縫隙寬窄不一、紋理銜接不上的情況,甚至還有補丁。
夜景時,建築仍呈現著幾分效果圖中的神采,到了白天,粗糙的表皮則一覽無遺。
美觀度打了折扣卻並非施工不善的唯一罪證。開業一年後,該建築遭遇了嚴重的玻璃墜落事故。在完成度之上,這一建築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質疑。
“相愛相殺”,不如攜手共贏“1+1>2”打造優質建築
除了以上兩個例子,伯納德·屈米的天津濱海文化中心探索館、扎哈的新世紀環球中心等等專案也都在施工中大打折扣,反響平平。
建築人都知道,當一個案子進入到施工階段才是真正的挑戰,因為面臨數不盡的設計在現實中實踐的問題以及施工層面協調和設計處理。
設計人員需要提高施工知識水平,一位優秀的設計人員首秀應該是一名合格的施工人員,不能在設計工作中關在辦公室閉門造車,而同時施工人員也不要總是經驗主義,在施工過程中按圖施工是最基本的要求。
建築既是居住的學問,也是理念的呈現。建築大師一向被視為行業的引路人,他們在時間與空間的維度中游走,為時代問題交上最絕妙的答卷,卻又堅持從個體的居住質量出發,努力探求物質與精神雙重困境的解決方案。
然而,建築的落成從來不只是建築師的努力。明星建築師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背後,也是施工團隊對於品質的匠心把控和不懈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