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樓市環境越來越迷惑,不少人開始看不懂了。首先,一線城市遇冷明顯。深圳9月份的樓市可以用慘淡形容,二手房成交量暴跌近8成,創12年來新低,作為一線城市,深圳的房子銷售力卻直線下跌,究其原因,主要是從2月份深圳公佈二手房參考價開始的,有了房價天花板的樓市,對於投資客來說,現在購房的興趣也會減弱不少。因為買了房,房子升值空間有限,再花大價錢買二手房,只是在為別人從房子上解套,給樓市泡沫買單。
其次,多個三四線城市出臺限跌令。最近,河北張家口釋出了限跌令,規定新取得預售許可證的專案不得低於備案價格85%進行銷售。自從8月份岳陽釋出第一張限跌令後,緊接著桂林、菏澤、昆明、瀋陽、江陰、株洲、唐山等城市,都陸續針對開發商降價的情況出臺限跌相關要求。
一邊限漲,另一邊是限跌,對樓市到底釋放了什麼訊號呢?我覺得有3點:
第一,一線城市不再是投資的首選
一線城市的房價本身就已經太貴了,繼續放任房價上漲,只會讓更多人買不起房子,參考價實施後,也是讓更多人理智入市,不再以賺取暴利的目的去買房,而是以自住作為目標。對外地進入城市的打工人,就是讓他們不要再執著於一線城市購房,既然房子升值空間有限,還不如把錢攢起來返鄉置業,因為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沒有達到天花板,相比一線城市房價較低,購房壓力會小一些。
第二,用限跌安撫購房者的信心
三四線人口流失率高,年輕人都跑到大城市打工,人口越少,房子過剩問題越明顯,房價跟著下跌,只會讓更多剛需對城市的房子失望,需求量會繼續下跌,房價也將跟著下降,將產生的就是惡性迴圈。限跌令出臺後,意味著有政策給房價兜底,房價降不了,房子就不會大幅度貶值,既然三四線的房子仍有價值存在,一線城市的房子又臨近天花板,雙重刺激下,選擇回三四線買房的人會越來越多。
第三,推進實體經濟與房地產行業的平衡
一線城市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頭部區域,卻不斷遏制房地產的高收益,難道是城市不想賺錢嗎?實際是為了控制房地產繼續一行業獨大,今年9月底,央行第三季度例會中,提及了房地產要“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並要求“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房地產發展最快速的是炒房時代,但那是樓市泡沫造成的不平衡,不合理,不健康的發展模式,房地產賺了全國所有行業最多的錢,房價高漲,消費者的權益就無法保障,因為房價太貴了,剛需買不起房。因此,當未來的重點放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時候,房企和房東們賺的錢就意味著要減少。剛需買房成本降低,有錢開始放在實體經濟消費上,央行大力扶持,未來相比房子的投資,實體經濟的發展勢頭會更強。
因此,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兩極分化狀態,一方面是為了平衡全國樓市的房價和房子成交量水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剛需省錢消費,讓實體行業壯大,只有削弱房地產行業的強大支柱屬性,才能推進更多行業的經濟走向平衡執行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