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隆福寺,是東四最繁華的地帶,也是當時老百姓們最愛逛的地方之一,堪比如今的西單、王府井。
古老的街巷內,雲集了四家影院劇院,豐年灌腸、白魁老號是北京人的記憶地標。然而,30多年前那場大火,將繁華燒成了灰燼,輝煌也煙消雲散。
多年來,隆福寺一直在努力迴歸繁華,也吸引過一些商鋪加盟,但都寂寥地收場。最近,我偶然經過那裡,出於好奇走進去,卻發現,雖然,這裡不復當年的人聲鼎沸,卻精緻地韻味流長,吸引了很多文青前來打卡。
如今的隆福寺分為北里和南里。
南里還在建設中,被綠網包圍著,預計明年9月完工,據說直接與地鐵5號線相連線。
北里基本成熟,已經被木木美術館、更讀書社、各式有情調的咖啡館、酒館、餐館、還有一個滑雪裝備店和滑雪跳臺裝點地非常好逛。
從三聯書店門口的崔府夾道走進去,經過一片頗有煙火氣的民居,就能看到隆福大廈。這座昔日著名的百貨商場如今變身文化空間,特色書店更讀書社位於一層。
書店門口醒目的幾個大字“您正在走進最美書店”似乎在告訴我們,這裡不能錯過。
果然沒有讓人失望,如今的書店早已成為靜心閱讀、把玩文創、發呆冥想、品咖社交的理想場所。一排排書架、一個個別緻桌椅、還有來自各國的文創滿足了走進來的各種人群的喜好。書店人不多,想讀書,可以安靜地坐在角落,一杯咖啡相伴,想看文創,來自大英博物館、日本、德國、還有本土的萌物讓人愛不釋手。書店裡還有一個蛋殼狀小屋,一定是孩子們的最愛。
沿著隆福大廈西邊的小路向北走,豁然開朗。這個曾經的倉庫、食堂、宿舍等12棟配套建築群,雖然外表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紅磚樓的模樣,內裡卻大不同,獨具特色的店鋪吸引了很多消費者。
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提香、拉斐爾……這些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星光熠熠的名字,出現在木木美術館的鍍鋅鋼板外牆上。
拾階而上,推開一個厚重的木門,左手是不能錯過的%Arabica咖啡,右手是木木美術館的展覽廳。
據說這是北京第一家帶有烘豆房的咖啡屋,明亮、開闊,中間一道綠植將這裡點綴得生機盎然。記得去法國出差時,當地朋友告訴我,巴黎人都喜歡搶面朝窗外的座位,“他們就坐在這裡,消磨一上午的時光,看來來往往的人群和車輛,很多時候,靈感也由此而來。”回到北京,那一個個擁有彩色窗欞,落地窗的巴黎左岸咖啡館,還有穿著精緻風衣的紳士漫不經心品咖啡的場景時刻在我的腦海裡縈繞。而這一幕,如今在隆福寺重現。恍惚間,我彷佛遊走在巴黎飄散著咖啡清冽香氣的街道上。
木木美術館當下正在做一場展覽,是大英博物館帶著49件文藝復興時期的紙上繪畫作品與中國民營美術館的首次合作。名字叫:“義大利文藝復興紙上繪畫:一次與中國的對話”。
再往深處走,一個紅磚建築頗醒目,被稱作京A taproom酒吧。它很像798的包豪斯大廠房,敦煌風的壁畫與地面上長條桌相映成趣,似乎也註解著這個酒館的不尋常。店裡經營披薩、漢堡、炸雞,同樣擁躉頗多。據說,要是想喝點精釀啤酒,找老牌的京A口味,準沒錯。
坐在酒吧裡,幸運的話,能夠看一場battle。是的,這裡居然搭建了一個滑雪跳臺,這個曾經在首鋼園被圍觀的“高跟鞋”跳臺,居然出現在了二環裡。我也親眼目睹了師傅們如何將吹雪車吹出的雪堆砌到跳臺上。
與跳臺配套的是一個Burton滑雪裝備店。雪橇、滑雪服、手套、鞋子、帽子一應俱全。許多愛好者揹著雪板,穿好裝備,聚集在這裡躍躍欲試。似乎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秋日的午後,陽光尚好,坐在咖啡館,沉醉在音樂和繪畫裡,入夜,微醺在一杯精釀啤酒裡,或許,這就是2021年隆福寺帶給我們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