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21年中國鋁業周舉行泛太平洋鋁業高峰論壇,CEO對話專場、綠色低碳智慧專場,以及投資與貿易專場等系列活動內容豐富,業內專家紛紛為“雙碳”目標下中國鋁業的低碳綠色轉型發展建言獻策。
山西電解鋁
綠色轉型大有可為
如何助力電解鋁產業低碳發展、綠色轉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郎光輝圍繞預焙陽極助力電解鋁產業低碳發展綠色轉型這一主題進行了分享。
預焙陽極是什麼工藝?郎光輝介紹,預焙陽極俗稱炭素,是電解鋁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每生產1噸鋁錠大概消耗預焙陽極半噸。電解鋁是有色金屬行業中的碳排放“大戶”,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預焙陽極作為電解鋁的心臟,在節能減排方面意義重大。
對於山西來說,鋁用炭素產業怎樣實現在“雙碳”背景下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郎光輝表示,山西是最適合發展電解鋁的,生產1噸鋁消耗差不多2噸氧化鋁,山西的鋁土礦比較豐富,在電解鋁過程中要轉型升級,要有綜合方案,儘量把碳排放降低。山西做再生鋁也非常好,再生鋁碳排放比較低,只是原鋁的3%到5%。
郎光輝創辦的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生產綠色預焙陽極、節能預焙陽極和技術預焙陽極,是我國首家炭素行業資源綜合利用示範企業,預焙陽極的出口量一直全國領先。
山西在“十四五”新材料規劃當中提出,要依託現有的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還有鋁深加工產業鏈建設一個“百萬噸、千億級”綠色環保鋁鎂合金新材料產業園。郎光輝認為,這個提法非常好,山西做鋁合金在成本等各方面都很有競爭力,山西的鎂合金在全國發展得比較早,而且產量比較大,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競爭力,如果在技術研發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極具發展潛力。
智慧化改造
探尋鋁業發展新路徑
面對新形勢,我國鋁行業發展不再一味追求規模擴張,智慧製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正面突破口之一。鋁加工企業主動調整用能結構,著力推動裝備升級和智慧化改造,促進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5G等技術與鋁工業深度融合,探尋鋁業發展的新路徑。
中商雲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陳衛國,在有色行業電解鋁、炭素自動化生產製造行業從業30多年,近幾年與團隊致力於有色系統數字化的推廣普及、有色系統智慧化的設計與應用。
目前電解鋁智慧製造在我國發展狀況如何?陳衛國表示,數字化和智慧化是當前熱詞。我國電解鋁行業相較10年前、20年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和國外先進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數字化和智慧化怎麼實現,還處在摸索階段。中商雲有色金屬研究院近幾年成立了技術中心,專門圍繞有色金屬的電解鋁行業和炭素行業智慧化這方面,做一些模擬化的平臺,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
鋁行業智慧製造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陳衛國認為,鋁行業是高耗能行業,透過一些新技術的應用,電解鋁的電耗比過去有了大幅度下降,炭素方面也一樣。在炭素和電解鋁方面,有很多文章要去做。智慧製造為實現“雙碳”目標,能提供很大助力。陳衛國舉例說,比如碳耗每增加2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增加50公斤。以炭素生產為例,中商雲有色金屬研究院開發出來的罐式爐子自動調溫,目前已在行業裡開始應用,應用兩年的結果表示,燒損降低了,碳排放少了,質量有保證,產量也增加了。
強鏈延鏈補鏈
打造山西鋁業競爭優勢
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擁有“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並配套自備發電機組的完整鋁產業鏈的大型企業,研發並量產涉及交通、電子等領域的20多種新材料,高附加值、合金產品比例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轎車底盤鍛造材、5G手機材、軌道材並跑同行,具有良好的發展後勁。作為省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會長,該公司董事長郭威立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郭威立說,鋁金屬有它本身的特性,並可以與多種金屬相配,形成新的材料合金。整個鋁的合金有八個系列、上千個品種,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傢俱、地板、圍牆、辦公桌椅等,應用領域極廣。它的優良特性被廣泛認可,一個是輕,一個是柔韌性強,需要硬度時,它也能配出比鋼還硬的材料,應用非常廣泛。
作為山西鋁工業的“老兵”,郭威立在山西鋁廠工作38年了。他表示,新一輪鋁工業轉型和重新洗牌,對山西是個利好。本次中國鋁業周活動在山西舉辦恰逢其時,對山西鋁工業轉型發展是最大的促進,凸顯出山西鋁工業發展的優勢。
山西是鋁土礦的富省、氧化鋁的大省、電解鋁的小省和鋁加工的弱省,產業鏈上游做得比較強大,下游做得弱小,這是山西鋁工業發展的現狀。郭威立表示,希望本次活動能對山西今後鋁工業的強鏈、延鏈、補鏈和整個產業鏈的延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021年中國鋁業周傳遞出諸多事關產業未來的重要觀點。一方面鋁行業作為“碳足跡”較大的重點領域,在“雙碳”目標下,尤其要在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和迴圈利用上下硬功、謀新路。另一方面,鋁作為一種綜合性能極佳的金屬材料,在助力終端應用領域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程序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立足新發展階段,著眼新發展格局,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期待中國鋁業和山西鋁業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報記者閆傑本欄目內容源自山西衛視“轉型進行時”
(責編:candy、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