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璧山縣(現重慶璧山區)五一勞動節抗美援朝愛國示威遊行大會攝影紀念。璧山區檔案館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5日6時訊(記者 伊永軍)抗美援朝是一場立國之戰,我們在武器裝備全面落後的情況下,能夠戰勝強大的敵人,靠的是什麼?今(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紀念日。在重慶璧山區檔案館近日展出的一些檔案中,記錄了抗美援朝期間,璧山青年踴躍參軍,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支援前線等盛況。俗話說,窺一斑而覓全豹,從中,也許我們能找到答案。
“四川省璧山縣(現重慶璧山區)抗美援朝分會1953年1-6月半年來工作報告”檔案(部分)。璧山區檔案館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青年:踴躍參軍 落選者有哭著回家的
在重慶璧山區檔案館,珍藏有一份“四川省璧山縣(現重慶璧山區)抗美援朝分會1953年1-6月半年來工作報告”的檔案。
該檔案中顯示:“我會於1951年2月成立以來,迄今兩年有餘,在此兩年中,除積極推動一切工作外……都圍繞著抗美援朝愛國運動進行……本年春節,擴軍運動開展,參軍青年,極為踴躍,計在一月之間,選收了1300多人,由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營長及教導員到璧接訓……這次參軍的驗收比較嚴格,而落選的不願回家,甚有哭泣而歸者。以視偽統治時期,估拉丁壯,避之猶恐不及,殆已不可同日而語,在這高潮中,一般青年深以不得入伍為恨,愛國情緒之高,已可概見。”
“四川省璧山縣抗美援朝分會1953年1-6月半年來工作報告”檔案(部分)。璧山區檔案館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對此,重慶璧山區檔案館副館長羅楊表示,這份檔案體現了抗美援朝期間,璧山人民參軍的高漲熱情,並且與舊中國時期的“拉壯丁”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是積極踴躍,主動參軍,保家衛國;一個是東躲西藏,“避之猶恐不及”,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意識的覺醒,知道了“為什麼而戰”,璧山參軍的盛況,也是當時全國的一個縮影,從這一現象,可以看出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氣質和一往無前的氣概,這也是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我們能夠戰而勝之的強大精神動力。
1952年“璧山縣衛生工作者志願參加抗美援朝防疫工作隊人員名冊”檔案(部分)。璧山區檔案館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上前線 組志願手術隊赴朝服務
在璧山區檔案館,還有一份1952年“璧山縣衛生工作者志願參加抗美援朝防疫工作隊人員名冊”的檔案,以及一份1953年1月18日的“四川日報”。
這份“璧山縣衛生工作者志願參加抗美援朝防疫工作隊人員名冊”是當時的璧山縣醫務工作者協會報送給璧山縣人民衛生院的。
裡面提到:“有多數會員為美帝細菌戰激起憤怒高潮,均已寫下決心書,請求站在最前線為白衣戰士,足證會員等熱愛祖國、爭取世界和平,尚不後人,茲將我會全縣自願參加抗美援朝防疫工作人員計504名,一併備訂名冊三份,送請你院核轉。”
而1953年1月18日的這份“四川日報”,在頭版醒目位置,刊登了“四川省衛生工作者謝錫瑹等組成志願手術隊赴朝鮮服務”的報道,副標題則顯示“省、市抗美援朝分會及各界代表舉行歡送大會”。
1952年“璧山縣衛生工作者志願參加抗美援朝防疫工作隊人員名冊”檔案(部分)。璧山區檔案館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1953年1月18日的“四川日報”頭版。璧山區檔案館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重慶璧山區檔案館副館長羅楊介紹說,謝錫瑹是璧山人,1903年出生,我國著名的骨科和放射科專家。他14歲入讀重慶求精中學,1921年畢業後考入湖南湘雅醫學院攻讀醫學專業,1931年被保送入北平協和醫院深造,專攻放射科和骨科,1934年被聘為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講師,併兼附屬醫院主治醫師,1939年考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放射專業研究生。1941年謝錫瑹回國後,任華西協合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兼外科主任和醫學院教授。
1953年,謝錫瑹就任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同年,組建以骨科和腦外科為主的四川省抗美援朝外科手術隊,由謝錫瑹任隊長,奔赴朝鮮前線。
在朝期間,醫療隊共收治傷員10620人,其中手術治療423人,挽救重危傷員150餘人,同時短期內培訓了一批志願軍醫護人員。謝錫瑹曾因勞累過度,高血壓突發被送回國療養。當病情稍有好轉,即再度入朝,到志願軍第二基地擔任骨科戰場教學工作。
1954年,謝錫瑹從朝返國,繼續擔任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兼骨科及外科主任醫師。1985年10月8日,謝錫瑹病逝於成都,終年82歲。
羅楊表示,從這些檔案裡,可以看出,在抗美援朝期間,不僅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也是主動請纓、奔赴前線,正是有了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才能取得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