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為適應國家當時的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需要,解決地方施工隊伍家屬拖累較大、跨區調動困難等特殊矛盾,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中央直屬的部分施工隊伍整編組建為基本建設工程兵部隊,也就是歷史上俗稱的“工改兵”。
從此,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又多了一個兵種。
但基建工程兵又是我軍保留時間最短的兵種。從1966年8月開始組建,到1982年決定撤消,1983年11月領導機構銷號,只存在了17個年頭。
當時,建成的基建工程兵受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部隊“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實行經濟核算,自負盈虧,不佔用國防經費。
在中央作出組建基建工程兵的當年,即分別在冶金部、煤炭部、水電部、化工部、建工部、交通部等中央各部直屬的施工隊伍中抽調人員,組建了第一批基建工程兵部隊。
檢視核對相關史料介紹可知,1978年以前,基建工程兵臨時領導機關稱“基建工程兵辦公室”。同時在國務院各工業部門,基建工程兵也相應設立了辦公室,對外簡稱“兵辦”。
1966年7月27日,中央軍委指示,在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機構未組成之前,為做好整編試點的各項具體工作,在國家建委內暫設“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整編辦公室”。
這一時期,《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關係的幾項暫行規定》中明確,國務院有關各部要加強對所屬部隊的領導和管理,指定一名副部長負責,並組織一個精幹的辦公室管理日常工作。基建工程兵各部辦公室在接受本部門領導的同時,在業務上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整編辦公室的領導。
1978年3月底,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釋出檔案,任命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兼任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政治委員,任命國家建委副主任、開國少將李人林為解放軍基建工程兵主任,即等同司令員的職務。
(谷牧)
基建工程兵雖然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但在部隊組織建設中嚴格執行了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原則。遵照軍委要求,他們使用的指揮序列是支隊(師),大隊(團),區隊(營)和中隊(連)體制。
到1979年底,基建工程兵已經發展為有10個軍級或相稱于軍級建制的指揮部、32個師級或相當於師級建制的支隊、5所技術學校、150多個大隊或團,總兵力約50萬人。成為國家基本建設戰線上的重要力量。
曾組建到撤銷的十六年中,基建工程兵足跡幾乎踏遍全國的山川大地。先後完成國家大中型建設專案和重點單項工程130多項。
1982年,我國進行第七次大裁軍。國務院、中央軍委於當年8月作出了《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決定》。
一聲令下,基建工程兵大部分按系統對口集體轉業到國務院各有關部委、北京市和相關省、市、自治區。有的行業特殊部隊轉隸有關軍區;有的移交總參謀部通訊部;還有的轉隸武警序列。至此,作為一個兵種的基建工程兵完成了在人民軍隊序列的歷史使命。
基建工兵的歷史雖然短暫,但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在人民解放軍軍史中留下了閃光的一頁。
曾經擔任基建工程兵軍政領導的都有哪些人,除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谷牧,還有哪幾位開國將領?且看下面的簡要盤點:
出任基建工兵兼職政委、黨委第一書記的谷牧
是位列黨和國家領導人行列的革命家之一。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要職。
谷牧原名劉家語,1914年出生于山東榮成,1931年參加革命後改名“谷牧”。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共濟南市委書記、市長,濟南警備區政委,上海市委第二副書記、上海市工業生產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華東局工業部部長、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1954年末調任國家建委副主任。
此後,谷牧歷任國務院第三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經委副主任,中央工業交通政治部主任,國家建委革委會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兼任國家計劃委員會革委會副主任。1975年1月,在第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1980年2月至1985年9月,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88年4月,當選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基建工兵主任李人林
開國少將軍銜。1931年參加紅軍。抗戰時期,歷任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3團政委,第三軍分割槽參謀長,鄂中軍分割槽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江漢軍區副政委,江南遊擊縱隊副司令員,襄南軍分割槽司令員,江漢軍區獨立一師師長。建國後,曾任湖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志願軍軍政委,華北軍區炮兵政委,北京軍區炮兵政委,中央工交政治部副主任,國家建委副主任。
基建工程兵副主任黎原
1938年參加革命,曾任八路軍385旅教導隊長,東野10縱團長,抗美援朝期間任志願軍140師師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後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解放軍第47軍軍長,湖南省革委會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1978年12月調任基建工程兵任職。
基建工程兵副主任朱光
開國少將軍銜。他原名趙金城,山東聊城人。解放戰爭期間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團長、東北野戰軍炮兵第二指揮所副主任、副師長、四野特種兵司令部炮兵辦公室主任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師長、志願軍炮兵辦公室副參謀長、志願軍炮兵指揮所參謀長、旅大警備區炮兵司令員、解放軍炮兵司令部副參謀長、炮兵司令部參謀長、國務院兵器工業管理總局局長、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第五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等職。
朱光將軍的妻子章淼洪,是毛主席的表侄女。戰爭年代,毛主席並不熟悉朱光。解放後,章淼洪在北京工作,在中南海與表舅毛主席拉家常時,毛主席問及她的丈夫和子女情況,章淼洪這才介紹了朱光是自己的丈夫。毛主席聽了,風趣地說:“就是那個山東大漢嗎?下次你把他帶來。”就這樣,朱光以表侄女婿的身份第一次在中南海見到了毛主席。
基建工程兵副主任兼參謀長張孔修
1938年入黨,次年參加新四軍。曾任新四軍第五師連指導員、營教導員 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保衛科科長 中南軍區航空辦事處主任。建國後 歷任廣州市軍管會航空處長 空軍團長、副師長 、空軍第十二飛行學校校長,空軍軍校部副部長。五十年代曾獲授上校軍銜。離休時是兵團級領導。
(參加葛洲壩工程施工的基建工兵部隊)
基建工程兵副主任王森
山東蓬萊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併入黨。建國後歷任共青團華東工委青農部長、團中央青農部副部長,建工部工業建築公司副經理,直屬公司技術處處長,西南工程管理局副局長,四川省建設廳副廳長,建工部第四工程局黨委書記兼局長,貴州生產指揮部業務組負責人。後出任基建工程兵辦公室副主任、基建工程兵副主任兼工程部部長。
開國少將黎光曾任基建工程兵副政委
1949年2月,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第13縱隊37旅改編為華北軍區第61軍181師,黎光任師副政委。後任第66軍198師師長。1950年任川北軍區劍閣軍分割槽政委。
抗美援朝期間,任志願軍第68軍202師師長。率部參加了1953年夏季反擊戰和金城戰役。回國後歷任第68軍副軍長、連雲港要塞司令員、上海吳淞口守備某師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軍區司令部顧問。1962年之後,曾任南京軍區工程兵司令部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
基建工程兵副政委楊傑
是河北省鉅鹿縣人,1938年入黨並參加八路軍。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區後勤運輸部副政委、政委,西南軍區司令部軍事交通處長,總參軍事交通部訓練處長、副部長,鐵道部軍管會副主任,交通部部長,總參管理局政委,基建工程兵辦公室第一副主任。1978年至1983年任基建工程兵副政委。
(楊傑)
基建工程兵副參謀長張健民
陝西延安人,1935年參加紅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歷任幹事、指導員、副營長、團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坦克學校校務部長,裝甲兵司令部作戰處長、坦克基地副司令員,第三坦克學校副校長、校長,裝甲兵技術部、後勤部副部長,寧夏軍區副司令員,濟南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等職。
曾任基建工兵副參謀長的還有劇同良、李子乾。
基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夏夔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宣恩縣委副書記兼縣長、湖北軍區後勤部直屬政治部副主任、武漢市兵役局副局長、湖北省軍區漢口軍分割槽副司令員,武漢軍區政治部群眾工作部部長,武漢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副政委。1979年調任基建工程兵政治部,先後任副主任、主任。
基建工兵後勤部長周力
副兵團職離休幹部周力,是滿族,出生於河北省豐寧縣。他1932年參加綏中抗日義勇軍,1936年開始參加我黨組織的抗日救亡運動。革命生涯中,歷任科長,所長,廠長,副處長,處長,主任,專員,組長,國家計委副局長,代局長,局長,基建工程兵後勤部副部長兼裝備處長,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基建工程兵後勤部政委丁鐵石
抗戰時期曾在馬本齋任支隊司令員的回民支隊擔任政治部主任,是回民支隊政治工作的重要奠基人。抗戰勝利後赴東北,1947年曾任東野特種兵戰車團副團長、團長,參加了遼瀋和平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時,他率戰車團參加了入城式。建國後,歷任裝甲兵技術部副部長,南京軍事學院裝甲兵系副主任,軍委裝甲兵司令部顧問等職。1980年調基建工程兵工作,曾被授予開國大校軍銜。
曾任基建工程兵後勤部政委的還有伍坤山、胡立聲
伍坤山曾任基本建設工程兵交通指揮部主任兼青藏公路建設協調組組長。基建工程兵裁減撤銷後,他曾任武警部隊交通指揮部主任。1986年以副兵團職離休。
胡立聲是開國少將軍銜,曾任志願軍師長,旅大警備區守備師政委,外長山要塞區政委,冶金工業部政治部主任,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揮部第二政委。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選“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宣告:文中參考資料和配圖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