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日前釋出的最新美國財富分佈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最高的1%美國家庭總淨資產為36.2萬億美元,自1989年有資料統計以來,首次超過佔總數60%的中等收入家庭的總淨資產(35.7萬億美元)。資料顯示,目前美國70%的財富集中在收入前20%的家庭中。彭博社評論說,財富越來越往“金字塔”頂端集中,這是美國貧富差距繼續擴大的最新訊號。
收入和財富不平等在美國是一個老問題,收入分配製度是這種社會不平等背後的重要制度性根源。新冠疫情下,美國的收入分配製度非但沒有縮減不平等性,反而繼續劫貧濟富,導致疫情下的美國社會貧富懸殊迅速惡化。
首先,美國經濟萎縮但美國股市大漲。美國2020年全年GDP萎縮3.5%,2021年美國經濟復甦表現不佳,但是美國股市在2020年3月份觸底後一路飆升,特別是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佔很大比重的眾多科技股和疫苗概念股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和國會透過多個救助法案向經濟體系注入的數萬億美元、美聯儲採取的支援金融市場的非常措施等,最後基本上都流入股市、刺激其不斷膨脹。大量低收入人群在獲取食物、保持工作崗位和獲得基本衛生保健方面困難重重,但同時他們又將自己的救濟金投入股市、將此作為僅有的投資渠道,導致海量資金湧入美國股市,而股市的上漲進一步使美國頂級富豪們的財富暴增。
另一方面是美國股市與美國經濟基本面之間的關聯度已經很低,也未能體現美國經濟社會的真實全貌。這是經濟金融化和虛擬金融資本主導美國經濟的必然產物,也是信奉“股東至上”和投資者利潤最大化的美國企業價值的必然產物。
其次,富豪們避稅卻受益於稅式支出。美國政府收入的大部分來自稅收。美國的稅收制度結構決定了美國富豪們可以透過影響稅收制度設計、充分利用避稅漏洞和稅收減免等方式,繼續擴大經濟不平等。
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為企業避稅提供了合法途徑。2020財年,至少有55家最大的美國企業沒有繳納聯邦企業所得稅。這些企業2020年在美國市場賺取了近405億美元的稅前收入。它們非但沒有繳稅,反而享受了高達12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其中包括85億美元的(合法)避稅和35億美元的退稅。
稅式支出屬於聯邦政府的支出。稅式支出佔聯邦預算的很大一部分,有些預算甚至超過了用於相同或相關目的的專案或部門的全部預算。儘管稅式支出主要流向個人,但美國富人才是稅式支出的最主要受益者,因為個人的納稅等級越高,被扣除、免除或排除的稅收優惠就越大。
第三,“貧困陷阱”與公共債務惡化無關。當美國人談到福利專案製造“貧困陷阱”時,他們往往針對的是用於窮人的支出,如住房補貼和食品券等。實際上,使用美國公共財政所進行的直接福利轉移支付制度所包含的專案複雜,保護中低收入階層基本消費與生存能力的一些專案正在因美國公共債務的惡化而受到擠壓。
2020財年聯邦政府的總支出急劇增長,使該財年的財政赤字達創紀錄的3.13萬億美元。財政赤字佔GDP之比則升至16.1%,創下1945年以來最高水平。長期以來,聯邦政府赤字被歸咎於被貼上“救助窮人”標籤的直接福利轉移支付過高。
但是,僅有部分具有指定性、家計調查性、非繳費性等特點的直接福利轉移支付專案的物件,是沒有獲得足夠勞動收入的“窮人”或符合一定資格條件的老人、婦女、兒童和殘障人士等,也就是通俗意義的“劫富濟貧”的社會救助。但是,即使這部分福利專案也不是“免費午餐”,為了儘量減少“福利依賴”傾向,在各種資格審查之外,貧困家庭臨時救助等專案還有強制工作的要求。如果福利領取者不配合工作要求,例如不能完成每週必須工作的最低小時數的要求等,就會被取消領取資格。
最後,貧富懸殊惡化與資本權力膨脹。疫情之下,初次分配的不平等性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收入不平等在財富分配方面出現“雪球效應”:大部分收入被最高收入群體賺取,這些人將收入所得進行投資或儲蓄繼而獲得更大的資本收益,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財富集中。稅收和財政支出所形成的“一收一支”結構,並未對初次分配所形成的過高財富集中進行再分配,疫情期間大發其財的超級富豪們反而可以合法避稅甚至不用繳稅。
根據《福布斯》年度億萬富翁報告,從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600多名美國億萬富翁的財富總額從大約2.947萬億美元增加到4.085萬億美元,增長幅度為38.6%。與此相反的是,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超過7600萬美國人失去了工作。疫情期間依靠失業救濟、食品券和食物銀行等慈善機構維持生存的美國家庭數量急劇增加。
劫貧濟富的美國收入分配製度決定了第三次分配在美國社會執行中的作用空間很大,也為私人財富變相兌現政治和社會權力提供了更多渠道。在美國,企業參與慈善活動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相反遺產稅和資本利得稅高昂。因此,美國富豪們透過成立各式慈善基金,將資本勢力向社會、學術、政治等其他領域進行合法擴張。
所以,疫情下,美國所具有的贏者通吃的“新鍍金時代”色彩正在日益加重。(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