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10月17日發表題為《美國的大國競爭》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文章指出,美國及其盟國必須避免將中國當成一個“反派”,而是將與中國的關係視為“合作性的競爭關係”。全文摘編如下:
冷戰的40年裡,美國擁有一個專注於圍堵蘇聯的大戰略。由於受到蘇聯解體的影響,美國失去了猶如北極星一樣指引前進道路的指標。
2001年“9·11”襲擊後,小布什政府以一個名為“打擊全球範圍內的恐怖主義”的戰略填補了空白。但這個指標過於含糊不清,將美國主導的長期戰爭引向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等非核心地區。
恐怖主義就像是“柔術”,即使自身是弱勢的一方,卻能將對手的強大力量反作用於對手自己。
“9·11”襲擊共造成約2900名美國平民喪生,但在美國打擊恐怖主義的“無休止的戰爭”中,更多的生命逝去,數萬億美元灰飛煙滅。奧巴馬政府致力於重返當時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亞洲,但卻深陷中東泥潭。
從2017年開始,美國重返“大國競爭”,這一次的對手變成了中國。建立“大國競爭戰略”或許有助於美國再次確定焦點,但這裡面存在許多問題。
所謂“大國間的敵對關係”這一概念,其實敲響了與我們面臨的新威脅並不相稱的警鐘。國家安全與全球性的政治課題分別在1914年和1945年開始發生變化,但美國今天的戰略並未充分反映出環境問題這一全新的全球性威脅。
全球性的氣候變化或將造成數萬億美元的損失,給人類造成的危害堪比戰爭。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在美國造成的死亡人數遠超二戰後美國參加的所有戰爭的死難者之和。
如果美國繼續奉行以往的戰略,那麼國防部獲得的預算將是疾控中心的100倍以上,是國立衛生研究院的25倍。與此同時,美國決策者正在討論對付中國的政策。一些政治家和專家將現狀稱為“新冷戰”。但是,把中國嵌入意識形態對立的框架,並不能準確描述美國真正面臨的“戰略威脅”。
美蘇兩國在貿易層面和社會層面幾乎沒有接觸。但美國及其盟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密切。
以中國為最大貿易伙伴的國家數量多於以美國為最大貿易伙伴的國家。美國正試圖剝離來自中國的所謂“風險”。但是,如果全面縮小與中國的貿易規模,代價將非常巨大。即便經濟聯絡被切斷,環境層面的相互依存仍然要遵循生物學和物理學法則,而非政治意願。“脫鉤”是不可能的。
此外,美國也無法獨立面對氣候變化和全球大流行這類問題,所以必須認識到有一種力量可以共同使用。在應對全球性問題時,美國有時必須與中國合作。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在本世紀30年代之前趕上甚至超越美國。
美國及其盟國必須避免將中國當成一個“反派”,而是將與中國的關係視為“合作性的競爭關係”。如果這些條件具備,我們或許能夠順利處理與中國的關係。當然,要認識到這與20世紀的大國競爭不同。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參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