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面對特地來看望慰問自己的江蘇鎮江市京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健康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和東桃社群的同志們,88歲高齡的陳宜坤老不由自主地說起《英雄讚歌》的歌詞,把所有人的思緒帶到了那戰火紛飛的抗美援朝戰場。
陳宜坤,江蘇南京人,1933年6月出生。1949年9月剛剛高中畢業的他報名參軍入伍,所在部隊為解放軍第九兵團。次年,作為第二批跨過鴨綠江的抗美援朝隊伍中的一員,參加了二次戰役也就是長津湖戰役,還有後來的五次戰役,作為戰地工作隊的一份子、擔架小分隊的分隊長,陳老因救助傷員多次往返於一線和後方,親眼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和戰鬥的最終勝利。
“雖說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很多場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一直都在腦海裡轉。我覺得我有這個義務更有這個責任把這些講給你們,講給大家聽。”雖說年近九旬,但陳老依然耳聰目明、思維清晰:“我到現在都始終堅信,帝國主義不可怕!我們中國人是不會被打敗的!那時候,我們的條件差啊,從武器上講,就是槍和手榴彈,一個連才一挺輕機槍。敵人呢?手裡的武器就等同於機關槍了。吃的方面就更沒法比了,我們就是從老鄉那裡買的土豆,也沒什麼補給,敵人的飛機24小時不停地天天在上面飛,有補給也上不來啊!他們呢?我們繳獲的光肉類罐頭就有好多種。但就是這樣,還是我們打敗了他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因為我們的人民軍隊有作戰勇敢的傳統。楊根思知道吧?就是我們部隊的,他是個戰鬥英雄,解放戰爭時就是。為阻擋敵人逃跑,他們戰鬥了8天,直到最後就剩他一個人和敵人同歸於盡。白廣德(音),一個人用鐵鍬就幹翻了5個敵人。我在前線親眼看到,戰鬥打響了,那些戰士們真的是一往無前地往前衝啊!根本不管前面是敵人還是坦克。”說著說著,陳老的語氣不由地高亢起來。
“是,戰爭殘酷啊!因為整天整天的下雪,那都是零下三十幾度四十度的,冷的不得了。那些受傷的戰士們埋在了雪裡,我們上去就是把他們給‘挖’出來。一些戰士受傷了臨時裹的衣服啊什麼的都凍在了身上,脫都脫不下來,好多同志不得不截肢,要保命啊!”說到這裡,陳老難受地哽咽起來。
陳老拿出一本《抗美援朝英模紀念集》,指著上面的圖片給大家介紹:“看,這就是我們繳獲的坦克。”“這個胖胖的俘虜,我抓的,我還上去刮過他鼻子。”“這些,是我以前寫過的新聞報道。”看著《紀念集》裡一幅幅黑白圖片,聽著陳老的介紹,大家的耳旁彷彿響起了槍炮的轟鳴、戰士的吶喊、衝鋒的號角……
1963年5月退伍後,陳老來到了鎮江。1993年退休後,腿腳不便的他不經常出門,就在家寫寫字、看看書、下下棋。平靜日子的背後,是不時對過往的回憶,更是對戰友的思念。“沒有那麼多英雄的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陳老感慨地說:“如今,我們的國力、軍事都排在了世界前列,誰敢來欺負我們?就是來了,我們也不怕!”陳老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陶寶強 柏成晨 薛誠)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