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27日這一天,父親總會想起1953的這一天。
1953年夏季,由於南韓李承晚拒絕停戰協議,叫囂:不用美國管,南韓自己也要把戰爭進行最後一刻。父親所在的24軍74師221團,在朝鮮金華一帶,對阻礙朝鮮停戰的李承晚部展開攻擊戰。父親的連隊從竹子洞北山發動攻勢,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已奪取韓軍固守的杏亭山陣地。
當時大雨滂沱,已經下好幾天了。志願軍戰士們不顧戰鬥後的勞累,用傳遞的方式,冒雨往前方陣地運送了不少炮彈。那炮彈重啊,但志願軍戰士們士氣高漲,幹得生龍活虎,他們要積蓄力量,好好的教訓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南韓軍隊。
7月27日下午,父親所在的連隊,分別駐紮進了竹子山最前沿陣地。
戰士們伏身在韓軍失陷的掩體內。那是些用麻袋包構築的簡易堡壘,上面搭著些樹杆枝葉。雨時大時小,不停地下著,戰士們就是些泥漿人,渾身上下沒一處乾燥的地方。
夜晚降臨時,雷電閃耀,轟轟隆隆,遠近交替。
雨一刻也沒停。
上級傳來命令:炮戰將要開始,要很好的隱蔽。
不久有炮彈呼嘯著劃破長空,然後敵我雙方的炮火開足了馬力進入了“賽炮”狀態。
一時各種各樣的炮彈,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向對方的陣地疾飛而去,劃出的萬千道火線,在半空中編織成密不透風的閃亮的網,讓雨夜變得明如白晝。隆隆的轟炸聲連綿不絕,震撼著每個戰士的耳膜。
電閃雷鳴徹底被連天炮火遮蓋住了!
“賽炮”不知又會犧牲多少戰士的性命。父親說,那一刻犧牲的戰士太令人惋惜了,即將看到和平的曙光了,卻把生命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
“我們所處的位置相對是安全的。”父親說,“我們處在最前沿陣地,而敵我雙方的的炮火是往縱深裡打的,是沒有目標的。”
停戰前為什麼要“賽炮”呢?父親的解釋是,因為停戰後前沿要設非軍事區,非軍事區不允許有武器彈藥,而前線的武器必須要運回來,運不回來就得銷燬……所以就出現了無目標的“賽炮”現像。
當時父親和戰友們窩在工事一隅,不時的仰望一下,心中充滿疑惑,今晚的炮火咋這麼激烈,而上級也沒下達炮火過後進攻的命令。
過了一會兒,上面傳達下來一道命令,這道命令是由黨內向黨外擴散傳達的。這道命令是:今晚十點鐘正式停戰,停戰後任何人不準放一槍,扔一顆手榴彈,違犯者軍法論處。
當時父親是黨員也是班長,父親得到這項命令後,心情萬分的激動:停戰了,可以回到祖國,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了……
父親迫不及待向戰友傳達下去。
戰友們聽說後,有的激動得渾身顫抖,有的呆呆的,但眼睛裡泛出了淚花……
果然,十點鐘一到,雙方的炮火嘎然而止。戰場陷入了異常的寧靜,雖然還有電閃雷鳴,雖然還有大雨傾盆,但比起前一刻的炮火,這一切都刺激不了戰士的耳膜了。
第二天早上,雨也停歇了,像泥人一樣的戰士們從掩體內鑽出來,盡情舒展著身體,心情是放鬆愉悅的,不再擔心對面的槍擊,天上的空襲,及偶爾的冷槍。
連日的降雨暴發了山洪,山下的溝澗裡有渾濁的溪水嘩嘩流淌著。戰士們和對岸南韓計程車兵,紛紛到溪水邊洗刷。
南韓計程車兵也是渾身泥漿,他們手舞足蹈,連說帶唱,高興的忘乎所以,他們向志願軍戰士們喊到:“喲寶——”吚哩哇拉的,意思是:停戰了,你們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了!
這時,有中立國的直升飛機順著溪流低空飛行,來回巡邏監督。雙方部隊各後撤兩公里,中立國維持部隊又忙著樹界碑砸牌子。
……朝鮮戰爭結束後,父親隨部隊繼續留在朝鮮,參加幫助朝鮮戰後重建的工作,直到1956年返回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