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發布了8月乘用車銷量報告,乘用車零售為145.3萬輛,同比下降了14.7%。前幾名的排名變化並不大,前四車企分別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東風日產、上汽通用。在整體銷量上均出現同比下滑,其中一汽大眾跌幅達38.9%,上汽大眾為22.5%,作為跌幅最大的汽車品牌,一汽大眾已經連續兩個月跌幅均接近40%。
其實從市場來看,首先是因為當前全球車企都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但其實除了晶片供應問題導致銷量下滑,與一汽大眾本身產品質量也有很大的關係。根據車質網的投訴情況來看,一汽大眾旗下車型,包括探嶽、邁騰、速騰的投訴量均居於同級別的車型前列,從投訴問題來看,排氣故障、油耗高、發動機啟停系統故障等是投訴的主要問題。由此可見,一汽大眾銷量下跌完全是意料之中。以比較集中的顆粒捕捉器故障為例,之前有不少探嶽車主反映,車輛出現動力下降、油耗急劇增加的情況。而在網路平臺上該問題也在持續發酵,甚至出現“代跑”等業務。而針對該問題,一汽大眾廠家卻始終未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導致該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投訴量也持續攀高。
其實總結起來,一汽大眾的銷量大幅度下滑也值得同行重視:除了晶片導致的產能不足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自身存在問題,一是自認為品牌有絕對優勢,導致售後工作不到位,進而影響到潛在客戶的意向,有不少車型還出現了退訂的尷尬。二是不虛心接受輿論監督,讓故障問題發酵,產生了“轟動”效應,市場口碑急遽向下。由此可見影響也是深遠的,而如何挽回市場以及消費者對一汽大眾品牌的信任,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