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了
——聽參核試驗老兵舒先祥講述
“兩彈”(原子彈和氫彈)爆試成功鮮為人知的故事
文/林克於
六月的一天上午,我的手機響起,隨手摁下接聽鍵,一個親切的聲音傳入耳膜:“林老師,我是舒先祥。你是紀實文學作家,如果你願意傾聽,我想給你講述參加中國核試驗的故事……”聽到這裡,我有些激動,立即表示:“我願意!今年是共和國成立70週年,你們是國家功臣,向參加‘核試’的老兵致敬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我倆在電話里約好,採訪時間和地點!
認識舒先祥老師已有好些年了,知道他是參核試驗老兵,雖在一起有過聊天、交流,但相互瞭解並不多,沒想到他要把親身體驗、蒐集、採訪戰友獲得的核彈試驗故事(自然解密)講述出來,希望我加以整理發表,分享給讀者朋友,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核彈的來之不易!上次通話後不幾天的一個雨後天晴的上午,我倆如約來到上新街一處露天茶攤,於一棵大黃桷樹下,一邊慢慢品茶,一邊饒有興致的聊天,漸漸地他講起了當年參加中國“兩彈”試驗成功的故事,於是我記錄下來,現略加整理發表,以饗讀者!
下面是舒先祥的講述實錄之三——
……
保密、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
歷史是一面鏡子,他能給人以警示、借鑑,納粹德國科學家1938年就發現了“鈾裂變現象”,掌握了分裂原子核的方法,他們還把持了歐洲最重要的約阿希姆塔勒鈾礦產區,擁有最現代化的金屬鈾、重水生產工廠,為什麼研製原子彈卻“胎死腹中”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失密”,國內的慕尼赫、國外的挪威維若爾蓋核專案研製生產場地及命脈材料,遭到了英國的“飛燕計劃”、美國的“神鷹行動”空中優勢致命摧毀,遭到了法國及挪威抵抗組織破壞。希特勒“點燃地球”的誑語,僅在1945年3月於本土,釋放當量為100-130噸戰術核武器試驗而結束。
可以說,保密、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美國、前蘇聯、法國、英國的核武器研製、試驗都是在高度保密、絕對安全的防護下進行的。我國的核事業面臨嚴峻形勢,對保密、安全防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核試基地,屬於國家一類一級保密,方圓三千平方公里為禁區,沒有一戶人家,設有警衛團,對周邊一級警衛、三層守護,基地一切靜與動的情況,均屬國家最高軍事核心機密。
凡是分配來的大學生及入圍人員,都要進行國家最高級別的一級政審。談戀愛必須經組織審查對方,同意後,方可進入程式。用他們的話說:單位非常保密,工作非常神秘,非常不好找老婆。
對於軍人,基地則按特種部隊特種兵綜合條件審查入伍。我們入伍後,對“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活著裝在腦子裡,死後埋進黃土中”的保密要求與規則,各級首長几乎天天講、月月講,比記自己姓名還熟悉。對外通電話,根本沒條件,個人寫信一律不準封口,冠以“烏魯木齊75信箱XX分箱”。第一顆原子彈爆試前半年,基地司令部決定,所有書信往來一律停止。少尉軍醫王XX,透過事務長老鄉郵寄了一封家信,被基地軍事法庭審理開除軍籍,押送到建設兵團邊遠牧場監督勞動。中尉周XX,組織批准回河北老家結婚,多年沒見過老百姓的他,火車上興致擺談起涉核工作內容,馬上出現基地保衛部人員宣佈探親假停止。
為了防止潛伏或空投的敵特搞破壞,給第一顆原子彈爆試成功鋪一張“平安產床”,現重慶華渝電器儀表總廠的退休幹部何仕武,當年是基地警衛團四連副連長,從1964年4月21日至10月11日他曾帶領小分隊,在基地周邊大漠,天當房,地當床,持續徒步武裝巡邏8300裡,平均每人磨破解放鞋12雙,經歷的九生一死生命歷險,天下無雙,夜宿鐵板河沼澤地,6個人共用一張床一頂蚊帳,戰士丁鐵漢腳露外面,佈滿黑壓壓一片蚊蟲,值哨的何仕武一巴掌打去,足有四五十個之多,血水順著手指縫直流。他們的壯舉,1966年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在頭版頭條位置進行了報道。張愛萍將軍親筆給何仕武題的詩詞,至今被他珍藏著。
守護國家核機密,不僅對基層官兵,對上要求更加嚴格
第一顆原子彈爆試成功後,張愛萍到周總理家彙報工作,鄧穎超埋怨說:你們說了好長時間的事,原來是原子彈試驗,怎麼連我這個中央委員也怕告訴。
張愛萍只有陪笑臉解釋:是總理吩咐這項工作要保密,我也不敢違紀啊。
第一顆原子彈爆試成功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主席許德珩興奮地詢問中國科學院院長嚴濟慈:真的了不起,不知哪些人參加了科研試驗?
嚴濟慈回答說:你回去問你的女婿鄧稼先吧!
為了嚴守核機密,參核科學巨匠,幾乎都有鮮為人知、默默無聞的經歷。錢學森多次扎進大西北解決核科技重大難題,幾個月不回家,他恩愛的妻子蔣英常為他突然失蹤又不說去哪裡了嗔怨,甚至急得去找國家領導人哭訴索夫:他到底還要不要這個家?
王淦昌院士,化名王京,埋名17年從事核研製,直至1978年被任命為二機部副部長,才恢復本名。21核試基地科研所所長程開甲教授,1948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博士學院,1950年回國,在羅布泊默默無聞地主持核試驗科技工作22年,第一顆原子彈爆試,他作為最高級別專家、科技負責人、一線副總指揮,身份一點沒顯山露水,要說的僅是:“它不能不響。”一句話,平凡得就像戈壁灘的紅柳、沙丘。
副研究員、留蘇回國核專家劉允斌,是劉少奇主席的長子,1961年他謝絕了二機部部長劉傑要他“暫去兩年,在北京的戶口不動”的好意,決心在荒涼的陰山腳下落戶,擔負起核燃料原件廠第三研究室主任,對“兩彈”關鍵熱核材料“041-z”,做出了科研製試聯動試車生產方案,對實施成功,貢獻突出, 42歲時死於文革動亂。
東方霹靂的巨響,不僅使世界各國對中國的科技水平刮目相看,中國的保密防範,反偵察,反干撓能力之好之強,使美(美國)、蘇(蘇聯)衛星,美(國)、蔣(蔣介石)間諜特務都難刺探,讓他們備感震驚。其實,他們知道,中國的核武制試過程,如果不在高度保密、絕對安全的環境條件進行,成功就是一句空話。
1964年10月16日笫一顆原子彈爆試成功後,中國核武事業並未停步,在繼續向著戰略、戰術、實戰需要高度進軍!
以後,在羅布泊核試驗多次進行的地上地下、大氣層核爆試驗和國家第一顆氫彈試驗,距靶心僅40米爆炸。這準確無比的空投核試驗,世界絕無僅有。在本土穿越900公里的實戰熱打擊效應等試驗,都有我們重慶8023軍人的付出!
1996年7月30日,我國已經宣佈暫停核試驗,我們戰鬥過的核試驗場,現巳成為軍事禁區。研製核武器的221廠,國務院、中央軍委於1987年就作出了撤銷決定,經過對核汙染清除治理,211廠更名為海西鎮,現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2009年5月26日開放了共和國不會忘記的、國家級“原子城基地紀念館”。
(全文連載完畢,謝謝您的陪伴)
【作者簡介】林克於,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副主席、重慶市自學成才獎獲得者;曾任《南山風》文學雜誌執行主編,參與編輯《南山風二十年作品選》和《南岸文化記憶》;網際網路+大型原創文化平臺“閱讀悅讀”領軍作家和簽約作家;著名紀實文學作家,著有紀實文學《楊清霖傳》,長期為企業和各行各業成功人士(其中包括數十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企業家、書畫家)立傳宣傳,曾出版紀實文學集《缺陷者的鮮花》《巴渝畫家傳》《重慶當代畫家傳略》《跋涉—成功者的行程紀實之一》《奮進—成功者的行程紀實之二》和電子版散文集《旅途擷英》、中篇小說《中年劫》,有作品入選《長江文學精粹》《重慶崽兒重慶妹》《秋風吹過的村莊》《從古老的河道醒來》《中流砥柱》《閱讀時光——我們的2017》《閱讀時光——我們的2018》等多個文學選集,現為自媒體公眾號《大紀實》創始人、撰稿人。
【講述人簡介】舒先祥軍旅8023部隊,系國家第一顆原子彈參試、中印邊境西線自衛反擊戰參戰老兵;退伍後歷任新聞幹事、宣傳科長、重慶建築報社副總編輯、企業書記(該單位創下了重慶市八十年代僅有的兩個國家銀質獎工程之一“華巖萬噸冷凍庫裝置安裝”);參核健康受損,提前退休後擔任過《華西都市報》重慶版編輯、《老齡風采》雜誌社“迷你空間視報總編”;在各報刊發表新聞文學作品千餘個篇,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新聞廣播大會先進個人表彰。
高階友情加盟團隊
宜成智庫…………………………趙裔成
上海城才兒坊幼兒園園長 ………鄭代英
重慶蓬生·航媽花園執行董事………劉娟
《黃桷小屋》公眾平臺主編蘭末(鄒世平)
《故人舊亊.2020》公眾號版主…曾義生
《故人舊事.2020》微信群主……王忠一
菜必鮮農產品銷售
(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青
書畫家……………………………方百川
自然推拿康復中心整脊推拿專家…羅武倫
書畫家……………………………龔家成
書法家……………………………騰德康
高階顧問團隊
楊金幫、孫肇倫
高階編輯團隊
總編:曾紹侖、高山大海(執行)
編輯:潘傳學、周永素、潘昌操、 田亞非、秦本志
高階助力團隊
胡天富、李光彬、姚全德、汪勇、向麗、趙心放、向德東、汪精富、
李華、李榮慶、林紹悅、蔡浩、李家蓉、林東源、羅定秀
高階推廣團隊
李華、林紹悅、羅定秀、李代英、向麗、蔡浩、李家蓉
版權宣告
“大紀實”公眾號所發作品為原創,歡迎媒體轉發轉載,但必須註明來源處;部分圖片來源網路,若侵權請圖片釋出人與我們聯絡刪除。
溫馨提示
《大紀實》公眾號為週刊,原則上每週推送一篇可讀性強、內容厚重的精彩紀實文學, 且配著名書畫家和攝影家作品,廣泛受到讀者朋友歡迎,值得分享。敬請關注,按下面步驟操作:大拇指長按二維碼(頭像處),再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最後按“關注公眾號”即可!
最後,請幫忙點下文末右下角的“贊”和“在看”,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