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深秋季節,在北方有個不成文的諺語:“天刮西南風 氣死老魚翁”。難道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實踐:根據本人經驗,在深秋季節,西南風起,魚口就會變差,有時候甚至半天一口都沒有。
——案例分析
時間:2021年10月23日週六
地點:天津市西青區洪泥河大閘口,水深3-5米
天氣:西南風1轉2 溫度6-18度 氣壓1029hPa 溼度54% 日出6:29 日落17:22
窩料:3份鯽魚散炮+1份西部風五穀雜糧+1.5份酒米+1份紅蟲顆粒+0.3份水,靜止3分鐘
正文:為了驗證深秋季節在西南風的條件下釣魚諺語的正確性,週六正好符合要求,溫度較前一天高5度左右,氣壓相當。早晨4:50起床,燒水,做早餐(建議釣友要養成吃完早餐釣魚的習慣),5:15出發,6:05到達釣點,行程30公里。到達釣點已經有五輛車在河邊,有幾位夜釣的還沒有收工,真是釣魚鐵人。
我選擇了個人認為最好的釣位,靠大水面閘口北側一個華尖,與往常不同的是水面起霧,萌萌地看不清楚。
我選擇長短兩個杆子,驗證遠岸深水和近岸淺水的差異。首先選擇7.2米1.5主線0.6子線4號無倒刺海夕(構型有利於掛活餌打死口)紅蟲調1釣2。其次,短杆5.4米主線1.0子線0.4無刺袖鉤4號調3.5釣2,以麵食為主紅蟲為輔。(備註:本人釣魚只用一根杆,但開釣前一般用長短兩根,找到魚後才主釣一根)。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先下窩料,長杆掛紅蟲靜觀其變,短杆1份918+2份藍鯽+0.5份速攻+0.1份麝香酒米+0.1份拉絲粉,開拉餌打頻率。就在我準備的過程中已經陸陸續續來了十幾個人,還有人陸陸續續地跟進,到上午11點溜了一圈大概有30多人釣魚。
9:30長杆突然有動作,一個小頓口,立刻起竿(怕沒有第二口,一般第一口都比較實)中一尾2兩鯽魚,開口很晚(一般半個小時開口),今天第一口用了2.5個小時,但告別了空軍。這個可能是過路魚,只有連桿的時候才算魚開口。隨後,進入漫長的等待,短杆近10釣有動作,沒打中,掛上魚鱗,隨後一直定海神針。10點,長杆浮漂大口下頓,上頂,緊接著黑漂,立刻打(有點早了)中鯉魚大彎弓風線吱吱響,兩分鐘出水大概3斤多,隨後發力逃跑,脫鉤原因提杆太早,當我判定是鯉魚的時候我就判定大機率脫鉤,因為鯉魚口必須延遲提杆時間說1-2-3打實口,跑魚也在我的預想範圍之內。10:10—10:35上了2條2兩重的鯽魚。10:50突然一個大頓口,然後上頂一目,再大頓口有黑漂趨勢,心裡默唸1—2—3,提杆中鯉魚一枚,老老實實上岸。在此期間短杆拉餌,紋絲不動,定海神針。在我視線範圍內10來人,就有兩位釣友各上一尾鯽魚,其它釣魚皆空軍。11點的時候開始有三三兩兩釣友收杆走人。11點,我開始走訪釣友,由於這是個交叉河口,呈“十”字型,釣魚人很多不在視線範圍內,地形也多樣,採訪樣本也很多,大概走訪了20餘位。結果如下:在釣具上大都用5.4以上的杆子;在餌料上,一大半用活餌紅蟲蚯蚓且前者居多,一小部分用麵食,個別用肉夾饃;在時間上,大都早晨來的,基本上都釣了2個小時以上,有2個釣友也就1個小時,被我捨棄不作為樣本;在魚獲上,大半空軍,最多一位3尾,其餘1尾。我基本上是坑冠,總體上慘敗。
結論:透過在北方深秋釣魚多年經驗,結合今天的實戰和多樣本採集,確定在深秋“颳起西南風 氣死老漁翁”的諺語基本正確。在採訪過程中,我也向釣友請教,為什麼今天的魚這麼難釣。大部分釣魚回答:“貓一天狗一天”,誰知道咋回事。少部分釣友歸結於天氣,但也沒說出道道。這件事必須查清楚,給廣發釣友一個清晰的交代,必須打破砂鍋問到底。週六晚上就廣泛地查閱資料,包括溫度,水質,溼度,溶氧量,氣壓等複雜關係的科研資料(本人是搞科研的,對資料調研有一套),同時查閱網路上各位大神對該現象的解讀,同時電話諮詢釣友的認識。
膚淺認識:主要是溫度和溼度發生了大變化。前幾天,溫度基本上穩定在3-12度,最高也是15度,平均12度左右,週六6-18度,基本上高了5度,另外,溼度也大副增加。深秋最大的影響因素是溫度,溫度的高低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溫度不能大幅度變化,準確地說不能大幅度上升,大幅度下降也有好口(請參考我的原創“深秋大降溫第二天野釣到底好不好”)。當溫度大副上升的時候,水層表面與底層的溫差大造成對流的同時也造成水體溶氧量降低,此時魚開始上浮趨溫但由於溶氧量下降的緣故不會開口,所以打浮或者飛鉛都沒口。此時的魚和人一樣,曬太陽懶羊羊,就想喝點紅茶聊聊天,就是不想進食。開篇中提到水面起霧,是溫差和溼度造成的,溼度越大水的溶氧量越小,魚的開口越差。其實,溼度增大的根本原因是溫差造成的,所以,溼度是溫差導致的結果,根本原因還是溫度上升。綜合分析,從表面上看,溫度上升和溼度增大是導致魚開口差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溫度上升是“本”,溼度增大和溶氧量下降是“象”。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分析的結果和西南風一點關係都沒有,為啥西南風成了罪魁禍首了呢?其實不然,因為在深秋季節當西南風起時,總是伴隨著魚口差的現象,但根本原因還是溫度陡升。西南風颳起來,就意味著溫度上升天氣變暖,這也是為什麼夏季多西南或東南風,以南風為主,天氣熱。而,深秋和冬季多西北或東北風,以北風為主,天氣寒。綜合分析,萬物有光,萬物相連,可以透過一些現象推斷另一個現象,這就是科學的神奇。還記得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借東風嗎?其實,是諸葛亮掌握了其他人沒有掌握的關於預測天氣的科學知識。
對策:如何破局是很多釣友關心的?抱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喝喝茶,看看書,研究研究釣技,悠然自得。但是,總有一些釣友,時間難得,手癢的厲害,人在家心已飛,哪怕空軍也必須幹,咋辦?抓住“溫度”這個要害,找溫度變化不大的水域,必能心想事成(這也是有些釣友說,西南風颳起了,雖然沒有正常時釣的好,但釣的還可以的說法)。在同等條件下,溫度對大水面影響大對小水面影響小,對開闊流動性水面影響大對相對死水影響小,對光水影響大對植被豐茂區影響小,對偏南北向河流影響大對偏東西向河流影響小尤其是對北東—南西走向河流影響更小。所以,儘量選擇北東—南西走向小水面植被豐茂的相對死水區會有比較滿意的收貨。
後記:根據當時釣況和我個人的想法,在下午12:30的時候果斷換釣位,直奔附近東西向津港運河。到達釣位,旁邊3人,一位釣友已獲鯽魚30枚以上,半斤以上3枚。另外兩個釣魚釣獲也行,沒有讓我看魚護的意思,出於尊重我也沒有過分要求。一直到下午5點收工,1兩以上的鯽魚20多枚,最大的4兩左右,釣獲全部給一哥們,就忘了拍照片。
本文屬於原創,與各位釣友交流,可以轉發,到不允許奪為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