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一直是中國人民抗戰的希望,也是華北日軍的夢魘。
八路軍能夠獲得成功,除了上級領導指揮有方和人民群眾的支援,作為中堅力量的團級幹部,是八路軍能夠發展壯大的關鍵之一。
在八路軍誕生之初,有哪些著名的團長,而他們之後的人生軌跡又如何了呢?
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為全國抗戰大局,主動提出將陝北紅軍接受國民黨改編。
國民政府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十八集團軍),八路軍就此誕生。
在建立之初,八路軍一共三個師,十五個團。團長作為中堅力量,在八路軍的隊伍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任。在挑選團長人選時,中央進行了慎重的研究。
在經過認真考慮後,中央決定林彪和聶榮臻所率115師的5個團的團長分別由楊得志、李天佑、張紹東、陳錦秀、楊成武等人擔任。
賀龍所率120師由分別由王尚榮、宋時輪、劉轉連、文年生、彭尚輝擔任團長。劉伯承所率129師分別由陳錫聯、張才千、徐申吉、葉成煥、張賢約擔任團長。
在這15人中,不幸犧牲的有2人,叛逃1人。餘下的12人在1955年的授銜中,有6人為上將,6人為中將。
如此高的軍銜,也讓這支八路軍在後人看來將星閃耀。
115師685團團長楊得志
楊得志是一個家喻戶曉名將。作為從井岡山走出來的將領,楊得志在擴大和保衛中央蘇區的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長征路上,楊得志也創造了強渡烏江的經典戰例。在抗日戰爭中,楊得志在華北開闢了抗日根據地。
在解放戰爭中,楊得志策劃了著名的清風店戰役,牽制了華北傅作義的數十萬重兵集團。
在朝鮮戰爭中,楊得志指揮了讓美軍傷心的上甘嶺戰役。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楊得志被任命為西線總指揮,對越南造成了沉重打擊。
楊得志幾乎見證了我軍從創立到建國後的所有歷史發展階段,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是哪個時期,楊得志都拿出讓人滿意的戰績。
因此在1955年,楊得志被評選為上將,可謂是實至名歸。
115師686團團長李天佑
李天佑在年輕時參加桂系北伐軍,但在大革命失敗後,李天佑對國民黨政府深感失望,開始接觸共產黨,繼續尋求救國之道。
1929年,年僅15歲的李天佑參加鄧小平、張雲逸領導的白色起義,正式加入革命隊伍。李天佑雖然年紀小,卻展現出了勇猛無畏的作戰風格。
有一次在廣東作戰時,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當時還是連長的李天佑赤裸上身帶頭衝鋒,最終攻克高地取得戰鬥勝利。
戰鬥結束後,大家都稱讚他為“小老虎連長”。
在長征與抗日戰爭中,李天佑都交出了亮眼的答卷。李天佑在686團所在的時間僅有一年,很快就被晉升為旅長。
1939年年底,奉上級命令,李天佑前往蘇聯軍校學習。回國之後,李天佑被派往東北,成為東北解放軍的主要指揮員之一。
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李天佑參加了“三下江南”,四平保衛戰、遼瀋決戰等著名戰役。
在參加平津戰役期間,李天佑的縱隊作為攻城主力,帶領部隊只用29個小時,就把號稱固若金湯的天津城拿了下了,還活捉了天津守備司令陳長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15師687團團長張紹東
然而在革命隊伍中,總有些敗類存在。張紹東就是這種敗類。
張紹東出身於紅二十五軍,是徐海東最為看重的猛將。在達到陝北後,張紹東被任命為紅73師師長。
張紹東參加過平型關大捷等戰役,還為開闢敵後戰場作出過一些貢獻。
但在休整期間,張紹東被參謀長蘭國清所誘惑,開始學著國民黨那一套,不顧黨的統一戰線政策,以所謂“打土豪”名義享受生活。
由於生活腐化,亂搞男女關係,張紹東和蘭國清的所作所為被人揭發舉報。在知道訊息後,兩人找了個偵察敵情的藉口,希望挾持部下出逃。
由於張紹東與蘭國清不得人心,跟隨他們出逃的人很少。張紹東看情勢不對,就投降了國民黨,從此不知所蹤。
而張紹東的叛逃,讓非常重視他的旅長徐海東心痛不已,甚至還為此吐血。
徐海東
115師688團團長陳錦秀
陳錦秀雖然與張紹東同出紅25軍,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思想品格。陳錦秀是河南固始人,在參加革命後一直跟著徐海東東征西戰,立下了許多戰功。
在到達陝北後,陳錦秀就曾帶領部隊衝鋒,擊斃了國民黨軍一位少將師長。
在平型關大捷後,陳錦秀在徐海東的帶領下,在山西與河北交界接連取得勝利。
1398年初,陳錦秀在襲擊井陘煤礦時,成功引來日軍主力支援。在伏擊戰中,陳錦秀的部隊殲滅了千餘名日軍。
然而戰場瞬息萬變,就在此次伏擊戰即將取得勝利之時,陳錦秀的指揮部被負隅頑抗的日軍用迫擊炮擊中。
陳錦秀當場犧牲,時年26歲。幸運的是,團長陳錦秀犧牲時,身為副團長的韓先楚卻躲過一劫。
韓先楚日後被授予上將,可以想象,陳錦秀如果能夠活下去,能獲得怎樣的成就。
韓先楚
115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
楊成武,福建長汀人。1929年參加閩西農民暴動,之後加入革命隊伍。由於讀過幾年私塾,還上過中學,楊成武進入紅軍後先擔任秘書一職。
在長征期間,楊成武率領的部隊多為前衛部隊。在楊成武的指揮下,紅軍完成了飛奪瀘定橋、奪取臘子口的壯舉。
在抗戰期間,楊成武指揮部隊在黃土嶺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從此聞名全國。
解放戰爭期間,楊成武作為華北解放軍的主要將領,參加過清風店戰役、綏遠戰役、平津戰役。
在朝鮮戰爭中,楊成武作為首批入朝部隊,率領20兵團重創美第七師,打破了我軍“恐美”的情緒。
朝鮮戰爭結束後,楊成武還指揮了金門炮戰、西藏平叛、對印自衛反擊戰。由於戰功赫赫,楊成武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在115師創立之初的團級幹部中,除了叛逃與不幸犧牲的人員,當過團長的人都被授予了上將,副團長中的楊勇、韓先楚、黃永勝都被授予上將,陳樹湘、韓振紀為中將。
在整個115師中,日後成為開國將帥的人員數量位居全軍之首。
120師715團團長王尚榮
王尚榮是湖北石首縣人,由於小時候讀過一些書,因此在參加紅軍後主要擔任參謀類的工作。
抗戰期間,王尚榮率領部隊東渡黃河,開闢了大青山革命根據地。
在解放戰爭中,王尚榮是西北解放軍主力一縱2師的師長。隨著賀龍和彭德懷參加解放大西北,為解放陝西、甘肅、青海立下了功勞。
1955年,王尚榮被授予中將軍銜。
120師716團團長宋時輪
在這段時間大火的電影《長津湖》中,由張涵予飾演的宋時輪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大家對宋時輪產生了興趣。
宋時輪原來為軍閥吳佩孚手下,但在吳佩孚手下待了幾年後,深感軍閥部隊沒有前途,因此南下廣州,於1926年考入黃埔五期。
在黃埔時期,宋時輪接觸了共產主義思想,從此成為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在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宋時輪都有亮眼的戰績。
特別是朝鮮戰爭期間,宋時輪帶領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殲滅美軍主力“北極熊團”,創下了中國軍隊唯一殲滅美軍建制團的戰例。
由於其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宋時輪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20師717團長劉轉連
劉轉連為湖南人,參加革命後,他從士兵做起,幾乎每個職位都做過,對部隊管理非常熟悉。
在抗戰期間,劉轉連曾升任359旅副旅長,指揮參加了著名的南泥灣生產運動。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劉轉連在東北參加瞭解放哈爾濱戰鬥、四平保衛戰、“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東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和遼瀋決戰、平津決戰等一系列重大戰役。
1955年,劉轉連被授予中將軍銜。
120師718團團長文年生
文年生出生在湖南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為了生計,他在國民革命軍北伐經過岳陽時參軍。
在大革命失敗後,由於不滿國民黨部隊的腐敗,文年生在紅三軍團攻下長沙後加入紅軍。
參加紅軍後,文年生的思想進步迅速,從一個士兵成長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在紅軍中,文年生參加了許多重大戰役,逐漸成為紅軍的師長。
抗戰期間,文年生率領部隊守衛黃河,多次打退敵人進攻,保障了延安的安全。
在解放戰爭期間,文年生一直在晉察冀解放區工作。
1955年,文年生被授予中將。
120師教導團獨臂將軍彭紹輝
彭紹輝與毛主席同為韶山沖人,由於出身貧苦,他自小就給地主當長工。在毛主席考察農民運動期間,彭紹輝曾與毛主席一起工作。
在毛主席的教導下,彭紹輝樹立了拯救窮苦勞工的理想。1928年,彭紹輝參加了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正式投身革命事業。
在蘇區的反圍剿戰鬥中,彭紹輝被敵人子彈打中失去了左臂。雖然失去了一條手臂,但彭紹輝戰功赫赫,曾創下活捉國民黨將領張輝瓚的光輝戰績。
1955年,彭紹輝被授予上將軍銜。
120師在抗戰期間的戰績雖不如115師亮眼,但肩負著保衛中央的重任。在敵軍的猛攻下,求穩為主的打法,必然不會亮眼。
129師769團團長陳錫聯
陳錫聯出生於湖北紅安,是從四方面軍走出來的名將。在紅軍到達陝北後,陳錫聯已經是紅11師的政委。
在抗戰期間,陳錫聯夜襲陽明堡,摧毀了24架日軍戰機。此戰震動全國,陳錫聯成為中日兩國的名人。
在抗戰期間,陳錫聯參與了神頭嶺戰役、百團大戰等重要戰役。
在解放戰爭中,陳錫聯作為中野主力,參加了諸多戰役並在淮海戰役中攻佔宿縣,為戰役的勝利取得了開門紅。
1955年,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
129師770團團長張才千
1927年,年僅16歲的張才千參加黃麻起義,成為“紅小鬼”。在進入紅軍後,張才千在戰爭中飛快成長,在紅軍達到陝北後,他已經是紅12師的師長。
在抗戰期間,張才千率部深入河南,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
在解放戰爭期間,張才千率領部隊挺進大別山,牽制了數十萬國民黨部隊,為全國其他戰場減輕了壓力。
1955年,張才千被授予中將。建國後,張才千依然活躍在前線,先後指揮了西沙反擊戰和中越自衛反擊戰,繼續為國做貢獻。
129師771團團長徐深吉
和張才千與陳錫聯一樣,徐深吉是湖北紅安人。在參加紅軍後,徐深吉跟在徐向前身邊學習,很快掌握了許多文化知識。
在長征中,徐深吉曾擔任紅91師師長。由於戰功卓著,1955年,徐深吉被授予中將軍銜。
悲壯犧牲的葉成煥
772團團長葉成煥是河南人,1930年加入紅軍。他從小兵做起,逐漸成為紅31師長。
葉成煥作戰非常勇敢,在紅四方面軍,是與王近山(李雲龍原型)齊名的猛將。但葉成煥在猛的同時特別注意細節,因此總是能以最小的犧牲獲得最大的勝利。
在劉伯承的指揮下,葉成煥參加了神頭嶺伏擊戰等戰役,打得日軍狼狽不堪。
1938年4月,日軍為了報復,派出大批部隊對我根據地進行圍剿。
當時葉成煥患病在身,被部隊安排養傷。但葉成煥找到旅長陳賡,多次要求參加戰鬥。陳賡看他求戰心切,就同意了葉成煥的請求。
4月17日,葉成煥率部隊在武鄉殲滅了一股日軍。將要撤退時,通訊兵發現有大股日軍正在趕來。
葉成煥下令部隊撤退後,自己帶著小部隊殿後觀察情況。在撤退過程中,葉成煥不幸中彈,享年24歲。
張賢約
129師直轄教導團團長張賢約
張賢約出生在將軍之鄉安徽金寨,在參加紅軍後,逐漸在戰鬥中成長。紅四方面軍到達陝北後,張賢約曾擔任紅12師師長。
張賢約在教導團任上僅三個月,就被調往太行山開闢根據地。
解放戰爭期間,張賢約作為西北野戰軍的指戰員,參加了保衛延安、沙家店等戰役。
在解放大西北的過程中,張賢約作出了重大貢獻。1955年,張賢約被授予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