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用積木比喻啟發對宇宙的理解
透過對積木遊戲的認識過程來啟發對宇宙的認識是本節的目的。
一些難於一目瞭然的道理或自然現象,人們常常喜歡用簡潔的日常事例來比喻。
比如:心理學教導人們的大腦必須經常放空,才可以獲得更多的智慧。這個道理的比喻是,杯子放空,才可以裝入更多的水。絕大部分的比喻是不能獲得邏輯的連續性,但透過形象,能有效地啟發了對抽象的理解。類似的比喻只是透過具體而簡潔的現實對某些抽象又複雜事件的啟發,這類啟發也因為比喻範例本身是否生動而體現出不同高低的貼切度來實現對被比喻目標的正確理解。
在此,我用通俗的積木遊戲來比喻人類認識自然宇宙存在的問題,選擇小孩愛玩的積木遊戲使這個比喻更通俗化和大眾化。同時宣告,作為理解宇宙的存在邏輯而構想的比喻本身不具備邏輯的嚴密性,僅僅為認識“宇宙如何存在”這個問題上給出類比、示意、比擬和啟發。這種比擬的啟發可以為那些非相關專業的大眾提供容易的閱讀和理解,同時也能為哪些專業的人士提供簡單的視角和方法,擺脫經典專業理論那些深奧的定式束縛而建立理性的思維方式。或許也能為閱讀本書的讀者帶來樂趣。
理解“宇宙如何存在”是人類在追求自然真理的一個終極目標,也是自然哲學、科學一直在追求的目標。為把這個神奇、深奧、枯燥、爭論不休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生動、可以“確定”的目標,我把追求這個目標的過程比喻為“小孩積木遊戲的過程”。由此產生“用積木比喻啟發對宇宙的理解”這個標題。
人類在理解宇宙如何存在這個過程就像小孩做一個複雜的積木遊戲。不同的是,兒童積木過程中已經存在成功模型的預設圖案,即正確答案(積木的真理)。而“宇宙的存在方式”雖然也有一個自然確定的答案,但沒有誰能提供給我們這一答案,這個答案必須人類透過科學實驗對自然現象的不斷的分析、歸納和總結來獲得。這個成功答案的背後凝集了人類一點一滴、世世代代的自然哲學和科學的思想,並不斷地吸收、鑑別和改善這些偉大的思想而獲得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宇宙存在的真理)。
一般地,積木遊戲成功時,必須把所有的單元材料用完而產生終極任務。基本材料單元的完整性、正確性、沒有多餘性是完成積木的基本要素。這三個基本特性在一付成品的積木內是永遠滿足的。所以,積木遊戲按照預設圖形的“空間科學操作”總是要成功的。上述說明,積木遊戲的成功是在完整性、正確性、沒有多餘的前提下,加上正確空間動態的操作實現的。
如果不考慮操作的問題,積木遊戲不成功的原因有:沒有一副成品的積木。也就是積木不完整性的客觀存在使遊戲不成功。
如果考慮積木遊戲的難度問題就會有:積木體系的複雜、積木元素的多餘。也就是說,一副很多多餘單元材料會給積木遊戲的成功帶來困難。假如多餘的單元越多,難度就越大。甚至在操作的過程中錯誤地裝入一款似是而非的單元,這個積木的遊戲任你如何操作,總是白費力氣而永不成功。(這對宇宙學困難問題的比喻很貼切)
再來看看,由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組成宇宙材料的名詞五花八門有:空間、運動、力、時間、物質、質量、能量、原子、基本粒子、光、紅移、黑洞、時空、水、火、土、金、木、思想、意識、……,還有很多名詞無需一一列舉。顯然這些名詞相當於積木的單元材料。也是人類透過自然現象命名的名詞。如何鑑別這些名詞是宇宙記憶體在的元素和找出元素之間的確定性關係是最最重要的問題。目前比較流行的是物質、時空、能量。而我相信,人類總有一天會知道這些元素僅僅是“動、力、空”,別無其他。人類也一定有智慧透過“動、力、空”3個元素這來拼湊一個邏輯自洽而正確的宇宙觀。
目前科學體系選擇的“單元材料”最主要有:物質(基本粒子)、時空(時間、空間)。顯然,由這幾個“材料”構建的實用體系雖然很漂亮地帶給人類現代生活的方便,但並不能構成一個邏輯自洽而正確的宇宙。分析當今選擇元素存在的錯誤和學術出現的不足,並進行一系列的自然邏輯分析,把動、力、空這三者作為宇宙存在方式的基本單元材料,才能和自然存在元素相吻合。在此用積木遊戲來通俗的比喻之。
人類建立了眾多的名詞來描述宇宙的存在方式顯然相當於一副多餘很多的單元材料,根本不需要用如此多的名詞來構建。而“唯那幾個才是必須的”是建立自洽宇宙存在這個目標的最關鍵起點,選擇“動、力、空”作為宇宙的單元材料除了符合簡單性原則,也完全可以滿足宇宙存在方式邏輯的完整性。
積木的單元是有形有色的材料,所謂有形有色乃是人類認識直觀物質的結果。這種結果在積木遊戲上是這樣,但是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是能夠看到的基本物質或粒子是由看不到的“動、力、空”這三個元素構成的,而且動、力大小在空間排列組合的無窮性構成的萬物也是人類難於全部認識的,這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困難之一。
積木遊戲是在人類視角的範圍內,而人類是在浩瀚的宇宙範圍內。這種互為相反包容也是我們理解宇宙存在方式的困難之所在。無論是在積木小單元或整體成功圖形的目標上,積木遊戲都是在人們預設的感知範圍內,而組成宇宙的存在方式的基本元素和宇宙整體都超越了人類的直觀視角之外,小的方面就是宇宙的基本元素,如看不到的“動、力、空”,大的方面就是宇宙整體。有人會說人類可以看見運動。其實,人類看到的是物質的運動,而不是宇宙中內獨立元素之“動”。宇宙內獨立的元素動、力、空是人類不能看到的元素,人類可以看到的是由三個元素構成的物質及粒子的動力空間。
用人類看到的基本粒子作為元素來組成宇宙存在的錯誤就如積木記憶體在一個並非真正單元的構件,必須把這個構件分成不同的單元,並放於不同空間位置的組合才可以完成一幅正確的積木圖案。這個問題是自然賦予人類的生物感官不夠細膩,使我們只能看到元素合成的物質或粒子,而看不到合成物質或粒子的本質元素動、力、空。這種由人類感官的極限所造成的因素也是使我們理解“宇宙存在方式”的困難之一。
還有一個困難就是上述所說的組成宇宙的元素有太多名詞是多餘的。那些多餘是人類意識上的內容,是人類對無窮萬物的直觀和特有的玄思所杜撰出來的單元,無論在科學、玄學、宗教、神學都會產生多餘“宇宙的基本元素”,這些多餘的元素必須透過物質運動的規律、哲學的邏輯、科學的分析來鑑別和歸納給予剔除,或歸入專業的科學海洋作為專業詞彙。
而僅僅尋找出宇宙普遍存在的、必須存在的元素,才可以獲得滿足組成宇宙存在的真理。
對於獲得“宇宙如何存在”這個目標,同樣可以參照積木的邏輯比喻。不僅我們不知道這個目標的答案,甚至也不知道組織宇宙存在的材料單元的完整性、正確性是什麼,這需要人類自己的智慧來鑑別。因此,我們首先要尋找宇宙的“單元材料”,而且所選擇的“材料”是宇宙必須的、處處存在的沒有多餘的、符合自然邏輯的材料,而且所選擇的“材料元素”之間必需是邏輯完全相關的。
人類為了實現這個終極目標遊戲,由前人為我們準備的各種“材料(術語)”實在太多了,這使我們在完成這個遊戲走過了更多的歧路。因為,把一些多餘好看的“區域性材料”堆積在一起,雖然可以建立區域性美麗的海市蜃樓,但正確的“積木圖形”因為多餘的材料而永遠不能獲得。當然缺少“材料”或用錯“材料”都不能建立一個成功完整的積木圖案。
如果把黑洞、時空、紅移、能量、質量、物質運動、萬有引力、空間、粒子、原子等等進行的一系列組合,雖然獲得區域性的量化規律,但總是在假設、機率、極限值的範圍內自圓其說。而要獲得完整、自洽的理論體系,不必用完所有的積木材料,只要持有動、力、空的關係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或者說,所有的名稱術語和現象都可以透過動力空的大小量化和組織關係來表達。然而人類思維的無窮性和對夢想的追求使我們不斷地努力而勤奮地創造那些“積木材料(術語)”,也因此包括了很多“多餘的材料”。正是這些“多餘的材料”矇蔽了更多勤勞的“積木師”,因為我們總以為不把所有材料組合完就不會出現完整的目標。更有甚者,在建立積木的過程中發現了某些不能自圓其說的理論,就再次產生新的材料。特別是那些近代的科學術語,比如黑洞、白洞、蟲洞時空、暗能量、宇宙背景圖、宇宙爆炸等等。
用積木邏輯來比喻宇宙存在邏輯有如下的不同:
1)積木遊戲的元素和整體是在人類的視界範圍之內,宇宙的元素和整體都超越於人類的視界。或者說,人類視界包容整個積木遊戲的單元和整體,而宇宙及宇宙的3個元素是包容並超出人類的視界。
2)一般積木的元件是有形的基本單元,而宇宙的元素是無形的單元。
3)每個積木元件的存在是獨立的,只在構成主體才存在於空間的整體性。而宇宙元素的存在是共存的,每個元素的存在都必須依賴其他元素的存在而存在。
4)積木主體是相對靜態的,宇宙整體是絕對動態的。
5)積木整體是人為的,宇宙整體是自然自洽的動態組合。
6)積木空間組織是有限的,宇宙“動力空”方位的組織是無限的。
7)積木的空間大小是有限的,動力空間的組織相對於人類是無限的。
8)積木的單元可以有很多的形態,而只構成一個可見不變的主體。宇宙的存在單元只有三個卻組成了無窮多的物質存在。而所構成的全體是人類不可全部見的,並且是動態的全體。
9)積木由很多可見的、獨立的確定性元素構成一個相對靜態的確定空間,宇宙由三個相互共同存在的、不能獨立存在的元素、而且之間存在有確定關係的元素構成了一個絕對動態的、超越於人類視界的空間。
雖然,用積木遊戲來比喻理解宇宙整體有如此眾多的不同,但這樣的比喻或許會給讀者帶給讀者一些啟發。進一步擴充套件這個比喻,可以認為人類的一切科學技術行為都是這個積木遊戲的擴充套件,無非是積木的元素更小或更大些,動力空的組織花樣更多些。但人類的這種“積木行為”目前超越不了以物質為本質的侷限性。或者以當前的理論只能在物質為元素的範圍內進行有限各種的組合。並且,積木組合不會產生意識,即使積木是機器人,而動力空的動態複雜組合可以產生意識。
人類以看的見的粒子作為自然最本質的元素其實是以自然賦予人類有限的感觀為本質結論,這種結論也可以認為人類依賴於自身那區域性的感官主觀。只有對可感知的自然現象、科學實驗、自然規律的綜合歸納,才可以超越那區域性的感官主觀而發現自然本質的元素是“動、力、空”以動態無形的存在方式存在。也就是說,人類沒有辦法看到宇宙中的元素。或者認為,人類看到的基本元素(物質、粒子)是由人類看不到的自然元素“動、力、空”三者的集合。這個比喻又可以認為,人類對“宇宙存在方式”這個“積木”拿不到獨立的、最基本的三個單元,只能透過思維和歸納來意識到這三個單元的共同存在,或拿到的是三個單元的集合。這注定了人類用物質、時間、空間來描述宇宙必然不會產生自洽的終極理論。如果不把最小的物質再拆分為“動、力、空”,人類永遠就沒有辦法找到物質的起源。所謂的宇宙存在方式、物質的來源也就只能侷限在人類思維的各種假設的臆測和錯誤的推論之中。只有把物質拆分為“動、力、空”,或物質是動力空的組織,自然自洽的理論才可以獲得完整的自然存在方式。因為,動和力在不同空間的互為共同存在、互為依賴存在使我們能夠解釋“為什麼物質會運動”。同時也為我們找到力的來源。這個理論方式為我們找到一切存在的來源,而不再依靠動、力、空之外的其他。自然,就是在“動、力、空”三者實現了自身的自洽存在,或“動力空”的自然存在和組織法則就是自然最高法則。
用積木比喻來理解“宇宙的存在方式”是:宇宙的基本元素只有三個“動、力、空”。空間方向的無窮性、動力大小組合的無窮性、動、力、空關係的確定性使宇宙動態永恆存在無需宇宙之外的再存在,除了宇宙之外那無動力、無窮在的真空。
人類直觀的有限性,及人類思維的無限性,使我們對宇宙的存在方式產生種種對應的直觀誤解和無窮幻想臆測是理所當然的,也是無法迴避的發展過程。
希望本節的通俗比喻能夠啟發您認識宇宙存在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