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漁民在渤海的海底處,發現一塊相當神秘的化石,考古專家鑑定之後發現,一萬年前的渤海地區居然是古陸地。這塊神秘的化石究竟是什麼?它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渤海是我國地理位置最靠近北方的近海,也是共和國的內海,同時屬於內水範疇。渤海的海岸線全長約3800公里,東西寬約346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面積超過約8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米。作為一個幾近封閉狀態的內海,渤海三面環陸,北,西,南三面分別與遼寧、河北、天津和山東三省一市毗鄰。根據地形地貌,渤海可分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五大部分。
渤海沿岸有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遼河、海河等河流,它們從陸上帶來大量有機物質,使得渤海海水營養物質十分豐富,致使此處成為盛產對蝦、蟹和黃花魚的天然漁場。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豐富優質的漁業、港口、石油、景觀和海洋資源,讓環渤海地區經濟具有快速發展的顯著特徵,沿海附近城市的經濟也隨之騰飛。
渤海海域因魚類豐富而著稱,被當地人譽為是“聚寶盆”,種類繁多的魚類及貝類為漁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渤海中最常見的魚類,分別是鱸魚、鮁魚、黃花魚、青魚等,諸如皮皮蝦、青蝦、對蝦、扇貝、生蠔等海生物更是不計其數,每年打撈的數量幾乎可以供應北方大部分地區。漁民們在風浪中打撈魚蝦,自然十分辛苦,但常年在海上作業,自然也遇到過不少新鮮事,一位老漁民就遇到了一件有趣的新鮮事。
十多年前的一天,老漁民照常出海打魚,他將漁網綁在船下在海底拖動,大量的貝類和蝦類就會“束手就擒”。不過此種打撈方式存在風險,一旦海底存在巨石暗礁,就很有可能令漁網纏繞在海底,果不其然,老漁民這一次的確碰到了一塊“石頭”。老漁民在下水摘網時,不經意間發現網內有一塊白色的石頭,他憋足一口氣將石頭拿回到船上,接著與同伴們仔細揣摩起來。漁民們在海上打漁多年,對於海底石頭的型別都瞭若指掌,可沒有人能認出眼前的石頭究竟是什麼?從海底打撈出的石頭,整體呈白色,全身形狀極不規則,石身較輕還遍佈蜂窩小孔。正因如此,有漁民當即認為,它可能並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動物的骨骼或者是一塊巨大的化石。
老漁民心裡打鼓,但還是將石頭運回家中,為了能夠弄清它的真實身份,老漁民甚至還專門將其送到瀋陽考古研究所進行化驗分析。“不驗不知道,一驗嚇一跳”,考古專家們在分析化驗石頭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它並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古生物的牙齒化石,該種生物就是遠古時代的巨型動物披毛犀。披毛犀是一種生活在更新世時期的動物,它們與猛獁象等動物共同生活在冰河時期,是一種超大型的食草動物。
披毛犀學名為長毛犀牛,目前已經滅絕,歸腔齒犀屬奇蹄目犀科雙角犀亞科,平均體長在3.5到4米左右,肩高約2米左右,體重平均4.5噸。披毛犀全身披滿厚厚的毛,可以抵禦嚴寒風雪,鼻子上還有兩隻扁平的角,可以用來推開積雪尋找下面的黃草。為了適應環境,披毛犀們甚至還進化出了一層厚厚的脂肪,用以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披毛犀雖然生活在冰河世紀,但它們始終是陸地動物,其牙齒化石也沒有理由生活在海中,難道在它們生活的年代,渤海地區還是一片陸地?為了驗證此猜想,考古專家們聯合地質專家展開了一次針對廟島群島的聯合行動,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專家們經過研究廟島群島發現,早在10000年前,當渤海尚未形成時,廟島群島曾是平原上一塊拔地而起的丘陵地帶,其山丘高度超過200米。由於當時氣候寒冷,強勁的西北風和冷風寒流互相作用,致使渤海古陸平原上飄來了大量的黃土物質。風沙不僅填平了古陸上的溝壑,而且還逐漸形成了起伏的山丘,如今廟島上獨具特色的黃土便是最好的證明。由此也能證明,在多年之前,渤海的確是一片陸地,只是滄海桑田的變遷讓世界變了模樣。
科學家們還補充稱,未來也許隨著地球上的水量減少,渤海古陸地還有露出地面的可能。不得不說,大自然果然是最厲害的環境改造師,讓人類感嘆自己力量的渺小。
參考資料:《中國地理》 黃威著 中國地理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