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朱詩意
9月25日上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慶春院區的手術室裡,一位新“員工”將強健的機械臂慢慢移到患者膝關節處,伴隨一陣電鋸工作般的聲音,膝關節被幹淨利落地切除了下來。
這不是“電鋸驚魂”的恐怖片,而是Mako骨科機器人在浙大一院參與操刀的第一臺手術,為一位71歲的骨關節炎患者置換關節。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介紹,手術機器人比醫生的操作更加精準,患者恢復更快,術後當天就能下地行走。
術前制定關節假體計劃
術中精準放置假體位置
來自嘉興的王大伯(化名)十幾年前曾股骨遠端骨折,上了年紀後又出現了退行性骨關節炎,已進展到晚期,左膝關節表面嚴重磨損。
近2個月來,他膝蓋疼痛加劇,完全無法下地行走,從當地醫院轉到浙大一院後,在醫生建議下同意接受左膝關節置換手術。
和普通的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同,王大伯這臺手術有一個新成員加入——浙大醫院最新引進的Mako骨科機器人,這是它上崗後的“首秀”。
手術前,手術機器人就已經開始了準備工作。它提前採集了王大伯三維CT掃描的資料,對影像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最終確定假體的大小、放置位置等;手術中,它憑藉其術前精準的測量資料和術中實時資訊,為主刀醫師提供精準的安全截骨範圍。醫生在可視影像導航下,藉助機器人手臂提供的動力,操作機械臂帶動著磨鑽對骨床進行精準打磨。
最後,在機械臂的輔助下,醫生將假體裝入患者體內。術後影像顯示,假體大小、位置、角度都接近完美。
中老年人應適當鍛鍊來預防
胡懿郃教授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骨科機器人最大的價值在於精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安放的假體位置是否準確是影響患者手術後關節功能以及假體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Mako機器人可以透過機械臂精確限定髖臼銼進入的深度、方向,從而達到手術更加精確和安全的目的。
“髖關節、膝關節疼痛已經成了常見骨科病,在傳統的手術中,醫生看不準、拿不穩等問題十分常見,手術的操作往往根據術者的經驗和估算來決定。有了Mako機器人之後,手術的精確度有了很大提高,在手術過程中,只要有1毫米的誤差,機器人都會提示出來。”
胡懿郃教授說,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退行性骨關節炎發病率不斷上升,一般女性出現在更年期之後,男性相對較晚,一般是60歲之後。80歲以上的老人,退行性骨關節炎發病率高達90%。
他表示,早中期的骨關節炎可以透過康復訓練、藥物治療、關節鏡清理等緩解,但如果進展到晚期,關節置換手術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退行性骨關節炎很難避免,但可以預防它發展到晚期。對中老年人來說,對抗性、高強度的運動不太合適,適當散步、慢跑、游泳、跳廣場舞可以鍛鍊肌肉力量,減緩關節的衰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