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蘇康。
有些人讀幾本書就有了改變,而另一些人讀了大量的書籍卻絲毫沒有變化。
為什麼你讀了很多書,卻沒有真正的改變?
1、讀了沒有能理解,理解了卻又用不了。
我們讀過很多書看似好像都能理解,但怎麼想就是不知道該用到什麼地方上。
2、書太多了,不知道讀什麼
(1) 今天這個人說要有經濟思維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你就跑去讀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2) 明天那個人說其實具備產品思維才是最重要,要把自己當做產品一樣,不斷地迭代自己,你就買個關於產品思維書籍去看。
(3) 後天又有人說什麼知識管理、精力管理,掌握微習慣等才是關鍵,你又去找這類書籍去看。
我們又要思考到底什麼是最關鍵的?
你會發現自己讀的很多書都不是非常清晰的,有脈絡以及穩定的,而且你讀了以後還不能理解,關鍵是理解了居然還是不知道怎麼提取出來。
所以,其實讀書對於人的改變是有限的。
那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這個現狀呢?
我們首先了解學習之難的問題。
1、合上就忘,真正生活用不上。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無論是讀書、聽書、還是聽別人講書等學習方式,經常是聽的時候,看的時候都是顱內高潮。
可是一旦把書籍合上你就忘記了,回到真實生活中,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只是會說:好像我聽過這個知識。
2、滿腦子都是計程車知識,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
有個關於愛因斯坦和司機的故事
愛因斯坦經常去各地講相對論,所以他需要一個司機接送。
有一天司機向疲於奔命的愛因斯坦提建議:“您實在太辛苦了,也一定講煩了,您的演講內容我都可以背下來了,我想下次演講時讓我穿著您的衣服,讓我來代您演講直到被發現為止,可以嗎?”
“妙啊,反正那裡認得我的人也不多。”同樣富於風趣的愛因斯坦回答道。
此後的那場演講,穿著愛因斯坦衣服的司機對於相對論的解說沒有任何差錯,他把愛因斯坦的表情和動作也模仿的惟妙惟肖。
愛因斯坦則打扮成司機,坐在臺下認真聽講。
然而,就在演講即將結束,穿著愛因斯坦衣服的司機準備下臺時,一件意料不到的事發生了。
一位先生站起來,像發連珠炮似的提出了許多問題。
真的愛因斯坦靜坐在會場的角落,心中吃驚不小,但他表情上還是若無其事。
假的愛因斯坦卻輕鬆地對那位先生說:“你的這些問題很簡單,連我的司機都能回答...”
於是,真正的愛因斯坦走上講臺,並迅速地對問題作了說明。
透過這樣的故事,你就能很清楚的明白什麼是糟糕的知識。
如果你像司機一樣,你只會轉述知識,而不會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那麼這樣的知識就會是計程車知識,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
3、想寫東西,雞零狗碎,調不出來。
可能很多人可以說出很多知識,也能解決部分問題,但是你讓他去寫點什麼,好像都寫不好,讓他講解一些什麼,好像又講的雞零狗碎。
問題在於太多的資訊在腦中是沒有產生真正的連結。
4、頭部書籍看不懂,看不完。
都知道這類書籍很好,但是沒有幾個人能看的懂,看的完。
還沒看幾頁,就說看不懂,就束之高閣了。
就像你書架上的那些《毛澤東傳》《百年孤獨》《人類簡史》等,都在那躺了好幾年了。
這些大部頭書籍總是看不完。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
彼得德魯克說過一句話:“知識是人類特有的資源,書上沒有知識,只有資訊;知識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動中運用的能力。”
為什麼他會這麼說?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學的知識不能用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上,那就等於沒有知識。
單純知道的只是資訊,而在當今時代資訊獲取太容易了,根本就不成形成知識。
就像德魯克說的:讀書不等於知識。
那為什麼讀書不等於知識呢?
資訊理論創始人克勞德夏農說:“知識就是有利於消除不確定性的任何資訊”。
我們生活的時代越來越充滿了不確定性,而獲取的知識不能消除這些不確定性,那就不是你的知識。
或者說你讀了很多書,報了很多課,你依舊不知怎麼做,不懂如何選擇,你覺得你所學的是你的知識嗎?
你看了很多娛樂八卦,好像你知道很多這方面的資訊,那它有提高你什麼知識嗎?
它有消除你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嗎?
沒有吧!
所以,一切不能運用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消除不確定性的知識,都不能成為你的知識。
當你學任何東西的時候,如果越學越雜,其實你並不能學到什麼知識。
或者說你學過了很多知識,但是不記得了。
即便是記得了很多知識,但並不能提升你的辨別能力或者其他能力,這也並不是你的知識。
如何檢索下你的知識水平在哪個階段?
當你看一些資料的時候,你能夠解讀它是好的還是壞的,這個時候是形成了你的資訊。
當散亂的資訊能夠互相產生連結的時候就會形成你的知識。
當知識與知識之前產生了連結,這個時候就會形成你的洞察。
當你的洞察越多,你就會形成自己的做事邏輯,最終成為你的智慧。
當形成很多這樣的智慧之後,才能形成更高維度的單點,也就是洞見,也是很多人說的底層規律。
這樣的話,一個人的閱讀深度就會這樣慢慢的形成下去的。
其實很多人讀書的問題基本是處在我刷過的模式。
比如看了很多書,問你讀了什麼,你說不出來,書評也寫不來,這隻能說明你大腦只是把資料過了一遍,沒有深加工過。
當你能讀懂很多,說明你把資料轉化成了資訊。
當你能把資訊跟自己的過去都連結上了,資訊之間產生了連結,才是你的知識。
當你某天突然感覺到:哇!原來是這樣的。
這就是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結,形成了你的洞察。
當知識與知識之間,在不斷地形成連結,形成知識鏈,也就在不斷地打通,你便擁有了一些智慧。
最後你可能就能透過單點看到全域性,與很多知識形成連結,那就形成你的洞見。
所以你現在想想你處在什麼階段?
我猜想很多人很難越過我標紅劃線的那個階段。
有人說我刷過,你要知道要刷你敵不過人工智慧,敵不過大資料,百度夠能刷吧!微信讀書夠能刷吧!
有人說能讀懂,但不能跟過去連結,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等於沒有知識。
你會發現當你閱讀的有多深,那麼輸出的就會有多好。
如果你只是刷過,也就只能發個朋友圈。
如果你能讀懂,並且透過知識與知識的連結,輸出你的文章,那就有了自己的洞察。
如果你的知識能進一步打通,那基本上你可以寫書了。
如果你能知道一個系統的單點,透過單點形成自己的洞見,就能形成自己知識體系系統。
就像塔勒布寫的《反脆弱》,他就是透過在不確定性時代要具備反脆弱這個單點的思路去創作,這就是他的洞見。
再比如《原則》這本書,他也是透過一個單點:人要像機器一樣進化,應對未知的風險。
所以人到學習的最後,就會透過洞見形成底層的規律。
但這樣的形成,絕對不是神來之筆,這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
這就意味著你思考閱讀的深度,決定你輸出的深度。
沒有新知,只有連結。
很多人讀書都糾結在:我記不住。
但是讀書從來不是用來記憶,而是理解。
尤其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讀書根本不需要記憶。
重要的是你的理解。
所謂的新知,只能透過連結舊概念來獲得。
你記憶的新知,不能透過與過去產生連結,又怎麼可能融會貫通。
很多人喜歡透過看別人書單來獲取所謂的新知,但往往事與願違。
為什麼不建議你看別人書單呢?
因為別人的書單往往是透過自己過去的知識連結與新知逐步形成的,而你未必能形成這樣的連結。
看別人的書單,很多你是看不懂的,看得懂也是你當下未必重要的資訊,說白了就是跟你實際擁有的舊知識連結不上嘛!
你要做的是找到屬於自己書籍,是能夠與自己過去產生連結的,與自己舊知識產生聯絡的,從而獲得屬於自己的洞見。
那麼判斷自己有沒有獲得新知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呢?
就是你能夠合上書之後,用自己的話再說一遍或者寫出來。
比如你看了我的文章之後,你用自己的話說給你朋友聽你都看到了什麼。
如果你這麼做,發現自己不能說出來,那就沒有理解。
所以檢驗自己是否獲得新知,就是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
回顧一下:
為什麼你讀了這麼多書,但是你用不好?
因為很多人只是為了讀而讀,把讀書和理解完全拆開了。
讀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理解和運用。
那麼什麼叫知識呢?
就是能夠降低不確定性的資訊,能用來解決問題的方式。
而只有透過:資料-資訊-知識-洞見-智慧-單點選穿的過程,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內化,連結過去知識與經驗的路徑。
檢驗自己是否獲得新知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
作者:蘇康,90後男生,一個持續的自我進化者,喜歡閱讀分享,在這紛繁的世界帶來一點思考與你一起成長。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蘇康的成長觀」,ID:sukang20210123,不是所有的觀點都能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