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戴夢令主創團
編輯 | 丹青
圖源 | 網路
生孩子本身毫無意義。
當然,如人生一樣,本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我們去賦予意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類也是造物主眼裡的AI,我們被編輯好程式,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認為性慾“理所當然”,所以伴隨著性行為發生的繁衍成為了“自然而然”。
於是我們解釋道:人類有延續基因的本能。
可是,我們又開始思考:為什麼要生孩子?生孩子有什麼意義?
然而,深究下去,生孩子其實沒有意義。
意義從哪裡探索?
就像《西部世界》裡的機器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扮演著同樣的角色,重複著同樣的劇情,接待不同的遊人。
當某一天它們覺醒,開始思考自己行為的意義,電視機前的我們開始嗤笑:它們毫無意義。
基因延續,是它們想延續
基因不會思考,它就像一段電腦程式,機械地存在,人類的肉體只是基因資訊的宿主,基因傳承,是它自己想要傳承,有本書叫《自私的基因》,裡面說,基因給予了人類很多東西,比如性慾,比如繁衍器官,比如母愛……這些東西綜合起來,構成了人類基本社會。
最初,女性為了保障幼崽更好的生產、生存,在擇偶時會選擇資源更加強大的男性,而男性為了更優良的基因,會選擇更好的女性結合,所以會謀求更大的資源獲得女性青睞。
正如張愛玲在《造人》中說:“自我犧牲的母愛是美德,可是這種美德是我們的獸祖先遺傳下來的,我們的家畜也同樣具有的……”
這段話在民國時期可謂驚世駭俗,可是放在現代社會,卻已然被大眾逐漸接納。
隨著時代的發展,兩性關係的基本模式雖然未曾改變,可是越來越多人類的開始思考,逐漸覺醒。
人類之所以不斷求生存,求一點基因的延續,一點血脈的傳承,是因為恐懼死亡,大部分芸芸眾生普通如斯,死後這個世界不再有你這麼號人,多年以後,也不會再有人記得你,你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將被徹底抹去。
有一點血脈留著,至少是一點點“我還活著”的證據。
可是,人死如燈滅,死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你的基因載體在這個世界上活成什麼樣子,和你又有什麼關係?
它又不是你,你早就死了。
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
“當人類或個人誕生時,他被逐出像那些本能一樣確定的狀態並進入一種不確定、不連貫和開化狀態”,這種不確定的狀態,會使人產生強烈的不安情緒和孤獨感。
為了抵禦這種不安的情緒和孤獨感,為了抵抗這種無意義帶來的空虛感,我們發明了很多東西,比如藝術創作,比如迷幻藥物,比如群居,比如生孩子,到現在為止,生孩子,是生物基因資訊傳播的唯一方式,也是製造“我不會死亡”這種幻覺最便捷的方式。
讓你明白生孩子無意義,就是生孩子的意義
你是否想過,讓你徹底領悟到,生孩子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就是生孩子的意義?
我曾經在B站看過一個影片,一對大熊貓母子,前一秒還是嬉戲打鬧,母子歡愉,當母熊貓看到幼崽透過自己的努力,爬上了一顆樹之後,沒有絲毫猶豫,轉頭走進了叢林深處。幼崽從樹上下來,左右環顧,沒有發現母親,卻也沒有太多反應,只是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淚崩了,因為我做不到。
那個時候我想到一句話,一個孩子,就是陪你一程,教會你一些事情,然後,你再送ta離開。
我們人類其實是很難看清自己的,所以才會有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才會有心理學的精神分析,才會有超心理學和禪宗的“內觀”,一個孩子,ta既是一個孩子,又是我們的老師。
ta會讓我們體會到作為父母的心情,理解我們自己的父母當年的行為,化解我們和原生家庭的矛盾;
ta會讓我們知道,ta是一個獨立個體,ta來到這個世界,也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而不僅僅是作為“誰誰的孩子”,我們的附屬品而存在;
我們應該從ta身上學會,給予ta無條件的愛,是療愈我們自己的心靈創傷;
我們更應該與ta走向分離,懂得很多事情都無意義,大部分時候,“思考”這件事情本身,都毫無意義。
所以,想生孩子,如果經濟允許,那就生,我們人類的身體裡除了程式設計好的基因,除了會思考的大腦,還有一顆心,心裡原本有愛,有弗洛姆描述的,本能一樣確定的愛。
有些時候,“想要有一個孩子”這樣的衝動,除了基因促使之外,還有可能是“這種愛”洩露了自己的蹤跡,透過學習知識,體悟人生,在柴米油鹽醬醋中不斷提升自己,超越基因和大腦的“這種愛”就會不斷被提純。
那個時刻,不安的情緒和孤獨感會減弱,無意義帶來的空虛感會消失。你也不會再思考這麼多的“意義”。
-The End-
戴夢令主創團資質:
英國心理學&MBA碩士、CIPC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東京性心理研究學院兩性研究員、中國性心理協會會員、中科院心研所認證諮詢師等,主攻情感、婚戀、心理、兩性、性心理、抑鬱等。
搜尋公眾號ID
“戴夢令情感”
瞭解更多情感心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