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時候,不少媒體報道了重慶大足兩米多高的巨型水稻,如今這些水稻已經成熟開始收割了。
9月24日上午,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的五彩田園中,高粱一樣高的巨型水稻隨風輕擺,沉甸甸的稻穗謙恭地低著頭,數月的生長終於迎來了收穫的日子,一群稻農拿起鐮刀下田收割。
常見的水稻通常還都沒有人的大腿高,但是這裡生長的巨型水稻最高可達2.2米,和姚明的身高差不多了,袁隆平院士曾做過一個“稻下乘涼夢”,夢到水稻像樹一樣高,他能坐在水稻下乘涼,而稻穗像高粱穗一樣大,稻粒像花生米一樣大,如今這重慶大足的巨型水稻已經實現了袁隆平院士夢中的部分場景,站在這種巨型水稻下乘涼是沒問題的了,它的稻穗兒也很大,每穗上稻粒多達360粒,而普通水稻一般只有250粒,稻粒體積也要比普通水稻的大,而且技術上其數量與體積還有增多變大的空間。
這裡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的試驗田,今年一共試種了15畝巨型水稻,育苗工作從4月份就開始了,5月下旬插秧後長勢就很好,每株有效分櫱達40個,且株型高大,根系較深,可深入地表以下50釐米,相對普通水稻更能較好吸收土壤養分,植株也長得更壯碩,抗倒伏能力也強。
那麼這種水稻的產量如何呢?當天收割了面積為1.43畝的水稻,之後技術研究中心對其進行了測產,在大足區農技服務中心的見證下,測得稻穀總重量815.15公斤,去除稻穀中約13.33%的水分,畝產約為495.93公斤,可以說接近畝產千斤的水平。
這個產量相對於某些高產雜交水稻來說並不算高,比如楚稻3號,甬優12號等水稻品種都曾經出現過畝產2000斤以上的記錄,所以目前來看重慶大足的巨型水稻和高產水稻的畝產量還差得很遠,但是袁隆平院士等農業專家們曾普遍認為普通水稻優良品種的畝產量已經到達天花板,由於植株相對矮小,無法更多地吸取土壤養分、水分和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劣勢,其畝產量已經很難再有更多地突破,但是巨型水稻在這方面要強於普通水稻的優良品種,其吸收水分養分和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要強過普通水稻,那麼它也就能給稻穗兒倒立提供更多的養分補給,因此在畝產量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今後技術人員們還將會對巨型水稻進行品種改良,使得巨型水稻的稻穗更大,稻粒更多,稻粒體積也更大,這樣其畝產量將會逐步提升,進而最終會超過普通水稻的高產品種。
而且專家表示這種巨型水稻植株間空隙較大,適合在稻田中進行魚蝦等水產和鵝鴨等家禽類的養殖,因此還可以從稻田中收穫水產品和家禽的肉蛋產品,增加稻田的收入。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9月24日文章《重慶首次試種的巨型水稻開鐮收割,畝產上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