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的故事,其實大多數人都不陌生。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六出祁山……
這些三國故事,在中國稱得上家喻戶曉。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群眾基礎最好的一部。
它的文化思想已經深深植入了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日用而不自知。
《三國演義》講述一段1700多年前的征戰故事,到今天還生生不息。
一群冷兵器時代的英雄人物,到今天還讓我們念念不忘。
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的,初中時就讀過原著,當時CCTV還播著《三國演義》電視劇,也邊看邊讀了。
之後迷上了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系列,之後又迷上了[三國殺]。
《三國演義》描寫結構也符合“點,線,面,體”的邏輯。
三國中的人物是“點”,由人物發展而成的故事是“線”,不同的故事線之間,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技法和謀篇佈局的思路,這是“面”,最後,整個三國故事構成了一個“三國宇宙”,這是“體”。
《三國演義》整部小說劃分成四個階段,用最通俗易懂的話概括如下:
1.曹操開掛
鞭打督郵,董卓之死,割發代首,古城聚義,決勝官渡
2.劉備開掛
三請諸葛,威震長坂坡,聯吳抗曹,赤壁之戰,三氣周瑜,渭水之戰,平定西川,智取漢中,敗走麥城,火燒連營
3.諸葛亮開掛
七擒孟獲,誤失街亭,鞠躬盡瘁
4.司馬懿開掛
姜維伐魏,三國歸晉
這裡,故事線有一些交叉,但是大概是這個框架。
比如,劉備開掛中,諸葛亮的戲份很多;諸葛亮開掛中,司馬懿同樣重要。
如果你也看過這套書,比如:赤壁之戰和六出祁山這兩個故事,你更喜歡哪一個?
我更喜歡赤壁之戰,因為雖然小說為了安排各個人物和情節,有些亂入,但是描繪出了一個精彩的三方博弈場景,留下了諸如草船借箭,借東風,反間計,周瑜打黃蓋,火燒赤壁,華容道等等一系列故事。
但是六出祁山花了太多的力氣,把諸葛亮描繪的多智近妖,卻連連失敗,讓人有種不真切的感覺,雖然也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卻讓我覺得沒有滋味。
可能我想的是赤壁之戰雖有改動,但是更貼近真實情況的三方博弈,而六出祁山則更多的像是對諸葛亮單方面的吹捧和神話。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特別適合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故事很精彩,人物很個性,無論是探討大人物的治國理政,還是小人物的相互算計,都能相談甚歡。
而且,我們今天的社會價值觀,和作者所在年代沒有出現本質上的偏離,因此我們很自然的就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代入其中,正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對比《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寫作背景及其作者本人的背景經歷而得出,看似二者區別在於一本為"正史",一本為"演義",但實則區別在於陳壽與羅貫中二人的歷史觀念中的"核心"價值的區別。
陳壽寫《三國志》,承的是史學家的主流思想——“法”,而法家講究的是"正統",準確地來說就是"成王敗寇",就像史書都是由後世寫就前朝之事(歷史)一樣,寫正史最重要的核心觀念其實是"中立、客觀",書寫的內容也是以法家為中心的:"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的"規則"。
而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則是在千年以後吸收了眾多"民間"之言,結合了本人多年來對"官方"的失意,以及由儒家延伸的宋明理學中對蜀的"蜀漢"正統的道德維護,以詮釋自我心中的"義"而著。
想更好了解歷史和發生的故事,要感悟文學藝術,參悟人性,《三國演義》是你的首選,學會的價值,一生用之無盡。
想作為研究歷史及真實背景,《三國志》是你不二之選。
《三國演義》中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一部600年前就成書的文學作品,選擇這麼雄渾壯闊的題材,而且結構相當完美,的確是古典主義文學作品中的冠玉。
我是明慧先生,碼字不易!感謝您能夠閱讀本文和關注點贊 。您每次的善舉:點贊關注,必定是我們內容創作者前進路上大大的動力,後期也會推薦更加優質的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