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女兒講小故事,講到“孔融讓梨”,講完了,女兒點點頭表示明白。
“原來好人就是這樣的呀!”她說。
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大家都說“好人難做”!現在還有好人嗎?
突然,我心中沒來由的一陣恐慌,大家都覺得好人難做,可是我們為什麼還要拿這些故事來教育小孩子,讓他們去做一個好人呢。我想,這也許是因為我們心中希望這個世界上好人更多一些。
但我的恐慌並非來源於此,而是來源於這個故事給我們傳達的關於好人的標準。也就是好人是什麼?這樣的好人需要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才能出現?
先看看故事原文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家裡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的好是什麼好?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孔融是一個願意將自己的更大利益讓出來的人,他之所以是好人,來源於他的謙讓,他弟兄七個,自己排在老六,按理來說該吃第六大的梨,可是他將自己的給了弟弟,自己卻吃了最小的,從而得了“謙讓”之名,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問題所在?
我們知道,在文學創作中,作者會緊緊圍繞主角來展開故事情節,大部分時候也是從主角的角度來看待事件本身,卻往往忽略配角的感受。
這與“孔融讓梨”有什麼關係呢?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孔融把其他人放到了什麼地位?
我不否認孔融的高貴情操,但是請別忘記了,一個人的高貴毫無意義,好的品德只有能夠傳播開來才有宣傳的意義,樹立好人的形象不是為了證明某個人的高尚,而是為了讓高貴品德能夠讓大家學習,讓大家都能成為高貴的人,如果大部分人做不到的東西,就不應該是高貴品德,而是高人一等。
孔融的行為具有傳播性嗎?
沒有,不但沒有,反倒讓別人更加遠離高貴品德的標準。為什麼這樣說?
以這個故事為例,家庭中一共有九個成員,分別是父母和弟兄七個,父母代表家庭的管理者,規則的制定和維護者,七個兄弟分別是普通家庭成員。
在這件事情中,按理來說,根據長幼來分配梨的大小是最為合理的,也是最公平的,因為身體大小不同,對食物的需求也會有差別。
孔融在拿梨時(第一個拿),最合理的做法是去拿第六大的梨,可是他拿了最小的,如果他不喜歡吃當然可以拿最小的,或者乾脆不拿,但他的理由是因為他小,這也沒問題,因為原本就該如此。按照這個思路下來,剩下六個人按照大小順序各拿各的就好,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情。
可是,當父親說“還有弟弟比你小時”,他的回答是:“因為我是哥哥,該讓著弟弟!”
這話有錯嗎?我不做評判,因為大家都認為這是對的。但是別忘了他還有五個哥哥,他把五個哥哥放在哪裡?
我們來看看五個哥哥現在該怎麼選擇!如果按大小順序拿,就是不謙讓弟弟,也就是做不高尚的了,但這原本不該是這樣的,哥哥們表示:我就是吃個梨而已,有必要這樣嗎?
如果誰都拿最小的,那最小的弟弟怎麼辦,哥哥們都讓他,他該怎麼自處,吃個梨要不要先挨個推辭一番,在感恩戴德地挨個道謝?小弟弟表示這個梨吃的好累!
我想了想,若是我有一個孔融這樣的弟弟,他在前面一番操作過後,我就真的不知道怎麼做人了,因為怎麼做都要低人一頭,即使做一樣的選擇也都是效仿他的高尚品德,其他選擇就更不堪了。
各位看官有沒有發現,若是和孔融生長在一個環境裡,你不是成為壞人,就是在成為壞人的路上,最好的結果就是做個追隨者!若是看不慣抱怨幾句,還得落下個“嫉賢妒能”的惡名!
也許這就是好人活不長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