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愁吃穿等基本需求的年代,一位老師因為請學生吃飯而走紅,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據多彩貴州網報道,貴州興仁市鳳凰中學語文老師陳祖鵬從2019年9月起一共下廚19次,分批次請了100多名學生到家裡吃飯。他每次請6至7名學生,一學期下來把全班同學都請遍了,被網友稱為“別人家的老師”。
陳祖鵬每次請學生吃飯要花大概200元買食材,19次合計起來不到4000元。陳老師請學生吃飯,並不是針對優秀學生的獎勵,而是“雨露均霑”,凡是自己任教班級的孩子,都一視同仁。
一則暖聞,勾起了很多網友的美好回憶。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也常有老師請某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到自己家吃飯,粗茶淡飯不僅填飽了學生的肚子,更溫暖了人心——很多人對老師當年的關懷一輩子銘記於心。
如今物質條件有了極大改善,但老師請學生吃飯的效果卻並未褪色。陳老師說:“班裡三分之一學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這樣做是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想給他們更多關愛,也能增進師生感情。”留守孩子平時在校或許還感覺熱熱鬧鬧,週末回家則難免孤單,在這種情況下,能在老師家裡和同學們濟濟一堂,其樂融融地吃一餐飯,內心觸動之大可想而知。一頓飯,或許能夠改變某個孩子的一生。
教育是愛的藝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掛在嘴上說說的,而要體現在日常言行之中。“我做的就是一件平常事,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請,請學生吃飯會一直堅持下去”,陳老師樸實的話語,飽含著對孩子們的大愛。教育是靈魂的碰撞,心中有愛的老師才能教出心中有愛的學生,老師給予學生的愛將在孩子們的心靈之田生根發芽,相信他的學生也會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陳老師所為獲得了公眾的尊敬,值得其他教育者借鑑。當然,並不是說所有老師都要學陳老師那樣請學生吃飯,而是說,每位老師都可以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關懷,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只要發自內心,都會產生效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師默默的愛最能打動人心。(胡欣紅)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