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老師劉瑜在一次演講中說:“教育的目的是分層,為什麼很多家長不明白?中考篩選掉不適合學習的學生,其他學生升入高中,高考再進行篩選,人才的質量才會更好,從長遠角度看,對個人、社會、國家發展都是好處大於弊端。”
這話說出來,肯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駁!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並不認為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為學生貼上不同層次的標籤。我覺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人才。所謂的人才,可以是從事前沿科技的科學家、也可以是企業家、商人、技術工人……所以,我覺得,國家設立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其出發點就是從國家需求出發,智商高一點的、學習能力強一點的去讀普高,考大學,努力成為國家需要的高層次科研人員或社會精英;文化成績差一點的,學習能力弱一點的、或者性格本身就不能接受枯燥的學習的,那就讀職業高中,認真學一門技術,成為工廠中的技術員,同樣也能衣食無憂、為國家做貢獻。
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人才,考試的目的才是實現“分層”。用“分層”這個詞,有點扎心,因為說層次,就有高下之分,而家長未必願意接受自己孩子處於“下層”,並且事實上讀書不好的孩子走上社會也可以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透過考試給學生分層,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現在的情況是,大約一半的學生進普高,另一半進了職高。有人說,人生而平等,為什麼剝奪我孩子讀普高考大學的權利?為什麼不能所有的學生都讀普高?等到高考再分層?這裡就有一個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問題。如果全部讀高中,必然需要國家增加大量投入,修建更多的高中,招聘更多的教師,而且這個投入不是一次性的,是長久持續性的。而得到的結果呢,是有50%以上的學生聽不懂課堂內容,浪費三年時間,最後還是要走向職業技術道路。我們看看現在50%的普高錄取率之下,仍然有較大比例的高中生不能順利完成學業,只能走提前春招的道路,更不要說是中考處於下游的這批學生,如果讀了普高,能夠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勝出的怕是鳳毛麟角而已。
“分層”這個說法雖然扎心,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其實卻是早就存在的情況。三十年前,我讀書那會兒,同樣的中考,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城鎮戶口的比農村戶口的低5分。這就是政策上的硬性分層。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是當時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當年我讀初中時,家裡條件困難,周圍的一眾親戚,都勸我爸媽讓我輟學算了,去工廠打工或跟著學手藝都不錯。只有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遠房親戚知道我的情況後支援了我媽三百塊,作為我的學費和生活費,讓我得以繼續學業。現在我再反思這件事,覺得農民和居民的戶籍性質的差別,就有“分層”的意思在內了。
再說個學區房,細想的話,是否也有個“分層”的作用?在以房入學的年代,一方面說要實現教育的均衡化,另一方面又允許學區房的存在,為什麼?優質的教學資源、重點小學、重點中學,甚至是重點幼兒園,那麼多人都去爭,最後是哪些人能進去?買得起學區房的人,經濟實力較強,其實也意味著家長的個人能力較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較高。說白了,透過“學區房”這一手段,對學生家庭進行了分層,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學校吸引了更好的生源,而學生家庭的重視又成就了學校更好的發展。
回過頭來講考試。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不接受“中考”的分層?因為中考成績處於下游的那部分同學會進入職高。職高學習技術,也沒有問題,我們需要改變“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的觀念,承認技術人員的重要作用。問題在於,進入職高的學生,也沒有區分度。我們不能否認,確實有一部分學生,是根本沒心思讀書的,一定要讓他們去學校讀書,只能帶壞學校的風氣。對這部分學生,老師也是無能為力。所以,在中考實現“分層”之後,應該對進入職高的學生再次分層,剔除那部分確實無心學習的學生,然後國家再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提高各方面的重視程度,同時在社會宣傳上要提高技術人員“藍領”的待遇和社會地位。最後實現人盡其才人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