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那麼,什麼是“大先生”?“大先生”應是教育家或有教育家氣質的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
大家耳熟能詳的教育家,多有如下共同點:一是有崇高的社會理想、鮮明的教育理念、長期紮實的教育實踐;二是他們的教育實踐有廣泛的當代影響力,他們的思想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力。他們心心念唸的,是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希望經由教育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什麼是有教育家氣質的教師?其實,也應有崇高的社會理想、鮮明的教育理念、紮紮實實的教育實踐,以及惠澤一方的教育影響。比如,筆者認識的一位縣城名校校長,調到偏遠的鎮中心小學當校長後,發現這所小學硬體設施差、師資水平低,學生留不住。但經過這位校長和老師們幾年的努力,學校有了自己的教師講壇、自己的“專家”,辦學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這裡就近讀書,這不是一種惠澤鄉里的影響力嗎?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春天,全國各地教師在疫情陰霾下堅持線上授課,透過各種途徑給孩子們傳遞溫暖、信心與愛,誰能說這樣的教師沒有影響力呢?這些教師都是抱著美好的社會理想,懷著對學生滿滿的祝福從事教育工作,他們也許很平凡,但他們把教育的詩篇寫在校園,寫在學生的生命裡,他們是在為未來更美好的社會奠基,他們已經具備了教育家的氣質,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大先生”了。
如何做“大先生”?首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先生生活的年代,他們的理想是建立一個不受欺辱的強大國家,新中國的建立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現在小康社會已全面建成,下一步我們要努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做“大先生”,必須堅定這一信念不動搖。如果我們不是抱著這樣的社會理想當教師、辦教育,而是走唯分數、唯升學的老路,就是理想信念不清晰、不堅定。
其次,必須要圍繞社會大局。學校要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學生愛黨愛國的情感,關心時事、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決不能要求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校長、教師應積極引導、指導,如認真落實“雙減”政策,開展課後服務工作,這不是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嗎?不是化解群眾難題、為群眾辦實事嗎?在這方面,學校還能做多少、還能走多遠?這是時代給我們的命題。每位教師、學校管理者都應將之作為一個課題去認真思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志願者活動等,教育也都應主動融入,貢獻力量。
再其次,必須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教師是一個無私奉獻的群體,主流是令人尊敬的。筆者注意到,最近一些地方提出課後延時服務向暑期延伸,主流媒體大多予以積極評論,很多家長也贊成。但也出現了另一些聲音,認為課後服務向暑期延伸,就是取消寒暑假;認為教師自願參加的政策,是“被自願”,特別是把鼓勵教師參加叫作“道德綁架”。所謂“道德綁架”,就是拿很高的道德標準要求別人,自己卻做不到,也不想去做。筆者認為,提倡敬業奉獻絕不是道德綁架。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非常崇高的社會化情感,沒有敬業,沒有無私奉獻,社會各行各業都不會有發展。各行各業的奉獻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空間,教師同樣以奉獻回饋社會,這是全社會理應推崇的一種價值觀。
(作者:黃豔 系河南省安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