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阿里巴巴如今已經是影響中國,乃至影響世界的網際網路巨頭了,所以它的一舉一動,特別是股權變動資訊,尤其引人注目。
在大眾的一貫認知裡,阿里巴巴是一家被外資控股的公司,它的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第二大股東是美國雅虎,雙方持股合計超過60%。
然而,近些年來,作為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雅虎,卻為何消失不見,鮮少被人提及了?
在這其中,到底有著怎樣曲折離奇,不為人知的故事?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早期對阿里影響重大
1994年,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在美國創立了雅虎網際網路導航指南,這是現代網際網路入口網站的雛形。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楊致遠與大衛·費羅不僅在入口網站的資料庫上有了一定基礎,而且在如何運營公司上,也有了一些想法。
於是在1995年,他們兩人正式註冊成立了雅虎公司。1996年,雅虎公司在華爾街上市,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援,於是楊致遠與大衛·費羅在入口網站的市場上進行大舉拓展。
在第一季度拓展結束時,雅虎就以成倍的訪問量優勢,完敗其餘對手;在第二季度結束時,雅虎網站每天有200萬以上的網際網路使用者造訪,而每天的累積訪問次數更是達到了1400萬次。
可以說,在1996年年末的時候,雅虎公司就已經奠定了它在入口網站的領導地位。
而在1997年,雖然全年雅虎公司營收總額達到6700萬元,但因為公司尚在拓展時期,因此虧損了2300萬元。
沒能賺到錢雖然是個遺憾,但當時投資商都知道雅虎的潛力強大,於是將它的估值提升到了28億美元。
雅虎公司就是透過大量的初期投入,使得雅虎網站的訪問量呈幾何模式增長的。
到1999年的時候,雅虎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了390億美元,而楊致遠的賬面財富則達到了75億美元。與此同時,雅虎公司將市場逐漸推向了全世界。
1999年9月,中文版的雅虎網正式開通。與雅虎公司的英文網站一樣,雅虎網也是以入口網站為主要經營業務,並且在中國逐漸佔據了大量市場。
當時的入口網站市場還不像後來那樣被幾大入口網站瓜分,因此,雅虎這個帶著外國基因的舶來品,在中國受到了很多使用者的歡迎。
2003年,雅虎中國收購了提供中文上網服務的3721公司,從而大舉拓展了自己的市場。
在之前,雅虎中國主要集中在入口網站領域,也就是如同現在的網易首頁以及新浪首頁一樣,做的主要是分類連結。
而透過收購3721公司,雅虎把業務拓展到了搜尋引擎領域。 就這樣,雅虎公司的業務集中在門戶諮詢、門戶導航以及3721的搜尋服務上。
但雅虎公司這個血統明顯不純的外來者,在中國有著很大的劣勢——在與網易、搜狐、新浪進行門戶資訊以及搜尋競爭上,優勢明顯不足。
雖然雅虎中國在2004年率先推出了總體容量高達1G的電子郵箱,但仍然沒能在與中國本土的幾大入口網站競爭中佔據優勢。
2005年,遠在美國的楊致遠以及雅虎總公司,在再三權衡下,與阿里巴巴達成了換購協議——雅虎公司用雅虎中國以及10億美元,換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
此時的雅虎,對中國的電商新秀阿里巴巴,可以說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看這時候阿里巴巴公司各股東的持股比例就知道了。
此時雅虎在阿里巴巴持股高達40%,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股東;
早先投資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日本軟銀,此時已經退居第二,持股比例為29%;
至於馬雲,蔡崇信等管理團隊,其持股比例合計,則是剩下的31%。
由於馬雲和雅虎此時的CEO楊致遠關係很好,所以作為第一大股東的雅虎十分信任馬雲,便將5%的投票權直接轉讓給了馬雲團隊。
而馬雲團隊也因此憑藉36%的最大投票權,成功地控制了阿里巴巴。
在以後的較長一段時間裡,雅虎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對阿里巴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2009年,號稱為“矽谷女王”的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被正式任命為雅虎的新一任CEO。在雅虎內鬥中失敗的楊致遠,則被閒置了起來。
先前,馬雲憑藉和楊致遠良好的私人關係,得到了雅虎5%的投票權,因此可以成功控制阿里巴巴;但此從卡羅爾·巴茨出任雅虎CEO之後,情況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卡羅爾·巴茨和楊致遠不同,與馬雲的關係處理得並不好,所以也並不太相信馬雲團隊。她多次與馬雲在重大事項上發生爭執,甚至一度威脅要收回轉讓給馬雲團隊的投票權。
馬雲在那幾年也一直如坐針氈,處境非常艱難。他深刻地明白,如果不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阿里巴巴的後續發展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因此,深謀遠慮的馬雲,一直在策劃著一項重大的行動。
這項行動,就是後來爭議頗多,讓馬雲被投資界罵得狗血淋頭的“支付寶拆分事件”。
逐漸走向沒落的雅虎
2010年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規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行為,防範支付風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對具有外資背景的網路支付機構做了嚴格的限定。
說簡單點,也就是說,如果支付寶是被阿里巴巴全資控股的話,因為阿里巴巴外資佔比較大,是不會被批准支付牌照的,而支付寶也無法在中國境內順利執行。
事情發展到這個節骨眼上,馬雲和蔡崇信一致決定,要將支付寶內資化。
於是,在透過多項操作後,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拆分,把支付寶的股權轉移到自己名下的純內資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了國內企業100%控股。
但是問題在於,由於此時的雅虎CEO卡羅爾巴茨與馬雲管理團隊交惡,所以馬雲的這種股權轉移行為並沒有得到董事會的同意和批准,在法理上,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因此,馬雲和雅虎產生了極大的矛盾和分歧,雅虎甚至直接發表宣告,拒絕承認馬雲的這次股權轉讓,並且直指馬雲這樣做是不道德,不誠信的行為。
後來,馬雲管理團隊與雅虎展開了長達幾個月的談判。
在談判中,馬雲指出,如果支付寶不內資化,將不能順應中國政府的監管,也不會獲得支付牌照。
如果支付寶無法在中國境內執行的話,淘寶以及阿里巴巴的整體電商業務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這樣大家都將會得不償失。
雅虎基於這一現實狀況的前提下,最終也不得不屈服。
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軟銀聯合釋出宣告,終於同意了支付寶的股權轉讓行為。
並且雙方簽署協議,支付寶必須繼續為阿里巴巴提供服務,並且在支付寶上市時提供其市值的37.5%作為經濟補償。
這,就是著名的“支付寶拆分事件”。
在這次事件中,雅虎可以說是被馬雲團隊結結實實擺了一道。所以雅虎對馬雲以及阿里巴巴的安全感逐漸喪失,並在後續的時間裡,不斷地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以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集團優先股,回購了雅虎手中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的一半。
雅虎因此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減少,其對阿里巴巴的影響力,也因此進一步降低。
2014年,馬雲在美國紐約敲響了上市鍾,阿里巴巴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根據阿里巴巴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時,日本軟銀持股增長到了34.4%,取代雅虎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而曾經作為第一大股東的雅虎,此時卻退居到了第二大股東的位置,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減少到了22.6%。
雖然此時的雅虎,已經沒有了早期對阿里巴巴的強大影響力,但作為第二大股東,仍然是不可小覷的。
在雅虎不斷減持阿里巴巴股份的過程中,與此同時,雅虎自身的發展卻是舉步維艱。
谷歌,臉書等一眾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崛起,給雅虎造成了強大的外部競爭壓力。
而雅虎本身也是昏招迭出,1998年錯過收購谷歌,2006年錯過收購臉書;2008年微軟出資446億美元收購它,竟然也被雅虎拒絕。
2013年,雅虎因為財政困難大量裁員;2014年,雅虎因為重大漏洞導致使用者隱私被洩露,這更是讓雅虎的使用者大量流失。
雅虎從2000年的千億美元市值一路下跌,到2017年美國通訊公司Verizon以48億美元收購了雅虎網際網路核心業務,這個價格幾乎是微軟當年給出的收購價的十分之一。
曾經的一代網際網路巨頭,最後卻以低價賤賣的方式,成為了別人的子公司,這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到了2019年9月的時候,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已經被減持到僅0.2%左右了。
而到了2020年7月,根據阿里巴巴的年報資料顯示,馬雲持股4.8%,蔡崇信持股1.6%,軟銀持股24.9%,雅虎則已經不在披露範圍內,完全退出阿里巴巴主要股東名單了。
早期的雅虎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後來退居為第二大;而直到如今,它已經退出了阿里,不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
最後總結
雅虎作為世界著名的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的重要股東之一,如今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這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實事求是地講,這其中雖然有很多外部原因,比如馬雲的套路,谷歌,臉書的激烈競爭等;但從本質上來說,還是雅虎自身的問題更大。
各位朋友,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各抒己見,踴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