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入山下村,始見村邊樹。不辨雕龍嘴,道人導我去”。這些年,我幾乎每年都要到雕龍嘴村遊玩一番。這個位於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的小村莊,面朝大海背依青山,風光極其優美,海波、雲絮、風濤、山嵐相映成趣。來到這裡,不僅能觀賞海的美景,還能品味海的盛宴。
秋風漸起,雕龍嘴村的漁民進入了收獲的時節。禁漁期剛結束,船家們就開始忙碌了。靠海吃海的男人、女人、孩子齊上陣,手提、肩挑,恨不能在第一時間把大海的饋贈全部搬運回家。
漁船近海作業,期待中魚蝦滿倉的情形並不是那麼容易見到,但是海蜇的收穫一般不會令人失望,這些水涔涔的傢伙堆滿了船艙,漁民們的獲得感實實在在。
大海的囤糧原本就“有粗有細”,漁人們最懂這個道理。於是乎他們鼓足幹勁,將捕獲的海產品分門別類,以不同方式進行保鮮、加工、儲存,讓它們以不同的花樣走上百姓的餐桌。
高檔宴席上的海參、鮑魚在青島不見得多麼受歡迎,青島人愛吃小海鮮,蛤蜊、海蠣子、海蜇等小海鮮,因其味美價廉成了百姓最愛的家常菜,“大眾點評”中總是人氣滿滿。且每家每戶都有烹製小海鮮的獨到方法,只需簡簡單單的操作,就能烹出好味道。
海蜇屬大海中的“水精靈”,碩大的體態含水量極高,有經驗的漁家將其快速分割,按照不同部位採取相應的方式進行加工處理。
新鮮的海蜇肉可以做成涼拌,比石花菜涼粉更清爽,吃起來涼涼的,鮮鮮的。耐儲存,可以隨時食用的是鮮海蜇加工成的海蜇皮、海蜇頭,傳統的吃法是拌白菜絲,脆脆的,爽爽的,是飲者百吃不厭的佳餚。海蜇裡子則是物以稀為貴,飯店售價每份可達上百元,即便如此,仍是供不應求。海蜇腦子外觀類似腦花,吃起來香噴噴的。海蜇爪子是海蜇的觸鬚,色香味俱全。
海蜇在不同場合食用,味道也不盡相同。宴會上的菜品雖秀色可餐,食慾卻打了折扣,只有到了農家宴飯桌上,味蕾方才被啟用,享受到美味之純正。在我看來,海蜇宴好吃,很大程度上取決菜品的就地取材。村民有在房前屋後種菜、養雞的習慣,保證了食材的安全性和新鮮度,加之傳統的烹製手法,口感自然會勝出一籌。千百年來,漁家的日常餐飲,吃的是大海的百味,每年到了秋季,海蜇裡子燉白菜、海蜇腦子炒雞蛋、海蜇爪子燒拉瓜就端上了餐桌。
開海了,我的心又飛向了海邊的那個小漁村,那裡大盤子大碗的海蜇宴,每道菜都有著最樸實、最親切、最鮮美的滋味。
來源: 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