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梵蒂岡,全稱“梵蒂岡城國”,羅馬教廷的所在地,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部的梵蒂岡高地上,面積0.44平方公里,全境被義大利“包圍”,被稱為“國中之國”。梵蒂岡國土呈三角環圓形,周圍有城牆環繞,三面用高牆與羅馬隔開,僅有東面與羅馬相連。其國土包括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廣場、梵蒂岡博物館、宗座宮等,整個國家以聖彼得堡為中心,西邊是園林綠化帶,南北東面有很多著名建築,國門設在教堂博物館左邊。常住人口約800人,大多為神職人員。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宗國的中心,1870年教宗國領土併入義大利後,教宗退居梵蒂岡;1929年同義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成為獨立國家。梵蒂岡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
梵蒂岡這樣擁有主權的國中之國是如何形成的呢?
梵蒂岡的早期歷史
公元4世紀初,利用西羅馬帝國的衰亡,羅馬城主教乘機掠奪土地。公元6世紀時,獲得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宣稱為"教皇",並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公元8世紀,又增建加洛林宮。
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為酬謝教皇協助自己奪取王位,於754和756年兩度出兵義大利,打敗倫巴德人,並於756年將羅馬城及其四周區域送給教皇。史稱"丕平贈土"。嗣後教皇權勢日益擴張。在義大利中部出現了以教皇為君主、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達 4萬平方公里以上。1377年梵蒂岡宮成為教皇的主要住所。15世紀建造了梵蒂岡圖書館和西斯廷禮拜堂、梵蒂岡城牆。
義大利統一併消滅教皇國
時間來到19世紀中葉,拿破崙戰爭後的歐洲民族解放運動此起彼伏,受此影響,義大利先後發起三次統一戰爭,1861年義大利王國在原先薩丁王國的基礎上正式成立,隨後趁普奧為爭奪德意志地區主導權而爆發戰爭的契機,站在了普魯士一方,最終於1870年完成了現代義大利的統一。
義大利的統一讓羅馬教皇感受到巨大的威脅。庇護九世於1869年12月舉行了第1次梵蒂岡宗教公會,有歐洲及其他地區 700餘名主教及高階宗教人士參加。會議經過討論爭辯,於1870年通過了"信仰信條",反對"現代理性主義謬論"堅持天主教傳統的教義教條,透過"教皇永無謬誤"的信條,主張教皇權力神授,高於宗教會議,享有普遍而最高的宗教司法權。
在會議進行時,義大利王國於1870年9月佔領了羅馬,宗教公會於10月休會。同年義大利收復教皇佔據的其他地區,完成國家的統一,消滅了教皇國,教皇的世俗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梵蒂岡宮內。
1871年義大利政府頒佈法令宣佈,教皇人身不可侵犯,享有外交特權,允許對外自由來往,並給予年金。但為教皇所拒絕。教皇宣佈自己處於囚禁狀態,由此至1929年被稱為"梵蒂岡囚禁"時期。實際上教廷的財政黃金儲備、在義大利及國外的大量地產及其他財產設施未被觸動,依舊對全世界天主教會機構實行控制。
現代梵蒂岡國家正式形成
1922年,B.A.A.墨索里尼奪得義大利政權後,積極與教皇進行和解談判。1929年2月11日,教皇代表、樞機主教P.加斯帕裡與墨索里尼政府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確認了梵蒂岡城國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教皇在其領土上有世俗統治權,有權同世界各國建立外交關係與自由來往,現代梵蒂岡國家正式形成。
現代梵蒂岡的全球影響力
在現代,梵蒂岡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天主教教廷所在地,梵蒂岡擁有黃金儲備100多億美元,在義大利擁有46萬公頃的地產。同時,梵蒂岡在全世界設有60餘所大學、對全世界天主教會2000多個高階宗教職位有確認任命權。
現任的梵蒂岡教皇方濟各,本名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阿根廷籍義大利人
全世界共有13.13億天主教信徒,佔世界總人口的17.7%,梵蒂岡是宗教影響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它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於超級大國,梵蒂岡對天主教的意義,等同於麥加對伊斯蘭,耶路撒冷對猶太人的意義,可見實在是意義非凡,有著不可撼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