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疾控動態微信公眾號訊息,國慶假期臨近,各地即將迎來旅遊出行和探親訪友高峰期。為平安健康地享受秋高氣爽好時節以及親友歡聚好時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溫馨提示:今年國慶假期,要重點做好新冠肺炎、諾如病毒腸炎、手足口病、動物傳播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預防與防範。
重點提示
1.新冠肺炎預防:
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特別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繼續做好自我防護,堅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衛生,保持環境通風良好。
旅行前,提前瞭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並備好個人防護用品。
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間密閉、通風較差場所。持續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出現可疑症狀時,在做好防範感染他人措施的情況下,應及時就診。
2.諾如病毒腸炎預防:
勤洗手。
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經消毒的奶。
不喝生水。
不吃不乾淨的水果和蔬菜。
不接觸病人、病人嘔吐物、排洩物及其汙染物品、汙染環境。
3.手足口病預防:
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
不與他人共用物品,不接觸病人及其汙染物品、汙染環境,不在未經消毒處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4.動物傳播疾病預防:
避免進入野禽、旱獺等動物棲息地,不接觸、不食用野生動物。
儘量避免直接接觸任何動物,特別是來歷不明動物,發現病死動物不私自處理。
不要從活禽市場、農貿市場活禽攤檔或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
不吃未燒熟煮透的動物產品。
選擇新鮮、安全的動物食品原料,加工時生、熟分開。
5.食物中毒預防:
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就餐。
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
不採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相關風險的特徵及具體預防措施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我國境內持續輸入新冠肺炎病例,本土疫情總體處於零星散發狀態,區域性地區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目前全球疫情正處於第三次高峰的高位平臺期,境外很多國家和地區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續流行。2021年國慶假期,境外疫情仍將高水平流行,境內發生輸入疫情以及續發本地傳播風險也持續存在。
新冠肺炎的傳染源主要為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後或接種新冠疫苗後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
臨床表現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部分患者以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為首發症狀,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症狀。
主要預防措施
當前境外多國疫情嚴重,個人出境旅行感染風險高。根據各地防控政策,入境人員須提供嚴格的雙陰性檢測證明(有疫苗接種史者僅需核酸檢測陰性),入境後需隔離醫學觀察14天外加7天居家健康監測。建議個人充分權衡出行時機和必要性,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我國境內各地新冠疫情風險等級可在國務院網站專欄(http://bmfw.www.gov.cn/yqfxdjcx/risk.html)、手機應用程式“國務院客戶端”或微信小程式等實時查詢。
節假日期間,要加強自我防護,堅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衛生,保持環境通風良好。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間密閉、通風較差場所活動。
旅行前,提前瞭解目的地新冠疫情防疫政策措施,並備好口罩、手消毒液、消毒溼巾等個人防護用品。我國境內各地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可在國務院網站專欄(http://www.gov.cn/zhuanti/2021yqfkgdzc/index.htm)、手機應用程式“國務院客戶端”或微信小程式等實時查詢。
旅行期間,乘坐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時要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並妥善儲存票據以便行程查詢。如旅途中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症狀,在做好防範感染他人措施的情況下,應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並取消或中止旅行。
旅行歸來,應自我觀察14天,一旦出現可疑症狀,在做好防範感染他人措施的情況下,應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
節假日期間,還應按照安排接種疫苗,不要因為旅行影響疫苗接種。
2.諾如病毒腸炎
諾如病毒腸炎全年均可發生,我國冬春季節高發。諾如病毒腸炎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造成短時間內多人集中發病。旅行團、遊輪、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發生,近年來我國報告了數起國內外旅行團發生的暴發疫情。
人們通常經過以下途徑感染:食用或飲用被諾如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觸控被病毒汙染的物體或表面後將手指放入口中、接觸病毒感染者(如照顧患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也是引起感染的常見食品。
諾如病毒腸炎以輕症為主,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為嘔吐和腹瀉,其次為噁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痠痛,多數患者症狀持續2-3天后即可康復。少數病例會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的高危人群為高齡老人和低齡兒童。
主要預防措施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
不喝生水;
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經消毒的奶,牡蠣等貝類海產品應深度加工後食用;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不吃不乾淨的水果和蔬菜。
不接觸病人、病人嘔吐物、排洩物及其汙染物品、環境。
諾如病毒腸炎患者在患病期至康復後3天內應進行隔離,輕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發生機構就地隔離,重症患者需送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被患者嘔吐物或排洩物汙染的環境或物體表面,應由經過培訓的人員用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並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汙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消毒清洗時應佩戴口罩以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並在清洗後認真清潔和消毒雙手。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我國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10-11月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後可完全康復。患兒發病初期常出現發熱、食慾不振、疲倦或咽喉痛。發熱1-2天后,在舌頭、牙齦和/或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皰,痛感明顯,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後形成潰瘍。另外,多數患兒手掌、腳底會出現皮疹,皮疹通常不癢,有些皮疹帶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蓋、肘部、軀幹等也可能出現皮疹。部分病例無發熱。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腦炎、腦幹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主要預防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
在觸控口鼻前、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接觸皰疹/呼吸道分泌物後、更換尿布或處理被糞便汙染的物品後,應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隨後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
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不接觸病人及其汙染物品、汙染環境;
不在未經消毒處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玩具、傢俱等,清潔後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或沖洗乾淨。
患者鼻咽分泌物、嘔吐物、糞便及其汙染物品、汙染環境,應由受過培訓人員進行清理與消毒。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4.動物傳播疾病
人類透過接觸動物(如飼餵、撫摸、屠宰、剝食、加工等)、食用未煮熟的動物產品(如肉、蛋、奶等)、接觸動物棲息地環境等方式,可能會感染上禽流感、鼠疫、狂犬病、布病、炭疽等動物傳播疾病。
主要預防措施
避免進入野禽、旱獺等動物棲息地,不接觸、不食用野生動物。
儘量避免直接接觸任何動物,特別是來歷不明動物,發現病死動物不私自處理。
不要從活禽市場、農貿市場活禽攤檔或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鼓勵購買集中宰殺處理好的冷鮮或冰鮮禽。
不吃未燒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動物產品。
選擇新鮮、安全的動物食品原料,加工時要注意生、熟分開。
5.食物中毒
5-10月為我國食物中毒高發月份。節假日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也相應增加。我國內地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為多見,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時有發生。野生菌中毒可對人體造成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通常進餐後短時間內急性發病,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續或者陣發性絞痛多見,嘔吐物多為進食之食物;常先吐後瀉。
主要預防措施
注意食品安全。
外出就餐時,注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不採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
不吃不乾淨的水果和蔬菜。
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時要注意生、熟分開。
來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109/30/784711.html?_s=16329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