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雲南蟲谷》讓很多觀眾們欲罷不能,除了懸念迭起的劇情、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這部劇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宏大的世界觀架構。在劇中,胡八一等人來到雲南,是為了尋找古代王國——古滇國留下的寶藏。
古滇國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文獻史料還是考古發現,都證實了在距今大約2000年的時候,雲南省東部存在著一個叫“滇”的王國。但時至今日,關於這個滇國,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滇國從何而來,又為何突然神秘消失,其王族世系是怎麼樣的,我們都還在探索當中。
對於兩千年前的中國人來說
這裡絕對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圖:shutterstock)▼
神秘消失的古滇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了他統一天下的最後一個障礙——齊國。自此中國歷史上,長達1800年的封邦建國制度結束。諸侯國分立的現象,再也不是歷史的主流。
在戰國時期,除了我們熟知的戰國七雄
周邊還有一眾其他政權
北有匈奴、月氏等,南有夜郎、滇等▼
六國滅亡之後,天下收歸一統。原來的六國貴族,都失去了原有的權勢,王族貴胄盡皆流落民間。但,也不盡然。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錄我國曆史最權威的二十四部史籍的第一部。《史記》上說:“秦滅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
意思是,秦朝將西周分封的諸侯都滅掉了,只有楚王室的後裔中,還有一位滇王。
如果將時間拉回到戰國之前的春秋時代
當時的雲南貴州還在中原視野之外
與其關係最近的大國便是“楚”
楚國也是向廣大南方擴張的主要政權▼
“滇”,今天我們大家都知道,是雲南的簡稱。它的名稱來源,就是今天位於昆明市的湖泊——滇池。晉代著作《華陽國志·南中志》中記載,“滇池,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古代“滇”與“顛”通用,滇池,也就是顛倒的池子。
公元前4世紀末,楚國國君楚頃襄王欲向西南方向開疆拓土。楚國大將莊蹻(又稱莊豪、企足),率大軍溯長江而上,將巴、黔中以西的地區都收歸楚國的領土範圍,一路打到今雲南省滇池附近。相比於沿途的崇山峻嶺,滇池周邊地方都極其富饒。
莊蹻主要是透過貴州通道入滇(某一種觀點)
此時秦國和楚國正在這一區域對峙
莊蹻入滇也算是為楚國開拓新的戰略空間▼
公元前277年,莊蹻本打算原路返回楚國。但這時,秦國的兼併戰爭已經打到了西南。巫郡、黔中地區,已經被秦軍攻下。莊蹻是班師無路、歸家無門。迫不得已,只好留在雲南。
就這樣,莊蹻依靠著從楚國帶來的大軍,就在這天高皇帝遠的滇池之畔當起了土皇帝。自此在西南邊陲,出現了一個“滇國”。
原本是要為大楚開疆拓土的
結果大楚本土淪陷,只能留在滇地了▼
由於西南群山的屏障,中原政權一直以來都對滇國知之甚少。從《史記》到《漢書》,這個在雲南東部建立政權長達數百年的國家,在史料中卻很少有記載。全部加起來,也只有一百多字。
其主要原因,是古人的侷限性。中原與滇國,隔著西南群山,中間有大大小小數百個西南夷部落,還有像夜郎國這樣相對強勢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中原人很難與滇國有什麼接觸。這,也為這個西南古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從長江中游到雲南雖然並非無路可走
但也山高路遠險阻重重
而且中間還隔著同樣多山的貴州▼
因為史書對於莊蹻入滇這件事記載過少,許多人對於這件事情產生了懷疑。史學家注意到,《荀子》、《呂氏春秋》等同時代著作都提到了莊蹻其人,但並沒記錄他在滇稱王的事情。而且戰國後期楚國衰微,究竟有沒有勢力組織人馬西征,這是個問題。
究竟歷史上有沒有莊蹻這個人,而所謂的古滇國又是否存在呢?這個問題,相互矛盾的文字史料無法證實。
文物訴說歷史真相
歷史上的古滇國如此神秘,給後來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也激發了人們的探索欲。在電視劇《雲南蟲谷》中,古滇國遺蹟由遮龍寨的村民們世代守護著,通往滇王墓的密道只有寨子裡的人知道。
胡八一他們一路打聽,也沒得出個究竟。最後,Shirley楊的善意讓遮龍寨裡的小女孩孔雀決定,將這個秘密告訴他們。
《雲南蟲谷》中的滇王宮殿▼
劇中情結固然跌宕起伏,而在現實中,考古學家們發現古滇國的故事,同樣引人入勝。
事情發生在1953年。一天,一位姓汪的古董商人來到雲南省博物館,要求省博物館幫他鑑定一下,他收到的古董都是什麼年代的,值不值錢。
博物館副研究員孫太初接待了他。見到專家,汪先生拿出了幾件青銅器,裡面劍、矛、鉞等兵器器型清晰可見。
大家發現,這些青銅器器型與我國商、周時期的中原青銅器迥異。尤其是上面的紋飾,有典型的西南少數民族特徵。博物館眾專家當即決定,將這些文物買下來,仔細研究。
一年多以後,孫太初與雲南省文史館官員方樹梅先生談起此事。方樹梅回憶稱,自己的老家晉寧縣就曾挖出過一些青銅器,都被當地農民當做廢銅賣了。這一線索至關重要。
考古學家根據線索,在雲南晉寧區石寨山發掘出了4800餘件青銅器文物。古滇國之謎的帷幕,就此開啟。
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
七牛虎耳青銅儲貝器
(圖:圖蟲創意)▼
在進行第二次發掘的時候,發掘人員發現,6號墓的規模和陪葬品,規格都遠超過一般的墓葬。大家料定,墓主人的身份十分尊貴。
發掘工作進行到最後,在6號墓的底部中的漆器粉末,一枚金印被清理了出來。大家小心翼翼地將上面的填土刷去,四個標準的漢篆赫然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印底部刻著“滇王之印”四個字。
滇王金印
(圖:shutterstock)▼
滇王金印的價值,在於其證實了滇王國的存在,還原了戰國至西漢時期,內地與西南邊陲文化交流的歷史真相。古滇國不僅存在,還在漢武帝之後,正式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冊封。增進了中原地區,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交流。
西漢初期,滇王國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存在
到漢武帝南北兩面開疆拓土
中原與西南地區的交流和掌控也就越發緊密了
(漢景帝時期大致示意)▼
與滇王金印一道發掘出的青銅器物,其工藝之細緻考究,也為後人研究古滇國文化提供實證,具備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
鎏金四人舞俑青銅釦飾
(圖:圖蟲創意)▼
考古發掘為我們平息了古滇國是否存在的爭議,但關於這個雲南省的古代政權,仍然有很多神秘之處。比如他們從何而來,為何沒有楚文化的痕跡,他們又為何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了。這些問題,都為這個雲南崇山峻嶺之中的古代政權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可能兩千年前,莊蹻也曾途經此處呢
(圖:壹圖網)▼
正是這種神秘性,讓人生出無限的探索慾望。在電視劇《雲南蟲谷》當中,胡八一等人,就為了尋找古滇國獻王留下的寶藏——雮塵珠,深入了雲南大山蟲谷之中。
深山巨谷中的秘境
古人認為雲南多瘴氣、毒蟲,除卻刻板印象之外,也與當地的地形氣候不無關係。
雲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西起橫斷山、東到烏蒙山的雲南高原,是雲貴高原的組成部分。多深山巨谷,有些山脈高度可達3000多米,山峰與峽谷之間落差巨大。雲南氣候溼潤,熱帶、亞熱帶山谷地區常見的濃霧和蛇蟲,就是雲南蟲谷的最真實來源。
西南巫蠱文化也在這裡有很深的影響。在《雲南蟲谷》中,水道里的痋俑令人印象深刻。在胡八一他們乘坐竹筏穿越地下水道的湍急水流的時候,倒懸在崖壁之上的痋俑重重砸落在水面,讓三人躲避不及。
痋俑中的蟲卵遇水便會化成“水彘蜂”,它們積聚在竹筏上,險些將其拖沉。如此描述看上去水彘蜂並沒有什麼太大殺傷力,但有相關經驗的觀眾可以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水彘蜂,就是我們在農田、淺灘裡較為常見的水蛭,也叫螞蟥。它能鑽人皮、吸人血。水下有如此龐大的水蛭群,一旦主角團有人落水,那下場可想而知。
張雨綺飾演的Shirley楊差點被水彘蜂糊一臉▼
除了痋俑、水彘蜂以外,《雲南蟲谷》中,各色蟲怪可謂是數不勝數。成群結隊的刀齒蝰魚、沒有眼睛但聽覺靈敏的痋人、幾乎不死不滅的霍氏不死蟲……
前方是遮天蔽日的密林,身後是世代守護蟲谷秘密的憤怒村民。腳下,無數扭曲成怪異形狀,向他們奔襲而來的蟲怪。《雲南蟲谷》裡的一切都散發著令人瘋狂的詭秘與不詳,當然,這也是這部劇的魅力之所在。
這些蟲怪出現在雲南,本身也能達到邏輯自洽。畢竟,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特點最明顯的地區,只有在這裡“蟲”與“谷”的有機結合才如此相得益彰。從這裡也不難看出《雲南蟲谷》,自身附帶著很強的地域色彩。
其實在很多影視劇裡,那些古老傳說、怪獸毒蟲、妖法秘術,都與當地的文化特徵息息相關。對於觀眾來說,享受到的不僅僅是一段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許多歷史傳說、古代文明也被融會貫通於其中。
參考文獻:
張憲功. 明清山西交通地理研究[D]. 陝西師範大學, 2014.
朱光耀. 淺論明清商幫形成的商業地理基礎 [J][J]. 財貿研究, 1996, 4: 46-47.
謝元魯. 明清北方邊境對外貿易與晉商的興衰[J].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994 (2): 69-75
趙世瑜. 村民與鎮民: 明清山西澤州的聚落與認同[J]. 清史研究, 2009, 3: 002.
郭士忠. 也談山西商人興起的地理條件[J].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6, 6: 34-37.
地球知識局人文+地理+設計,全球視野新三觀2012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你還在影視劇中看過哪些
令人記憶深刻的雲南相關劇情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哦~
“象”往春城 相約COP15
經過人類多年的努力
亞洲象的數量與活動範圍不斷擴大
有時也會漫步走出家園“旅行”
它們在旅途中都幹了些什麼呢?
@地球森林小夥伴快來查收“萌萌象”的第四期旅行Vlog
《150→300,“萌萌象”和同伴經歷了啥》
跟著“萌萌象”一起遊雲南,漲知識!
雲南共青團,
150→300 “萌萌象”和同伴經歷了啥#cop15 #雲南 #動物
影片號
雲南生物多樣性數字化百科圖譜
海綠尺蛾,隸屬節肢動物,昆蟲綱,鱗翅目,尺蛾科,綠尺蛾屬。分佈於氣候溫暖的茶園、樟樹和芒果樹附近。此種為我國南方常見尺蛾品種,多地均有分佈。照片攝於景洪。海綠尺蛾是一種非常小巧玲瓏的蛾類,其前翅長度僅為1.6至1.8釐米左右,雌蟲比雄蟲略大。體色上,海綠尺蛾全身大部分為藍綠色,翅膀表面散佈有纖細的白色碎紋或線紋。宛如一塊翠綠色的美玉,給人一種柔弱的感覺。和成蟲的柔弱相比,幼蟲可以說是茶園大盜,其龐大的數量以及驚人的取食能力能夠大面積破壞茶樹樹葉。甚至在一些氣候溫和的地區,海綠尺蛾的幼蟲一年之內可以生長繁殖出4代蛾子,而且各世代之間還會有重疊現象。除了危害茶園,其幼蟲還可以危害芒果樹和樟樹。海綠尺蛾的幼蟲並不像有些蝶類或者蛾類幼蟲那樣渾身長有帶毒的刺,而是肉肉的。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少數天敵以外,居然大多數獵食者都不太願意吃海綠尺蛾幼蟲,這些獵食者是怎麼抵擋住“肉肉”的誘惑?原來,它們自有秘密武器。遇到危險時,海綠尺蛾幼蟲口器中會吐出一種黃綠色或草綠色的液體,這種液體對於獵食者來說就相當於苦膽水,是難以下口的。只有少數能夠耐受這種味道的獵食者才會進行捕食。
相約COP15
來源:雲南共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