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變異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影響,醫療條件較差、新冠疫苗接種率較低的東南亞多國已陷入新一波疫情多時,東南亞地區現在也算得上是世界疫情“震中”。即使是越南這樣曾被認為是“抗疫模範生”的國家,也因每日新增病例數字居高不下而放棄了“清零”政策。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國家轉向“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馬來西亞總理伊斯梅爾9月初便宣稱國民應該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不久前,他還以馬來西亞截至9月21日已有80%成年人口完成疫苗接種為由,宣佈馬來西亞已經達到“群體免疫”水平。
新加坡、越南與泰國則在更早時候將國家抗疫策略轉向“與病毒共存”。8月19日,新加坡進入“與病毒共存”防疫階段。8月底,泰國國家傳染病委員會宣佈政策轉向後解釋稱,泰國將確保新增病例不超過公共衛生系統的負荷能力範圍。9月5日,越南國家總理範明政表示,一旦達成該國疫苗接種目標,越南準備謹慎地適應“伴隨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生活”。
彭博社早前報道指出,對東南亞各國來說,他們很難再繼續承受有損經濟的防疫限制措施。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的監管機構都在推進重新開放的計劃,試圖在遏制疫情與讓人員和資金流動起來之間取得平衡。
然而,越南等國疫苗接種率較低,讓外界擔憂解封之後新冠疫情將對公共衛生系統造成更大沖擊。即使是新加坡這樣以政府治理能力強而聞名的發達國家,也在近日開始重新收緊防疫措施,以避免“過度消耗醫療工作者”。
1 艱難的平衡
外界指出,東南亞國家重新開放甚至轉向“與病毒共存”策略的主要動力是經濟。澳新銀行經濟學家Krystal Tan向彭博社說:“(東南亞國家此舉)是生活和生計之間的一個微妙平衡。”
為了提振佔據國家經濟重要地位的旅遊業,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都在醞釀向外國遊客重新開放其以旅遊業聞名的多個島嶼。據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9月28日報道,泰國普吉島、越南富國島、印尼巴厘島、印尼巴淡島、馬來西亞蘭卡威群島等地都在重新開放的名單上,當地政府試圖向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外國遊客開放入境,並以適當的防疫措施防止疫情因旅遊業重啟而再度暴發。
泰國是最早開始此類島嶼旅遊重啟計劃的國家之一。今年7月1日,泰國便開創了“沙盒”計劃。根據該計劃,已接種疫苗且在抵達前後新冠檢測均為陰性的外國遊客可以在不經隔離的情況下進入普吉島。目前,接種疫苗的外國遊客還可以訪問蘇梅島、攀牙府等泰國其他地區。
根據泰國旅遊局報告,普吉島7月和8月接待了26400名接種疫苗遊客,創造了16.3億泰銖(約合人民幣3.1億元)的旅遊業收入。9月27日,泰國政府宣佈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開放全國大部分地區,並批准了一個分四階段開放的時間表,優先考慮開放首都曼谷在內的熱門旅遊地區。
然而,外界仍對這些開放計劃存有疑慮。在越南,為抗擊疫情而採取的封鎖措施已經嚴重打擊了該國的製造業和旅遊業,並對全球供應鏈都造成了影響。目前,越南僅有約5%至6%的人口完成了兩劑新冠疫苗接種,70%人口接種的目標仍顯得遙不可及。
約一年半以來,新加坡首度迎來歐洲遊客。新加坡希望“接種疫苗且四次檢測陰性則無需隔離”的訪客接待模式能運作良好,這樣新加坡便可以向德國、汶萊、中國等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也開放旅遊。然而,新加坡新冠感染確診數量在近日飆升,這讓政府不得不收緊防疫措施。
2 “放寬”非“躺平”
馬來西亞政府強調,一旦馬來西亞將新冠疫情從“大流行”的評級下調至“地方流行病”,所有馬來西亞人都必須“與病毒共存”;但這不意味著民眾要在防疫上鬆懈,必須繼續遵守有關防疫指南和要求。
即使馬來西亞成年人疫苗接種率超過80%,衛生專家與政府都無法掉以輕心。據中新網9月11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主任克魯格指出,變異病毒的出現已令群體免疫的希望“破滅”。
新加坡政府近日收緊防疫措施的舉動能說明“放寬管控”不等於“躺平”,“與病毒共存”的策略需要政府隨機應變、積極應對疫情。綜合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報道,新加坡政府9月24日宣佈,將再度禁止兩人以上的社交活動,並將在家辦公定為基準上班模式。另外,新冠疫苗接種的年齡範圍也向下放寬。
與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財政部長黃循財共同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9月24日說,收緊安全管理措施未必會馬上降低每天確診的人數,但它將讓確診人數增長速度放緩,避免醫療系統超負荷。
在“共存”策略階段,政府此前所做出的推廣疫苗接種的努力也能體現一定的成果。新加坡82%的人口已完全接種了新冠疫苗。該國衛生部9月23日公佈資料指出,此前四周新冠確診病例中約98%的確診者沒有出現症狀或症狀輕微。
來源:澎湃新聞許振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 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1年10月1日,原標題為《東南亞多國轉向“與病毒共存”,是打算“躺平”了?》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澎湃新聞 許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