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帶來的併發症,而多數糖尿病併發症都與血管病變有關:冠心病、下肢壞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
中國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糖尿病患者總人數估計為1.298億。
此外,我國目前至少有3億~5億人正處於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但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
有位學者曾說過,如果沒有血管併發症,糖尿病就不會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是怎樣一步一步傷害血管的?《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教你一個方法自測血管好壞,並教你科學保護全身的血管。
受訪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劉石平
深圳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金輝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李劍
高血糖是怎樣傷血管的?
高血糖對血管的傷害分為兩種: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
- 大血管病變:相對於正常人來說,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甚至比高脂血症患者更早、更快,預後更差。
- 微血管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則屬於微血管病變,也是糖尿病特有的併發症。
高血糖是怎樣一步一步“毒害”血管的?
1、內皮“受傷”
血管中的內皮細胞是血液和血管壁之間的天然屏障,高血糖會造成血管內皮結構損害、破壞血管壁的完整性。
2、血管變窄
血管內皮受損後,內皮下膠原暴露,為了“止血”,血小板會被啟用,在受損部位凝集、形成血栓,並吸引脂肪沉積在內皮下,使區域性血管變窄。
3、血液變稠
正常生理狀態下,血管內皮細胞兼有抗凝和促凝兩種特性,但當內皮細胞受損時,則以促凝為主。
而且高糖狀態下,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血液越濃縮,血流緩慢淤滯,使血液黏度增高,更容易呈現出高凝狀態。
4、脂質增多
人體內的糖代謝與脂代謝密切相關,糖代謝發生異常時血脂也容易紊亂,因此糖尿病又稱“糖脂病”。
在高血糖情況下,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膽固醇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下形成動脈粥樣斑塊,促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和發展。
5、彈性變差
脂質的增多、黏稠的血液、狹窄的血管,都會增加內皮上脂質的沉積,如不合理控制,便會給血管“添堵”,發展為斑塊,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斑塊所在部位的血管會出現彈性下降、脆性增加,增加破裂風險,引發出血性疾病。
抬腿1分鐘測血管好壞
糖尿病導致血管病變之後,在早期可能出現麻木、發涼等感覺,患肢面板溫度較低、蒼白,足背、脛後動脈搏動減弱;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間歇性跛行(步行後產生的疲乏、疼痛或痙攣,常發生在小腿後方)。
早期發現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意義重大,除了上述症狀外,糖友可採用“抬腿自測法”自查。
自查方法:
先將下肢抬高70°~80°,持續1分鐘。
結果:
正常肢體遠端(腳的方向)面板會保持淡紅或稍稍發白,如果呈現蒼白或蠟白色,則提示動脈供血不足。
接著,將下肢下垂於床沿,正常人的面板色澤可在10秒內恢復,如果恢復時間超過45秒,且色澤不均勻者,進一步提示動脈供血障礙,需至醫院進一步檢查。
考慮到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發生率高,建議糖友定期去醫院進行下肢血管彩超或踝肱指數(ABI)檢查,以評估血管情況。
5步讓血管強大起來
要想預防血管病變,護好全身血管,需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控好血糖
預防微血管病變,患者要做到定期監測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動。大血管病變受多種風險因素影響,比如血壓、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菸、脂肪肝、蛋白尿等問題。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壓、調脂、控制體重、抗凝也十分重要。
營養均衡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上一項研究稱,滿足以下任意兩項,可預防5.1%的心血管病發生:每天攝入蔬菜水果≥500克、豆製品≥125克、紅肉<75 克;每週吃魚肉≥200克;每月喝茶≥50克。
做菜少放油,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不要為了減肥而少吃或不吃谷薯類食物,以免引起血糖異常,少吃畜肉,可適當吃點禽肉,每週都應吃魚,每天都要攝入蛋和奶。
控制腰圍和體重
國人整體上腹型肥胖多,需格外注意腰圍控制(男性正常腰圍應小於90釐米、女性小於85釐米)。
建議大家每天早上稱一下體重,並記錄下來,發現波動過大或超標,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儘早制定運動和飲食方案,行動起來。
增加運動量
適量運動,比如每週3~4次,每次30分鐘的慢跑、快走等。
此外,在生活中也要增加運動機會,如騎車上下班、工作每隔1小時起身做一下伸展或下蹲運動。
北京大學醫學部和美國杜蘭大學聯合研究發現,步行或騎車上班有助保護心臟。與非主動通勤者(開車或坐車)相比,走路的人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10%,騎車的人風險下降19%,患缺血性卒中的風險也降低了8%。
定期檢查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可進行眼底檢查,測尿常規、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肌酐等,監測眼部、腎臟的微血管狀態,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如果有問題,建議3~6個月內複查;未發現問題,每年檢查一次即可。
避免吸菸、飲酒也很重要。此外,“三高”治療不能“見好就收”,一定要遵醫囑規律服藥,避免波動。▲
本期編輯:張傑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