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日訊 創立於1993年,三年一屆的“世界造口日”旨在提升公眾對造口人的關注,為改善造口人的生活質量提供切實幫助。
今年10月2日,正值第十屆世界造口日,北京大醫公益基金會與康樂保中國聯合開展了“百院千人萬里行——2021世界造口日公益活動周”活動。國內近350家醫院的造口專科護士志願者參與了此次活動,透過全國各地300餘場線下的公益患者教育課堂,為上千名造口患者提供公益宣教、健康諮詢和個性化、延續性的全病程護理指導。同時,多位國內知名造口護理專家透過線上雲課堂,就造口人在就醫、生活、工作、社交中存在的困難給予建議,為造口人更快地康復、迴歸社會提供全方位支援。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造口患者總數已經超過100萬,且還在以每年10萬例的速度增長。據悉,造口人以結直腸癌、膀胱癌等惡性腫瘤患者居多,外科手術後,其腹壁上留下了臨時性或者永久性的造口,需要透過佩戴造口袋收集排洩物。
61歲的顏阿姨就是造口人中的一員,2016年,顏阿姨確診直腸癌,並做了永久性造口後,她生活也因此發生改變。
“身體外形發生了變化,排洩不受自己控制,造口底盤壞了、造口袋破損、大便滲漏出來、出現異味都是常有的事。”和其他造口患者一樣,顏阿姨起初對造口非常牴觸。有一次外出,她就因為多喝了幾口水,在地鐵上造口袋漲破了,異味隱隱地散發出來。“這種尷尬正常人根本無法理解,那時候真是活的毫無尊嚴。”
顏阿姨的經歷只是眾多造口人的縮影。擔心滲漏、異味、面板感染破潰,擔心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造口人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他們亟需醫護人士乃至全社會給予特別的關注與關愛。
中華護理學會傷口、造口、失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泠表示,造口人“深居簡出”的生活狀態反映出患者和照護者造口護理知識的不足。在患者出院後,醫護人員需要持續關注造口人及其家屬的延續性護理教育,提供涵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全方位支援,幫助造口人改善生活質量,早日迴歸社會。王泠還提出,惡性腫瘤的治療以及日常造口用品的費用,給造口患者及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她呼籲更多地區將造口袋、造口護膚粉等造口護理用品納入醫保報銷範疇,為造口患者及家庭減輕經濟壓力。
今年5月15日,由北京大醫公益基金會主辦、康樂保中國公益支援的“共造健康 質優人生”專案在京啟動。專案旨在建立標準化的患者健康管理體系,對造口患者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提升患者對造口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助其改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照護負擔,早日迴歸正常生活。
北京大醫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尹榮秀表示,醫護人員透過規範化的健康管理為造口患者提供相關疾病知識、造口護理技巧、以及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形成了全方位、標準化的指導體系。患者在居家期間,可以透過電話接受專業護理人員的指導,個性化、延續性的全病程護理減輕了患者及家屬的護理負擔,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滿意度。
康樂保亞洲區高階副總裁隋承晧表示,60餘年來,康樂保始終以‘為有貼心護理需求的人們生活得更輕鬆’為己任,用心聆聽患者的需求,為造口患者提供系統、全面的造口護理解決方案,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作為全球領先的造口護理品牌,康樂保致力於專業造口護理知識推廣,透過一系列面向醫護專業人士的宣教專案和培訓課程,持續推動造口護理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自“共造健康 質優人生”專案開展以來,全國已有近200家腫瘤及三甲醫院加入,300餘位國際造口治療師和造口專科護士成為志願者。該專案計劃在2年內,為30000名腸造口和尿路造口患者開展3個月至6個月的造口護理過程跟蹤管理和教育指導工作,深入瞭解造口患者出院後的護理需求,為護理人員未來制定出院隨訪計劃提供有力依據。同時,參與專案執行的護理人員將在實踐中收穫專業的護理知識和豐富的護理經驗,為護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責任編輯:賈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