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又髒又臭,不少人甚至對自己排的便便都不想多看一眼,巴不得一拉出來就趕緊沖走,殊不知,這樣可能會錯過一些疾病早期發現的機會。食物經口攝取後歷經“千山萬水”“江河湖海”,經過胃腸道研磨、消化、吸收等處理後的物質,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健康資訊,若能養成每天便後細心觀察便便的好習慣,對於瞭解自己的腸胃健康將大有好處。
看顏色
正常情況下
正常人大便的顏色是黃色或褐色的,之所以會呈現這樣特殊的顏色,是因為膽汁分泌到腸道,最終在大便中變成糞膽素和尿膽素,這兩種物質都是膽汁中的膽紅素經過腸道細菌的作用後產生的。
胃十二指腸部位出血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經過胃酸和腸道細菌的作用,與硫化物結合成硫化鐵,從而使糞便呈現黑色。這種黑色大便黑而發亮,外觀會黑得像頭髮或柏油一般,大便的性狀如同柏油,故也稱為柏油樣便。
如果發現柏油樣便,說明狀況已經很嚴重了,需要立即就醫治療。如果出血量較少,肉眼未必能發現大便顏色的改變,出血量達到50ml以上時肉眼才可以見到大便顏色變黑。
少量的消化道出血需要透過糞便隱血試驗才能發現,糞便隱血試驗也是大腸癌常規篩查的手段之一。
某些食物會使大便的顏色接近血便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某些食物會使大便的顏色接近血便。前一天進食過動物的肝臟、血(如豬肝、豬血)等,或者飲用較大量的紅酒等,也會導致大便顏色發黑。這些因素的影響都是一過性的,觀察兩天就消失了,因此不用過分擔憂。
常用的一些藥物也會對大便的顏色造成一定影響,如常見的枸櫞酸鉍鉀和硫酸亞鐵等,這些藥物只要停用一段時間,大便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膽總管內有結石或腫瘤導致膽管堵塞,膽無法到達腸道時,大便就會呈現特殊的灰白色(陶土一樣的灰白色)。
下消化道包括除了十二指腸的全部小腸、全段的結腸和直腸(結直腸俗稱為大腸),此段腸管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出血導致的血便,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血和便混在一起。
如果是黃褐色大便表面黏附一點鮮血,或是便後滴血,甚至是血液噴射到便池中,這種情況多半是痔瘡出血。
另外,在腹瀉時,如果發現大便中有鼻涕樣的黏液或夾雜著血絲,不可等閒視之,這種情況表示胃腸道黏膜有嚴重損害,可能是痢疾或潰瘍性結腸炎等嚴重疾病,需要迅速就醫。
看性狀
除了觀察大便的顏色外,還應該注意觀察大便的性狀:如果大便變細或大便上有固定凹痕,要注意直腸腫瘤導致腸道變窄的可能性。大便乾硬,甚至是呈羊糞粒狀,是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過度吸收所致,容易形成便秘。如果好幾個月都有腹瀉或便秘,或二者交替發生,要注意炎症性腸病和腫瘤的可能。
看習慣
稍微上點年紀的人都有這種體會,多年養成的排便習慣不容易改變,一般都是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每天有相對固定的次數,只有在工作很忙、外出等明顯影響飲食習慣和生物鐘的情況下,上述排便習慣才會發生改變,而生活一旦迴歸正常,這種多年的排便習慣又會恢復。
在臨床上,排便習慣的改變常常是大腸腫瘤的最早症狀,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甚至僅透過問診就可以在較早階段發現大腸腫瘤。
還能發掘出更多資訊。
大便隱血 能查出大便中極小量、肉眼看不見的出血。出現隱血的常見疾病包括腫瘤、潰瘍、炎症性腸病、肝硬化、膽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
白細胞 白細胞偏高說明有炎症,透過判斷消化道有無感染或炎症,有助於腹瀉的診斷。
蟲卵 如果在糞便中找到寄生蟲的卵,提示存在寄生蟲感染的可能性。
糞膽素 反映膽紅素代謝情況,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溶血性疾病和肝膽系統疾病。
便血,腸道健康的紅燈
發現便血一定要查明原因,對因處理。引起便血的常見原因如下。
常見病 痔瘡、肛裂、腸道大息肉、大腸癌等。
炎症性腸病 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危重病 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腸繫膜血栓、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等。
腫瘤 胃癌、小腸腫瘤、間質瘤等消化道腫瘤。
其他 腸套疊、腸結核、血管瘤以及鼻、咽喉或氣道的出血等。
隱秘的出血:隱血陽性
當消化道只有非常少量的出血時,肉眼是看不出來的,但消化系統腫瘤早期可能僅有這種存在但察覺不到的症狀。如何捕捉這些隱匿但對早期診斷有幫助的疾病訊號呢,此時需要更精確的方法來判斷—糞便隱血試驗,也叫糞便潛血試驗或匿血試驗,字面的含義就是“隱藏在糞便中的看不見的血液”,常用字母“OB”來表示“隱血”二字,有的醫院也寫為“糞便OB”等。
正常人糞便中不會有任何血液,因此隱血試驗為陰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患者糞便隱血試驗多為陽性,或呈現間斷性陽性。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現隱血陽性,晚期患者隱血陽性率達到90% 以上,因此糞便隱血試驗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的篩選基本試驗。
大便中蘊含著豐富的健康資訊,有些透過個人的細心觀察可以瞭解,有些需要藉助檢驗來發現,醫生的建議是每個人都應該養成便後細心觀察便便的習慣。另外,透過糞便可以檢測幽門螺桿菌,避免了患者做胃鏡的不便;也可以透過糞便檢測消化道黏膜DNA,以期早期發現大腸癌。當然,還有很多尚未知曉的健康訊息蘊藏在其中有待科學家發現。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胃腸健康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