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紀念館修整換新、工作區乾淨整潔、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置身於青海省金銀灘草原,安定和諧的生活讓人難以想象,63年前,金銀灘一片荒蕪,為了發展核工業,這個地方從地圖上神秘消失,隨之消失的是一大批科研人員。
在青海二二一廠工作近30年的楊篤,至今還能清楚地講述每個分廠的地方、各自負責什麼工作內容。他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在打造的究竟是一件怎樣的武器。直到1964年10月16日,在中國西部地區羅布泊的上空,一朵絢麗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好多人才隱約知曉自己的工作何其重要。
已91歲高齡的劉振東,曾是在二二一廠製作原子彈炸藥的技術員,談及往昔,他激動而高亢地說:參與原子彈研製是我一生的榮幸!
“兩彈一星”這曲交響樂,是數以萬計的“楊篤”“劉振東”們協奏出來的。
1955年,中央作出發展原子彈的戰略決策,中國研製原子彈的大幕徐徐拉開。
數以萬計的軍人、大學畢業生、工人和技術人員,陸續來到一片戈壁大沙漠上安營紮寨。他們放下槍支和筆桿,扛起钁頭和鐵鍬,在沙磧地上支起帳篷、搭起鍋臺;冒著炎熱的高溫,頂著撲面的沙塵,打井開荒,展開了一場生存之戰。
經過多年苦戰,原來空空蕩蕩的戈壁灘上,矗立起星羅棋佈的建築。
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以周恩來同志為主任的15人專門委員會,領導“兩彈一星”研製工作,周恩來反覆強調,我們發展尖端事業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我們要發揚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要組織全國大力協同,從科研一開始就組織協作,要擰成一股繩,共同攻克技術難關。
為研製試驗核武器,國家共組織了五個方面的科研力量,即中國科學院、國防科研機構、工業部門、高等院校和地方的科研力量。全國先後有26個部(院),20多個省區市包括1000多家工廠、大專院校參加攻關會戰。原子彈研製中的“九次計算”“草原大會戰”;氫彈原理突破中的“群眾大討論”“上海百日攻堅戰”等,都是集智攻關的成果,都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體現和成功實踐。
研製“兩彈一星”,除了獨立自主攻克理論難題,還需要大力協同攻克工業技術難關。
研製尖端武器需要許多新型原材料。在當時,開發與研製數千種新型原材料,沒有全國一盤棋的協同攻關,是不可能完成的。它們與電子元器件、精密機械、儀器儀表、特殊裝置、測試技術、計量基準等被稱為國防尖端事業的“開門七件事”,成為當時科研戰線家喻戶曉的動員令。
為了集中力量搞兩彈,人造衛星研究被放慢了速度。當兩彈事業告一段落,人造衛星研製也加快步伐。
最初,長征一號火箭的研製舉步維艱。為確保第一顆人造衛星研製成功,1967年下半年,中央決定成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孫家棟臨危受命,負責衛星的總體設計。
孫家棟挑選出十八個搞導彈、衛星、有系統工程經驗的技術骨幹,承擔衛星本體的研製任務。錢學森曾說:希望你們能成為航天十八勇士,為中國的衛星闖出一條天路來!
由此,開啟了中國人探索太空奧秘的創業之路。
工程需要一種二十幾個插針的插頭,孫家棟找到上海無線電五廠,才幫助製造出來。1969年9月上旬,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完成了試車工作。此時,喀什、南寧、海南等六個地面衛星測控站也建成了,陳芳允等科學家對外國衛星進行跟蹤觀測,證明中國測控網效能優良。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終於發射成功。發射時動用了全國近60%的通訊線路,從試驗場區到各個觀察控制站,僅守衛通訊線路的人員就有數十萬。
正是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的強大合力,才能保障“兩彈一星”這樣的豐功偉業得以實現。錢學森曾深有感觸:中國在工業、技術都很薄弱的情況下搞“兩彈”,沒有社會主義制度是不行的。何 亮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