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中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東北地區抗日遊擊戰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出生於雲南,戰鬥在東北,因身為白族人,故被稱為“白子將軍”。 周保中1902年2月7日出生於雲南大理一個白族家庭,原名奚李元。因為家貧,少時他被同村地主家的兒子欺侮,於是寫下“再窮無非討口,不死定要出頭”的對聯。15歲周保中便參軍入伍,參加了護國戰爭。從雲南講武堂畢業後,周保中又參加了北伐戰爭。經歷過大革命的洗禮,他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真正救中國,秘密加入了黨組織。 1928年,因身份暴露遭國民黨通緝,黨中央將他送到莫斯科學習。在為他辦理出境護照時,周恩來為他取了化名“周保中”,意為“保衛中華”。從此,周保中便以此為名,更以此為志。 “九一八”事變後,周保中秘密回國,並在黨組織安排下赴東北工作,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為了創建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他積極開展抗日宣傳,發展黨團組織。1934年2月,周保中在黑龍江省寧安縣東南鄉主持組建“寧安東南鄉救國軍第一遊擊區同盟軍辦事處”(簡稱“反日同盟軍辦事處”)。3月1日,“反日同盟軍辦事處”改為“綏寧反日同盟軍聯合辦事處”。1935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吉東局、寧安縣委和綏寧反日同盟軍黨委共同決定,將綏寧反日同盟軍改編為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為組建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周保中首先透過綏寧反日同盟軍黨委,在部隊中廣泛宣傳成立的重要性,解釋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改編的具體計劃,得到了各部隊一致擁護。經過廣泛醞釀協商之後,1935年2月10日,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在寧安正式宣佈成立。 1936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八一宣言》中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的號召,東北人民革命軍等抗日武裝發表了《統一軍隊建制宣言》。在中共吉東特委領導下,周保中領導的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改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周保中任軍長。為加強吉東地區抗日聯軍的統一指揮和領導,周保中積極籌劃組建抗聯第二路軍。1937年2月13日,周保中將《東北抗日聯軍建立“路軍”提綱草稿》提交中共代表團,詳細闡述了建立路軍的必要性。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抗日聲浪日益高漲,周保中在積極組織抗日遊擊鬥爭的同時,開始籌建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10月1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發表通告,宣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正式組成,周保中任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 1938年,為粉碎敵人企圖將三江地區抗聯“聚而殲之”的陰謀,開闢新的游擊區,進而打通與東南滿一帶楊靖宇領導的抗聯第一路軍和戰鬥在熱河的八路軍的聯絡,周保中果斷決定派主力部隊西征。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這次西征遭遇嚴重挫折,雖然湧現了“八女投江”“十二烈士山”等英雄事蹟,但最終未能取得成功。 1940年以後,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進入最艱苦時期。為了儲存有生力量,堅持抗日鬥爭,周保中等抗聯領導人帶領部隊陸續轉移到蘇聯境內。東北抗日聯軍主力轉移到蘇聯後,周保中在領導抗聯部隊堅持軍政訓練的同時,經常派遣小部隊回東北繼續開展抗日遊擊鬥爭、蒐集日偽軍情報。1945年8月,周保中指揮抗聯部隊配合蘇聯紅軍擊敗日軍,為奪取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捐軀輕鴻毛,蕩寇志不渝。”毛澤東主席對周保中的歷史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他:“保中同志在東北十四年抗日救國鬥爭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詩篇。”
sponsored links
“白子將軍”周保中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