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誰知林棲者

來源:讀特

幾乎所有中國人的詩歌啟蒙都是從《唐詩三百首》開始的;但凡背過幾首古詩的人都會吟詠“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句詩,特別是在現實境遇不如意之時,用以自比和自慰。但絕大多數人根本不記得這句詩是誰寫的,又是哪首詩。

清人蘅塘退士孫洙在編選《唐詩三百首》時將張九齡的《感遇》作為第一篇,“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將《感遇》置於《唐詩三百首》的首篇這樣的地位,實在是很妙的心思。《感遇》寫的是什麼?寫自然四時,自然流轉自成佳節;寫草木本心,不攀附不追逐。然後呢,草木林樹都遵循這自然之道,萬物各有其時。正因為遵照著這樣的自然秩序,林棲者才可以聞風坐相悅。是為誰而悅呢?不是折枝的美人,也不是匆忙的旅人,而是自己,自我獨處時的那種自足自得的心境。在林間微風輕揚時,屬於自我內心充盈的那個時刻。這樣自足的時辰未必單單只是指我們人類自己,也有可能是山林間的一隻松鼠、一滴露珠、一塊石頭、一朵蘭花……靜下心來,看看這些草木遵循著它們的本心,欣欣向榮,秋天的月光皎潔照耀著“我”,而“我”並沒有沉淪於黑暗,我的本心高潔,不被世之汙穢,也不為美人所惑。這自然也是詩人志趣情懷的一種寫照,但張九齡寫出了自然與本心的大道,便是“本心”。

張九齡寫過十二首《感遇》,何為“感遇”,就是在生命的遭遇、際遇、路途之中的感受、感念、感喟。這一切所能被記錄的都不是其他人和其他物可以代替他完成的。這就是生命的秩序,生命的可貴也正在於這種可觸可感可記載的片段和瞬間,那些葳蕤的春色,那些清香撲鼻的桂花,那些被貶謫之後人生的新體悟,那些人生在世不稱意的自我排解……

前幾年的一個仲春,我行至張九齡的故鄉廣東韶關,在梅嶺古道的一處木葉蔥蘢處,我驀然看見一尊高大的塑像。我非常訝異於張九齡的形象是這樣出現在我面前:青苔覆蓋著溼滑的小徑,看來很少人來這塑像前拜謁。野草雜生,春漸深,蟬鳴縈繞在高處,四周都是古老的樹木,看起來已經歷至少百年的風霜雨露。高大的桐樹正在落花,紫白色的花瓣掉落在他的肩頭,石碑上正刻寫著他的傳世之作《望月懷遠》。我貿然揣想著張九齡經歷了人生的各種時節之後回返故土,脫下重重的衣袍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嗎?還是滅燭憐光滿、不堪盈手贈?他一定也被一路上蔥蘢的草木、大地的返青所安慰。想想那些先賢聖哲們,會有誰的生命不是如此呢?他們參悟著自然之道,明瞭人生不過白駒過隙,所有功名利祿皆是浮雲耳耳。而每個人用心度過的每一個時辰,看過的海上明月、聽過的潮汐潮落、聞過的花香,才是真實而深刻的。

一千多年後,我與張九齡這樣無意相逢了,我更加確信《唐詩三百首》中選擇了他的《感遇》作為開篇之作到底在告訴世人什麼。感、遇,是一種由心而生髮的,對天地山川的好奇、探尋和理解,是對生命如何自處的參悟,也是將人本身融匯於天人山水之中。唯有此,生命才會有流水潺潺的響動,才會有月光皎潔的映照,也才有後世清朗的迴響。

(原標題:《誰知林棲者》)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21

相關文章

五言古詩——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 開元時期曾任尚書丞相,後罷相,被貶為荊州長史.張九齡是一位遠 見卓識的ZhengZhi家,更是一位詩風清雅的文學家.他為官秉公盡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