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五百年的《道德經》是中國哲學的開天之祖,道可道,非常道,天地從無到有,從有到萬物,道生萬物,道法自然,都是關於“道”的解釋。
最近讀史蒂芬·柯維的《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也悟出了其中的“道”,不管是誰都希望自己有個體面的工作,實現財富自由,家庭美滿,身體健康等等,這都需要從內而外全面成就自己,這就是“道”,而想完善“道”就需要七個習慣的培養。
讀《曾國藩的正面和側面》一書,曾國藩有他獨特的處世之道、用人之道、管理之道,從曾國藩30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後,就開始修正自己,一直到他臨死之際始終堅持屬於他的“道”,最終成就了自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道”無處不在。刷牙、洗臉、做飯、吃飯,工作、人際關係交往等等,這些都離不開“道”。“道”是虛無縹緲的,我們看不到、摸不著,而每個人在生長過程中受塵世的影響或多或少有自己的“道”,這個“道”如果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會使你在成長過程中撞得頭破血流。
有個老鄉做了十幾年生意,老鄉們都說他有他的生意道,他為家鄉的建設出錢出力,受到家鄉人的愛戴。可有一天傳來訊息,他被捕入獄,原來他的生意道違背了自然規律,觸犯了法律,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在追尋“道”的路上要經常反躬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就是成長。“道”需要我們認真摸索、仔細體會。
“道”是亙古不變的原則,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滴水穿石、明靜如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避高趨下,水以柔克剛等等,說明水是最接近“道”的,我們要發揚上善若水的精神,有寬廣的胸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