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在古漢語中和現代漢語中所表達的意思其實是不同的。在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有一句:“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在古漢語中妻是妻、子是子,如果連在一起說“妻子”指的是妻和子(妻子和子女);我們今天所說的“妻子”這個詞就是指的老婆,而不是同時指代老婆和孩子。“妻”和“子”在古漢語中本來是兩個概念,現在卻被用在一起組成了“妻子”這個詞彙。
像這種兩個概念被混用組成詞彙的例子當然不只是“妻子”這一個詞。“名字”這個詞在古漢語中其實是由“名”和“字”組成的:像我們所熟悉的三國人物中曹操名操、字孟德;關羽名羽、字雲長;劉備名備、字玄德;諸葛亮名亮、字孔明......所以古漢語中的“名字”一詞其實是“名”和“字”的合稱,正如“妻子”是“妻”和“子”的合稱。如今“名”和“字”這兩個原本不同的概念已被混用。
與“妻子”、“名字”類似的詞還有“寺廟”。在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用語中“寺”和“廟”基本上是混為一談的。不過追本溯源探究“寺”和“廟”在古漢語中最初的含義其實是有區別的:寺是寺、廟是廟就正如妻是妻、子是子、名是名、字是字。如今“寺”和“廟”由於被長期混用已時人逐漸淡忘了它們之間的區別:現在有些人把初一、十五到附近寺院燒香拜佛說成是到廟裡上香其實嚴格意義上就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還有那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住著個老和尚…...”這個說法其實也是錯誤的:和尚並不是住在廟中,而是居住在寺裡。《說文解字》中對寺的解釋是:“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在古漢語中最初的含義是指官員辦公的地方:一些古裝劇中出現的大理寺、鴻臚寺就是古代的政府機構。負責審理案件的大理寺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負責接待外賓的鴻臚寺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
漢明帝時期古印度佛教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土:天竺僧人用白馬駝來42章經書,漢明帝為安置遠道而來的天竺僧侶在帝都洛陽修建了白馬寺,此後“寺”也開始被用來指代佛教僧侶修行生活的場所。從此“寺”在漢語中開始有了兩層含義:一層是指官署名稱;另一層是指佛教僧侶修行生活的場所。到了唐代“寺”的含義又有了進一步的演化——在唐代以前“寺”在兩層含義中還是更主要被用來指官署名稱。
儘管自東漢以來佛教就已傳入中國,然而當時佛教在中國尚未普及開來。經歷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演變之後中國大地上的佛寺越來越多:唐代的長安城中大慈恩寺、興善寺、興教寺、薦福寺等多座寺院,東都洛陽附近也有少林寺、安國寺等寺院。在唐代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下各種外來宗教也相繼傳入中國:除了佛教之外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裡派)、摩尼教(明教)等教派也開始在中國傳播。
當時的中國人把這些宗教舉行禮拜儀式的場所都稱為寺:佛教的場所稱為佛寺,伊斯蘭教的稱為清真寺,摩尼教的稱為摩尼寺,景教的稱為十字寺......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原來指代官署名稱的“寺”開始更多被用來指稱宗教場所。後來明教、景教在中國逐漸銷聲匿跡。到了近代傳入中國的基督教宗教場所在漢語中被翻譯為“教堂”,而不再使用傳統的“寺”這一稱謂。
如今佛教、伊斯蘭教的“寺”與道教的“宮”、“觀”以及基督教、天主教的“堂”都是宗教活動場所。“寺”在古漢語中最早是指官署名稱,現在更多則是指宗教活動場所。很多人搞不清“寺”和“廟”的區別就是因為現在的“寺”和“廟”都是舉行祭祀儀式的場所。其實如果我們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寺”和“廟”所祭拜的物件是不同的。廟一開始是指帝王、貴族祀奉先祖神位的宮室。這時的廟又叫宗廟,是用來拜祭祖先的。
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使廟裡供奉的物件逐漸增加:有供奉聖人的孔廟、孟廟;有供奉武將的關帝廟、岳飛廟;供奉神明的土地廟、城隍廟。最早的家廟、宗廟供奉的是自家祖先,後來被供奉在廟裡的孔子、孟子、關羽、岳飛也多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再要不然就是供奉的山神、土地、城隍等原始自然崇拜中的神仙。當然像關羽也被後世奉為戰神、財神,但在本質上仍是由真實存在的人物被神格化。
廟和寺雖說都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然而兩者所祭拜的物件卻有所不同:廟裡供奉的物件多是將歷史人物或山川河流等自然事物神格化,所以比起寺裡的宗教祭祀活動並沒一套明確的教義體系。在古代寺和廟有著明確的區分,到了近代一些鄉下僧人往往也入住村中的廟宇,於是鄉民在祭祀祖先、鬼神的同時也拜佛,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寺和廟被混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