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巴蜀腹地的一條“幾”字形的小溝——位於安嶽縣八廟公社九大隊的臥佛溝。《安嶽縣誌》載:“臥佛寺在治北四十里。”傳說中的臥佛,是否也在此處?
普查人員依據文字記載和傳說,攀上陡峭的山崖峭壁,撥開茂密的灌木雜草,一尊形體巨大的石刻造像就此重見天日。毋庸置疑,這是一尊釋迦牟尼涅槃像。它位於13米高的砂岩中部,通長23米,頭東腳西,背北面南,向左側臥於離地3米的巖壁間,展現著釋迦牟尼涅槃時超脫一切的意境。
此外,人們在臥佛附近還發現了大大小小的石刻造像千餘尊。根據遺留的題記考察,臥佛院的造像應開鑿於唐開元至北宋開寶這200多年間。從造像的風格、技法判斷,大多數應造於唐代,其次為五代。其中,臥佛即釋迦牟尼涅槃像的開鑿時間應為唐代,有說開元年間、有說貞元年間。不過,作為臥佛院的主體工程,臥佛的開鑿時間應當在前。
更為難得的是,在臥佛附近的山崖石壁上,還有大量的藏經洞,洞壁上保留著約40萬字的文獻遺存,刻經總面積超過150平方米,儲存完好率達80%以上。其中,古人還專門留下了《經目序》和《經目》,包括從漢代到唐代,直到唐玄奘譯《般若燈論》十五卷,五百餘年所有佛經作品,每部佛經還分別標明經論名稱,部、卷數,單本或重翻數,作者、譯者姓氏,時代年號等。
可惜的是,臥佛院後來連遭棄毀,至清代中期幾乎已無人知曉,只留下“臥佛溝”一處地名和縣誌“臥佛寺在治北四十里”一言記載。由於其地處安嶽、樂至和遂寧交界,交通不便,此前乏人問津。
因為其遺存的豐富,臥佛院穿越千年重現天日之時,引起學界震動。1982年以後,文物考古界對此展開了深入研究,臥佛院的遺存內容、歷史沿革等資訊也透過調查逐步清晰。1988年,臥佛院摩崖造像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升格為“國寶”。
作者:吳憂 整理
來源: 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