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看的卡佛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大教堂】。此書共計收錄卡佛12篇短篇小說,現在我已適應卡佛的風格,並深陷其中。卡佛的小說通篇不容易找到優美的詞句、段落,沒有虛假的崇高。但是有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呈現生活背後巨大的沉默與隱而不露的情感。他總是淡化了通常敘事本身,用沉默冷淡的筆觸,用有限的篇幅,用欲言又止的敘述,讓讀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日常瑣事上,去洞察主人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去感受生活的真相。以我目前的閱讀體驗,卡佛、卡夫卡、塞林格、佩索阿有類似的基因,呈現生活的不安、悲慘、漠然與喑啞。
此書共計收錄卡佛12篇短篇小說。說說其中的三篇。
【羽毛】:一次朋友邀約的家庭聚會,一個有些尷尬,甚至詭異的夜晚。聚會的過程暗示了生活的真相:生活是醜陋、不堪的,知道問題的根源,卻猶如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我們都有類似經歷,受邀去別人家做客,邀約者只是隨口一說,被邀約者不好拒絕,結果雙方都言不由衷,聚會變成非常尷尬。相互忍受生活習慣的差別,無話找話說的虛偽,言不由衷的讚美,聚會變成隨時想逃離的忍耐。不出意外,聚會後兩家人反而非常彆扭,漸行漸遠。但彼此的生活都悄悄改變,生活一如既往的失望、無奈,卻無力掙扎,更可怕的是生活再也回不去從前。
這篇小說瀰漫著混亂、荒唐、隱忍的氣息,在事不關己的冷漠和你來我往的客套之間,在有意無意的冒犯與進入他人內心的不安之間,充滿委屈、茫然與妥協。
【軟臥包廂】:作者將主人公邁爾斯的去外地看望兒子的旅行,做了一場全景式的展現。邁爾斯離婚多年,和兒子有長達十幾年沒見過面,他決定在兒子生日之際去異地看望他,並精心準備了禮物。由此展開了坐火車的旅行,這次旅途雖帶有目的性,但更像一場給自己的放鬆的獎勵。火車上乏味、呆板的瑣事,展現了邁爾斯絕望、麻木的生存狀態。他想象見到兒子時的場景,不是期待而是充滿不安,長時間未謀面,也未盡撫養責任,尷尬可想而知。順便回憶起的從前生活的點滴,回憶起他那不知為何卻慢慢變得糟糕的生活與愛情。
生活有時像個巨大的玩笑,主人公給兒子的禮物被偷了,行李也丟了,他陷入焦慮的困境。當火車到達兒子所在地的站臺,鬼使神差,他沒有走下列車,任列車繼續遠行。他看著窗外不斷飛逝的田野,在未知的方向裡進入了夢鄉。邁爾斯的整個旅程其實更像一場夢,而丟失禮物之後的逃離也是一種尷尬的逃離。這樣的結尾留給讀者多種解讀和無限的遐想。
大教堂:本篇寫的是人與時間的關係,文中有三個主要人物,丈夫、妻子、瞎子。丈夫和妻子過著無聊、乏味的生活。漫長的生活就像一張無形的網,讓人看不到希望。妻子和瞎子曾經短暫的工作交流,她對於和瞎子的交往寄予了更多的熱情,彼此用一盤盤錄音帶交往。只有這個時候,生活有短暫的充實,生命是有價值的。當瞎子孑然一身出現在她面前,並住在她家裡,她和丈夫之間就有不同的心理期待。
丈夫對瞎子的到來有複雜的心裡感受,他已經習慣生活的冷漠和孤獨,不願意改變現狀。這個瞎子的到來,是打擾還是帶來改變呢?瞎子一直期待和別人的交流,始終帶著一顆積極的心試圖融入別人的生活,他意識到孤獨但不願為孤獨所束縛。
小說用帶有象徵色彩的大教堂把三個處於隔絕狀態的心靈聯絡在一起。當主人公抓著瞎子的手畫出大教堂時,瞎子感受到了世界,感受到了大教堂。當妻子醒來驚奇的看到瞎子畫大教堂時,故事達到高潮。讀者也在乏味的敘述中感受到某些令人感動的力量。這則故事的結局,充滿詩意。生活中有一種潛在的力量隱秘地存在我們的心中。正是這種力量把那些散亂,甚而貌似無關的東西結合成為一個整體。
寫作從來不是對可言之言的表達,不是簡單的自我意淫,也不是故弄玄虛的象徵主義,而是對無法言說的事物傾注熱愛與渴望,是直面生活絕望之後依然熱愛生活。以卡佛的一句名言作為結束語吧:“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瑣碎日子,就這樣成了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