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一下對“辰”的學習與思考。
網上不少人在討論“日月星辰”的“辰”到底是什麼意思?各種見解很多,但應該都沒說到點上。今天我把“辰”的造字本義重新解讀後,“星辰”、“早晨”、“妊娠”、“農業”等與“辰”相關的概念就都能完全說通了。
“辰”的字源演化及傳統解讀
◆“辰”的字源演化↓
◆“辰”的傳統解讀
對“辰”的甲骨文的造型何義還未有定論,但傳統解讀將“辰”與“蛤蜊”、“蟄蟲”等扯上關係,這顯然是謬誤的。《說文》認為“辰”是“娠”,但這充其量算引申義而不是其本義。
我對甲骨文“辰”的解讀
單獨看一下“辰”的甲骨文。↓
很明顯,“辰”中有個“石”。↓
也就是說,“辰”的甲骨文造型象是有兩支手向上推石頭。“石”上的指事符號(橫和撇)表示其他覆蓋物(比如:土)。
聯想到“農”(農)中有“辰”,我大膽推想“辰”與“種植”有關。而植物生長的全過程中,種子萌發到長成幼苗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所以,“辰”的造字本義應該是:種子萌發後,胚軸不斷向上生長,努力將胚芽和子葉頂出土壤。
認真看上圖:胚軸是“身軀”,子葉是“雙臂”,“雙臂中所夾”的是“胚芽”。
那麼,為何推的是“石”?這實際上體現了上古人類對“種子的力量”的深刻認識。↓
結論:“辰”的造字本義是描述種子萌發後到破土而出的這個過程——種子發芽後胚軸向上不斷生長,遇土破土、遇石推石,努力將子葉及其胚芽頂出地面(終見天日),然後胚芽發育成真葉正式長成幼苗(此時才徹底擺脫子葉的營養供給,轉由真葉的光合作用來支撐植物生長)。
種子萌發後到破土而出前這段時間一直處在土壤之中,換句話說,“辰”的隱含義是“在黑暗中不斷變化積累,最終實現突破迎來光明”。
關於“農業”的“農”
“農”的甲骨文是“林”/“艸”+“辰”,有時會加上“手”。
很顯然甲骨文“農”的造字本義就是“種子萌發後破土而出長成草木”,有時加“手”表意“勞作”而已。
關於“妊娠”的“娠”
我曾經說過,甲骨文“壬”是指“雌雄交合受精”——上下兩橫指“雌雄”,中間一豎指“交合”,一點指“精卵相遇”。所以“妊”就是“女人受孕”。
同樣的,“辰”用於“生殖”方面時,是指“卵子受精後到胎兒分娩這個過程”,為強調是“人類”,所以變成“娠”——《說文》“辰,有身也”就是指此意。
“種子萌發到破土而出長成幼苗(終見天日)“的種植過程與“卵子受精到分娩出新生兒(終見天日)”的生殖過程是不是很相似?——都是“在黑暗中不斷變化,最後實現突破,終見天日迎來光明”。
關於“早晨”的“晨”
“辰”作為十二地支之一,用於“時辰”時對應“7時~9時”,而“晨”指的是拂嘵時分,太陽剛躍出地平線時。
在漫漫長夜中,太陽一直處在地平線以下(在地球另一面),隨著地球的自轉,在拂曉時分太陽終於躍出地平線——天亮了——這就是“晨”。換句適講,“晨”是“太陽在黑暗中(地球另一側)默默變化著,最後一躍而出”。
關於“星辰”的“辰”
自古以來一直是“日月星辰”並提,現代的我們都知道“日、月、星”都是宇宙中的天體,可“辰”又是什麼東東?
關於“星”,廣義上是指宇宙中所有天體,有恆星、行星等,包括太陽、月亮;狹義上是指除日、月以外人類肉眼容易看到的天體——自身發光或反射光。
所以,“辰”其實是指人類肉眼看不到或不容易看到的天體。也就是說,我們的先民已確定存在肉眼看不見的天體。
有兩個典型例子:
◆辰星
中國古代稱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水星為“辰星”。
由於水星非常靠近太陽,被太陽的光芒籠罩著,所以人類肉眼不容易觀察到。水星給人感覺就是長時間躲在黑暗中然後突然出現,所以古人又稱其“辰星”。
◆北辰
古代中國稱北極星為北辰。
北極星是個很奇特的“星”——不是指名字叫“北極”的星,而是指位置在“北極”的星。
“北極星”實際上是若干天體(一個星群)會輪流到達北極這個位置成為“北極星”——輪流坐莊。但這個變化過程是漫長的,人類肉眼並不容易觀察到。
現在的“北極星”是“勾陳一”三恆星系統,中國人也稱為“織女星”,是從明清時期開始坐莊成為“北極星”的。
總結
“辰”源於農業種植,後引申到繁衍生殖,最後引申到“一切在黑暗中變化,最後終見天日迎來光明”的現象。
“辰” 所表達的就是“本在黑暗中,最後來到光明處”:對植物是種子萌發後破土(石)而出→辰→農,對太陽是從地平線下躍出→晨,對胎兒是從母體中娩出→娠。這些都是在黑暗中積累變化著,最終迎來光明。
這是今日的閒扯。順祝朋友們牛年大吉!牛運亨通!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