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學》是關於勝敗榮辱的絕學,書中記載:“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懷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適時停止,而抱著小聰明的人只是不停謀劃,小聰明有窮盡的時候,而大智慧無窮無盡。
人生如下棋,舉棋落子,你我都會,但按兵不動,卻需要智慧。
知止之人,懂得:事過即止,不糾結過去;點到為止,不鋒芒畢露;適可而止,不貪得無厭。
如此,人生方才能遠離煩惱、災禍、痛苦,達到至高至善的境界。
1
事過即止,過好當下
《曾胡治兵語錄》一書有言:“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短短的十六個字,卻蘊含了清末名臣曾國藩高明的處世哲學。
成大事者,凡事要順其自然,對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不必擔憂,對已經過去的事情不再留戀,心無雜念的過好當下。
《後漢書·郭泰傳》有則“破甑不顧”的故事。
話說東漢年間,有個叫孟敏的年輕人,正挑甑往前走的時候,不小心把甑摔破了。
孟敏看也沒看,自顧自的繼續大步往前走,像是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太學生領袖郭林宗見到了,大為不解,就上前詢問:“為何甑摔碎了,連看也不看一眼,難道不心疼嗎?”
孟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意思是說甑破都破了,再看也不會復原,只會徒增傷感,有什麼好處呢?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郭林宗大為讚賞,認為其是個氣魄非凡、悟性極高的氣人,於是勸他遊學歷練。
寒窗苦讀十年,孟敏學有所成,博學多才名滿天下,甚至當時三公一齊徵召,足見其影響力之大。
古往今來,能做大事的人,歷來拿得起放得下,不糾結於過往,珍惜當下。
因為他們明白,事間萬事萬物,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不屬於自己的,再執著也無濟於事;已經過去的事情,再糾纏也於事無補。
揪著過去不放,仍舊耿耿於懷,用現在流行的詞表述,就是“精神內耗”,把精力和時間都浪費在思想漩渦裡,哪還會顧及到眼前的事情呢?
事情過去了就翻篇了,專注於眼前,把握好當下,方才是明智之舉。
著眼於當下,致力於自己的影響圈,做好手邊的每件事情,讓每天過得充實且有意義。
懂得事過即止,活在當下,才是最智慧的選擇。
2
點到為止,留有餘地
《格言聯璧》有言:“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為人處世,要學會點到為止,說話做事留有充分餘地,不可做絕。
《三國演義》中有位謀略奇才賈詡,為曹操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
不僅如此,賈詡深諳帝王之術,從不說過頭話,深得曹操賞識。
有一天,曹操召見賈詡,說起想要廢除曹丕,立曹植為世子,詢問賈詡的意見。
賈詡真實的想法,並不贊成曹操改立世子,但是直接反對,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一定會引起他的猜忌。
因此,他未直接回答曹操的問題,而是閉而不語。
曹操催促再三,他才慢悠悠的說:“臣是在想袁紹、劉表父子的事情啊。”
袁紹和劉表都是東漢末年稱霸一方的豪強,但均因立小不立長,導致兄弟之間明爭暗鬥,內局混亂,最終都被曹操滅掉。
曹操聽後,立馬明白其深意,哈哈大笑起來,至此,再也不提改立世子的事情了。
賈詡深知曹操喜歡曹植,意屬曹植為世子,如果公然反對,必然引起曹操不滿,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但是如果順從曹操的意見,又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影響江山社稷,所以他只是點到為止,圓滿的化解了自己的兩難境地,也令曹操心悅誠服。
高手懂得看破不說破,給對方留面子的同時,也巧妙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如果做什麼事情,都鋒芒畢露,得理不饒人,不考慮對方的感受,只會讓對方下不來臺,也會讓自己陷入窘境。
凡事,點到為止,做人有度,話不說盡,事不做絕,給對方留有餘地,這是一種高階智慧和修養。
3
適可而止,掌握分寸
曾國藩曾說過:“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不因功名而貪慾,不因感極而求妄。”
在人生和事業的轉折點,懂得適時停止,可以避免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春秋諸國爭霸後期,在一次戰爭中,越國兵敗吳國。
在生死存亡之際,范蠡獻計吳王勾踐,作為緩兵之計,求和吳王夫差,歸順吳國為臣。
期間,范蠡、越王勾踐及其夫人三人,屈身到吳國為奴。
經過三年的忍辱負重,越王勾踐取得吳王信任,得以平安歸國。
因為護駕有功,范蠡得到重用,輔佐越王管理國家軍事。
經過十年的休養生息,越國得以復興,兵力恢復到戰前,經過數次戰爭,最終消滅吳國。
范蠡輔佐勾踐稱霸中原後,因其戰功赫赫,被授予上將軍頭銜,可謂功成名就。
而此時的范蠡卻選擇棄官從商,然而到齊國隱姓埋名,最終避免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厄運,併成為流傳千古的“一代商聖”。
功勳卓著的范蠡,並未居功自傲,而是選擇急流勇退,最終得以明哲保身,千古留名。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功名利祿面前,懂得適可而止,是一種清醒的氣度,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增廣賢文》有言:“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人的一生,要學會適可而止,這樣終身都不會蒙受羞恥。
功名利祿皆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千帆過盡,一切皆為過眼雲煙。
不如以終為始,凡事適可而止,掌握分寸,唯有知止,方才有得。
古人有言:“知行知止唯賢者。”
人這一生,唯有於行中止、於止中行,才能讓自己保持超脫。
行,需要勇氣。而止,需要智慧。
事過即止,過好當下;點到為止,留有餘地;適可而止,掌握分寸。
編輯/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