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說他一看到頒獎禮、紅毯走秀、袒胸露乳、緋聞炒作、博眼球就噁心,
所以不看報紙,不看電視,平時在家裡大部分時間用來讀書、寫字、聽音樂。
對現實頗感悲哀的他說自己看到了問題,卻改變不了。所以他選擇遠離人群,讓自己邊緣化。
——《南方週末》
陳道明,痛批流量明星:
他們不是文藝界的,他們是流量界的,
他們是被包裝炒作的塑膠演員,
從形態上,他們好像在我們這行活動,
但是我覺得他們確實對我們摧毀不小。
陳道明話說得很尖銳,但是他針對的並不是這些流量明星,他想表達的是市場和資本的畸形
市場和資本都在炒短線,賺熱錢,速度收割韭菜,劇本都跑到了這些流量明星的手裡。
但人是具體的,其他是抽象的,於是他罵這些流量界演員,他們是這個市場的畸形產物。
陳道明很無奈,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站出來表達不滿,2010年的時候,陳道明就嘆息道:
那個時候叫拍電影,現在叫搶錢。
過去知識分子還講點風度,還講點知識,哪怕是虛偽的也好。
現在金錢變成主宰,都變成既得利益者了。
對陳道明的誤解
陳道明不喜歡流量界的演員。在職業精神上,文化精神上,那些流量明星差得太遠。
當年拍《一個和八個》的時候,為了更加貼近人物,劇組成員可以在廣西大龍水庫什麼也不幹,光曬太陽把自己曬黑。
一個小時的電影,通常要拍四五個月的時間。一部10集的《圍城》可以拍了100天。
可是當今的內娛不會,現在兩天一集,三天一集,演員受個傷都要上個熱搜,上新聞。
製片人是資方代理人,根本就不管導演要什麼,給的任務就是一天必須得消滅多少頁劇本。
趕緊拍完,趕緊做後期,趕緊上線。
陳道明很清醒,他不止一次談論到中國電影的現狀:他不喜歡電影人拿審查當藉口。
在陳道明看來,電影的審查製得上有影響,但是每個國家的文藝作品都會受到各種制約。
還是我們的導演在思想和精神勁上沒達到,沒有動腦子,沒有用功或者沒有這個能力,於是用這個那個的原因,來掩飾自己的無能。
無能就是無能,就像中國足球,開始時說因為伙食不好,後來又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的。
電影是一門學問,如今的導演沒人做學問了,都在商業這棵樹上下功夫了。
但似乎,很多人覺得是陳道明自己沒戲演了,抱怨,在指點江山,倚老賣老。
王中軍在俞敏洪的《酌見》中就曾談到:
陳道明老師再牛,也沒有一部戲是以他為主的戲,你只是演了你這個年齡階段的,
很符合你氣質的一個大配角。
你不可能這部戲寫一個60多歲老頭的戲,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
俞敏洪追問:現在有沒有這中國哪個老演員,出來的片酬,比年輕人其實還要更高的?
王中軍:沒有。
俞敏洪:也包括陳道明?
王中軍:對。
“新一代永遠比老一代賺錢多,這是歷史事實”
一方面,接不到劇本
一方面,因為沒有合適的劇本,只能出演合適的配角,配角的性質,又讓戲骨的片酬不高。
這似乎成為了陳道明沒戲演的共識。
但,這是誤解。
演藝圈最大的誤解就是——
陳道明,片酬低,沒戲演了。
陳道明不缺戲演。
陳道明的戲路雖說不是千人千面,但是若批評他只能飾演“帝王”,這肯定是錯了,
你覺得陳道明的演技總端著:
那是你沒看過,陳道明飾演的小人物,《一地雞毛》裡的小林,《冬至》裡的陳一平。
那是你沒看過,陳道明的正氣凜然,《我的1919》裡的顧維鈞,《圍城》裡的方鴻漸。
那時你沒看過,陳道明的冷峻清傲,《黑冰》裡的聶明宇,《歸來》的陸焉識。
有些演員,一輩子可能就留下一個經典的角色,但是陳道明,留下得太多了。
2008年,陳凱歌要拍《梅蘭芳》,齊如山這個角色最先找到的是陳道明,但是那會正趕上陳道明不想拍戲,後來陳凱歌就找了孫紅雷。
2010年,胡玫的《孔子》也找陳道明,當時兩邊都談得還不錯,合同都簽了。
但是陳道明思來想去,又給胡玫發了簡訊,說自己不演了,後來周潤發接演了孔子。
陳道明完全是隨性的,他想拍戲了,可能平常不會演的角色也接了,但有一個要求:要好。
陳道明是中國價格最高的演員,
但實際上,這只是標價最高,因為這麼多年來,陳道明永遠都是看片論酬。
陳道明上戲的原則是這樣:先看劇本,劇本合適就見面談合作,見面談片子的成本是多少。
成本高,有預算,能有合適的演員就接,有的時候成本不高,但劇本滿意,也接。
當年拍《黑洞》《一江春水向東流》,製片人談的是20天把陳道明的戲給拍完,但是到了籤合同那天,按照日程又牽了三個月。
陳道明成為了填窟窿那個人,因為有的時候檔期會撞,劇組其他演員,或者攝製組其他地方几頭跑,常常殺人,就陳道明待在組裡。
20天的戲,這位中國價格最高的男演員,卻在劇組裡面待了三個月。陳道明沒有抱怨——
我覺得這是職業道德,沒有多高尚,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你要尊重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才能尊重你。
然而,一切都變了。
商業化的浪潮改變了一切,陳道明有心無力,看到了,卻改變不了,選擇了自我邊緣化。
2010年,陳道明在演完《唐山大地震》接受《南方週末》採訪的時候說道:
當我離開這個行業的那天,可能三年五年以後,我會停止自己的工作,自己給自己放假,我退休了。我跟製片人朋友開玩笑,我陳道明不做那天,就是跟影視這個行業一點關係都沒有了,我是徹底離開,絕不羞羞答答,你在任何活動上也見不到我。 ”
那會很多人都以為陳道明有退圈的打算了。
站在高處,無力改變
陳道明當然不缺戲拍,他覺得悲哀的是,跟他同齡的戲骨們。
那些沒有站在金字塔的塔尖,在沉浮中的演員們,還有那些打拼了幾十年的老戲骨。
他沒戲演。
一方面,他們是真的年紀大了,拍戲其實又是體力活,熬夜熬不動,身體吃不消。
一方面,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劇本,好劇本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每年就那麼幾個好劇本。
陳道明不缺戲,地位在那,能有源源不斷呈上的劇本,可不上不下的老戲骨們,最尷尬。
論演技,他們能勝過國內一大批流量明星們,甚至能壓過不少的青年演員
但他們的片酬低,商業價值不高,資本逐利,是本能。
國內的影視市場的營收模式,太單一,影視作品除去廣告植入外,大部分收入還是靠票房,
而這些票房又需要靠具有商業價值的人來支撐,可大多數的老戲骨們扛不動票房。
而那些耍大牌,甚至讓保鏢強光開路的,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臉紅。
看起來後浪推前浪,
但實際上是,市場是變大了,但是各方面的配件沒跟上,素質沒跟上,好的劇本太少了。
在中國每年有關電視劇備案拍攝的就有幾百部,每年播出的有1萬5千多集。
好的劇本是需要打磨的,劉和平寫《大明王朝1566》構思了7年,寫了3年才寫出來。
可,即便是好劇本,好演員,也會遭遇到冷漠,《大明王朝》播出後,收視口碑滑鐵盧。
而影視行業是燒錢行業,拍部片子動不動幾千萬就下去了,有人是賺了,但更多的人賠了。
一部電影,從孵化,到備案立項,再到錄製,後期,路演,發行,是一個週期長且涉及上千人的工程,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宣傳得再厲害,電影質量上不去,也是砸自己腳,電影質量很好,但是宣發不夠,熱度不夠,也大多數是石沉大海。
投資電影,就跟把錢放在股市一樣,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電影就賠了。
最保險的就是迎合年輕人。
這也是為何,在過去幾年,無論什麼導演拍戲都會叫上一個流量明星的原因,
哪怕他們知道他的演技不好,但是需要他出現,哪怕幾分鐘的鏡頭,也是宣傳的噱頭。
有些就更直接了,口碑也不要了,一堆編劇們就寫青春劇,偶像劇,流量劇,
因為流量一站,基本上的票房就有了,粉絲經濟能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票房和收視率。
這是惡性迴圈,年輕觀眾需要釋放,只想圖樂子,電影人要賺錢,所以要迎合觀眾,
在這個過程中,年輕的觀眾想要釋放的壓力和期待,又是可以被引導和改變的。
中國演藝圈開始漸行漸遠,純粹變成了消遣的場所和娛樂的工具,
電影的道德和文化功能缺位,人們沒有信仰,對金錢的抗熱都投射在了電影裡邊...
電影人渴望去改變這一切,但是大多數的電影人只是垂死掙扎無力改變,
因為,他們要生存,要妥協,現實沒有理想...
但底層電影工業在被現實的妥協下,沒有規矩,沒有夢想,沒有理想...
陳道明雖然站在高處,卻無能改變。
內娛賣的是流量。
動不動花幾千萬請好幾個明星代言廣告,每年花好幾個億買版權,買的還全部是流量劇的版權,不斷在賣流量...
誰都知道要建立生態內容系統,
從長遠角度來看,誰都知道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是問題在於,誰負責,誰背鍋?
砸錢請的明星和廣告,可是實打實的見效。
於是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平臺製造虛假資料,用虛假資料幫捆綁製作方,製作方只能用流量方製作低品質影視劇,平臺為了推銷只有再製作虛假資料...
既然大家都走到今天了,要麼合併,要麼一起死,要麼看誰先把誰耗死。
絕大部分的觀眾,是沒有任何忠誠度的,哪邊有吸引力就跑了,所以都在搞壟斷,搞收購,
因為你跑來跑去,還是我的企業,不管看的什麼都是我的電影, 不管喜歡誰都是我旗下藝人
陳道明討厭這些,他覺得自己適應不了這個時代,於是自己往邊緣人群走。
從2010年傳出自己退圈的想法後,11年過去了,陳道明沒退圈,他還在演繹不同的角色
《慶餘年》裡的慶帝,《歸來》裡的陸焉識,
《一九四二》裡的蔣介石,《手機》裡的費墨,
《唐山大地震》王德清,《楚漢傳奇》劉邦。
只是,他對周遭的事情不再過問,他只是專心做一個演員。
但這次,他變了。
陳道明表達自己的不滿,表達自己的憤怒,
而這股憤怒,恰恰是當下需要的動力。
我不知道,那會用強光開路的演明星,是否在看到這內娛變天一切後,會臉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