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齊白石是我國近代畫壇舉足輕重的人物,而毛主席又是新中國的國家領導人,看起來這兩個人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
但實際上,兩人卻是忘年之交,齊白石比毛主席大二十九歲,兩人又是老鄉,兩人的興趣愛好也都相似,所以這樣的緣分,也讓這兩位同鄉在日後,成為了志同道合的好友。
毛主席和齊白石爭畫
新中國成立之初,齊白石先生滿心暢快,他懷著激動和敬仰的心情,十分用心地用陰陽文刻寫了“毛澤東印”的兩方印章。
隨後,他便用宣紙包好,託人將其送入了中南海。毛主席收到齊白石的這份禮物之後,十分欣喜,於是,毛主席便在中南海設下宴席,請來郭沫若作陪來答謝齊白石先生。
老友重逢,一見面兩人非常激動,在宴席上,毛主席主動端起一杯酒,向齊白石敬酒:“剛才請白老喝酒,是感謝您為我治印,這一杯,是感謝您為我作畫。”
聽到毛主席這番話,齊白石不由地一怔,說道:“我何時為主席作過畫?”原本以為,這可能會是一場誤會,但沒想到毛主席笑了笑,說道:“喝了酒,您就曉得了。”
喝完酒之後,齊白石還是有些迷糊,隨後,毛主席便叫秘書拿來了一幅畫,說道:“請畫家親自驗證!”
緊接著,秘書取來了一幅畫並將其掛到了牆上。只見這是一幅全綾裝裱的縱幅國畫,畫中樹立著一棵李子樹,樹上站著一群小鳥,樹下的老牛正側著頭看著小鳥,構成了一幅惟妙惟肖,頗有意境的畫面。
看到這張畫,齊白石頓時明白了,這張畫原本是自己畫廢的一幅畫,由於齊白石為別人包畫的時候經常會用一些沒用的宣紙,於是,這些廢畫可能就在為毛主席包印章的時候用了上去。
然而,沒想到的是,被自己廢棄的一張畫竟然被毛主席如此細心地裱了起來。
齊白石先生一下子坐不住了,說道:“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這畫說什麼也不能給您,您若喜歡這種筆墨,我回去之後馬上給您畫。”
但對此,毛主席卻絲毫不在意,相反還非常喜歡這幅畫。隨後,毛主席便轉頭問郭沫若:“詩人同志,您對這件精品有何評價呀?”
郭沫若心領神會,開始仔細端詳起這幅畫來,說道:“畫中鳥兒們交頭接耳,好像是在訴說著夢中佳境,而那隻老牛嘛,看起來比較矜持,肯定是在偷聽人家的情話,這麼一看,確實畫得很好。”
毛主席接過話說道:“這幅畫筆墨頗具氣勢,有一筆從牛頭至牛背到牛尾,一筆畫出,足見畫家的功力深厚啊!”
聽到兩人的誇獎,齊白石先生更加坐不住了,羞得他直接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於是,他焦急地說道:“主席,千萬不要再誇獎了,請讓我把他帶回去,不出三天。我重畫一幅!”
然而,毛主席這一次卻怎麼都不同意,齊白石先生坐在那裡又氣又急,自己的一幅廢作毛主席卻當做珍寶,如果傳出去,自己把一部廢作給毛主席怎麼讓他抬得起頭來。
想到這裡,齊白石直接站起來說道:“主席再不應允,我可要搶了!”
看著激動的齊白石,郭沫若趕緊過來化解,用身體擋住畫作:“白老的這件墨寶是送給郭沫若的,要想帶走,應當問我!”接著,郭沫若繼續說道:“這不,畫上還標著我的名字嘛!”
聽到這裡,毛主席和齊白石兩人都懵了,這畫上並沒有寫他的名字啊。郭沫若哈哈大笑,解釋道:“書上有五隻鳥,這不就是我的名字嗎?”郭老說“上”、“五”、這兩個字的時候特意加重了語氣。
齊白石一聽終於明白了郭沫若的意思,郭沫若的大號正是“尚武”,真是詩人的頭腦啊!
說著,郭老便準備前去取畫,說著:“物歸原主,我帶走了。”但在手上還沒停留一會兒毛主席大手一揮叫住了郭老,“快鬆手,沒看見畫上標有我的名字嘛!”這下輪到郭老吃驚了。
隨後,他便放下畫,退了幾步開始尋找畫中和毛名字相關的痕跡,但他看了大半天也沒找到。
“考古專家也考不出嗎?”主席看著疑惑的郭老,便開始解惑:“請問,白老畫的是什麼樹,李子樹畫得茂盛嗎?”身旁的兩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茂盛!”
毛主席欣慰地笑了笑,看來兩人認同了他的觀點:“李子樹畫的很茂盛,這不就是敝人的名字嗎?”
毛主席在轉戰陝北的時候用的是“李德勝”的化名,所以也就有了畫中李子很茂盛的意思。郭老率先反應過來,不由得拍手叫好:“妙哉妙哉!畫上果然有主席的大名!”
齊白石先生在一旁也終於反應過來,才得知了毛主席的另一個化名——李德勝。“怪不得主席的兩位千金取名為李敏、李訥呀!”三人也為這一幅畫爭奪,如此看來這幅畫還真的有點意思,於是,郭沫若便請二位在卷首上賞賜幾個字,於是二人欣然答應。
齊白石從牆上摘下畫平鋪到桌子上,郭沫若首先給毛主席遞過筆,只見主席大手一揮在上面寫下了:“丹青意造本無法。”
郭沫若一看這句話,是借用蘇東坡其中的一句:“我書意造本無法”,稍稍動了兩個字就變成了誇讚齊白石先生的絕句!
郭老在旁邊思考了一會,接著寫到:“畫聖胸中常有詩”。而郭老的這句詩也是出自陸游所寫的:“此老胸中常有詩”,也將其改了兩個字,讀起來十分順口。
齊白石先生看到兩位大人物都為這幅畫題了詩,便也十分歡喜,得意地說道:“兩人這樣誇獎老朽,我可要把他帶走啦!”
最後二人不得已之下,主席只得無奈應允:“兩位政治家鬥不過一位藝術家呀!”就這樣,一代領袖與兩位好友相視而笑,畫面十分和諧。
毛主席給齊白石送壽禮
1949年北平解放,而齊白石作為一位86歲的高齡畫家,受到了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而在此時,毛主席還專門為其寫信,在信中表達了其對一代老畫家的尊敬和敬仰,而在信中還邀請齊白石老人以無黨派人士參加新政協會議。
看到這封信之後,齊白石高興地一夜沒閤眼。
在這以後,毛主席和齊白石老人的交往逐漸親密。第二年夏天,毛主席專門派自己的秘書田家英到城西的衚衕去看望齊白石,就在第二天又將其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的住所中,邀請老人共進晚餐。
在晚餐之前,毛主席還特意請來朱德作陪,還在餐前叮囑廚師將菜煮得爛一點,以方便老人食用。
在晚餐期間,毛主席對齊白石說道兩人很是有緣,不僅是同鄉,名字還有些相似:“你原名純芝,我原名潤芝,小名叫阿芝,我應當稱您一聲老哥呦!”這一番話,三個人在席間十分愉悅。
在席間還告訴他,自己也是齊白石的愛好者,毛主席在飯間還不斷地給齊白石夾菜,倒酒。隨後,主席還說到國務院將會請他擔任中央文史館官員。由此可見,毛主席對齊白石的重視。
隨後,齊白石努力剋制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回到家中,將在席間的細節和談話一一告訴了自己的家人,由於他和主席同是湘潭老鄉,所以在聊天的過程中感覺非常親切,在宴席上,毛主席還主動給他夾菜,考慮到他牙口不好還專門給他夾一些煮得比較爛的菜。
就在臨別時,朱德總司令還專門送他上了車,齊白石深深地能夠感覺到毛主席的細心和對他的照顧。
回到家之後的齊白石,每每回憶起來都覺得十分感動,為了感謝主席,他便為毛主席準備了自己收藏的最好的作品,一副《蒼鷹圖》和一副《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的對聯,分別將其題款後送給了毛主席。
不僅如此,齊白石還將自己一直十分珍愛打算作為傳家寶的一方端硯送給了毛主席。毛主席喜歡書法,因此硯臺也是一定會用到的東西,所以後來在毛主席所收藏的硯臺中,齊白石贈送的這方硯臺也成為了他最為珍視的一方。
在後來的作畫中,齊白石也常常想起毛主席。1952年,齊白石和幾位畫家一同繪製了一幅《普天同慶》,隨後便將這幅畫作送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收到畫作之後,親自寫信給齊白石表示感謝。
“白石先生:承贈《普天同慶》繪畫一軸,業已收到,甚為感謝,並向共同創作者徐石雪、於非闇、汪慎生、胡佩衡、溥毅齋、溥雪齋、關松房諸先生致謝意。毛澤東1952年10月5日。”
後來,有那麼一天,齊白石在榮寶齋作畫,身旁也有很多人,在作畫的過程中,有幾個問他有沒有見過毛主席,對此,齊白石回答道:“見過,每天早上洗過臉,天天見到毛主席。”
這麼一番話,讓大家感到很是疑惑,齊白石怎麼能夠天天見到毛主席的呢?看著大家疑惑的眼神,齊白石哈哈大家,補了一句:“我家有毛主席的像嘛!”大家這才解惑。
1953年,對於齊白石來說是值得慶賀的一年,這一年他獲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並且今天又是他的九十歲大壽。
雖然毛主席沒能參加齊白石的九十歲大壽,但為了慶賀老人的大壽,毛主席還是特意為其送上了四件壽禮。分別為:一罈湖南的特產菜油寒菌,一對湖南王開文筆鋪特製的長峰純羊毫書畫筆、一苗東北野參和一架鹿茸。
毛主席為其準備如此貴重的禮物,齊白石受寵若驚,激動地說道:“主席太看得起我了,送這麼重的禮物,古人講蔗境彌甘,我如今可享這份清福了。”
後來,在每次的政治活動中,齊白石成為了最為支援毛主席決策的人。1954年,齊白石出席了第一屆人大,毛主席在會上致開幕詞。20日,齊白石堅定地投下了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一票。
回到家裡之後,這次的會議讓他百感交集,胸中有著諸多的想法,在《詩經》上,寫著“濟濟多士,文王以寧”,但卻比不上這一次的大會,立憲搞了幾十年,如今真的有了人民的憲法,而這個憲法是五福臨門的憲法。
所以,他認為《詩經》中的“文王以寧”應該改為“中國以寧”。
一邊說著,齊白石又在旁邊的宣紙上寫下了八個字“老老實實,勤勤懇懇。”而這八個字就是毛主席在開幕詞中說給每個人的一句話。
與主席同樣的經歷
在我國畫壇,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是我國國畫的雙絕,然而,世人對於這兩位大家卻有著不同的評價。人們認為徐悲鴻是藝術大師也是教育家,相比來說,齊白石的脾氣卻有些古怪。
其實齊白石也並不是對每個人都吝嗇,而是因為他曾經經歷過一些苦日子,他知道如今的生活有多麼不易。
在晚清時期,有人也曾找到齊白石,想推薦他為慈禧太后作畫,但在最後,齊白石卻拒絕了。後來也曾有人主動出錢為他捐一個小官職,結果也被拒絕。如此來看,這位老人身上似乎有著常人沒有的“風骨”。
而在他自己看來,自己只是一個手藝人,官場並不適合自己,再加上當時朝廷的腐朽,他也並不想為之效勞。
因此,他只願意專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對於那些功名利祿也從來沒有過多的關注。
後來,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齊白石又稱為日本官員和偽政府官員所追捧的人,多次提出要齊白石作畫。
但對於這些強盜,齊白石的心裡並不糊塗,當時高齡的齊白石也並不懼怕敵人,一一拒絕了他們,並還在門口掛了一張牌子,上面寫道:“畫不賣官”,以此來表示自己的立場。
其實在那段歲月中,齊白石雖然有一身技藝但生活卻並不好,那個時候的他在寒冷的冬天獨自推著小車子出去賣畫,最後才能靠這點微薄的收入來買一些白麵吃。
而在那段日子也不是沒有人來巴結他,那些漢奸還專門為其準備了過冬用的煤炭和優質的生活環境,但對此,齊白石無一接受,足見這位中國老藝術家的風骨。
同樣,毛主席在那個年代也經歷了一些苦難,雖然當時的他已經成為了黨內的領袖,也是後方的元帥,但他卻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和戰士們同吃同住同睡。
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毛主席依舊保持初心,集中全部精力,指揮著百萬大軍與士兵們奮戰。
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兩人,深知當時的苦難,二人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初心和堅韌不拔終於熬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除了有共同的經歷之外,二人的性格和愛好也是兩人成為多年好友的主要原因。
1955年,由於齊白石所居住的衚衕比較狹小,政府專門為他撥款在鼓樓大街的冬雨兒衚衕買了一處寬敞的院落。但在後來,由於管理不善,生活也並不習慣,最後還是在周總理的關心下搬回了跨車衚衕。
齊白石的晚年過得很是幸福,當時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活到120歲,期望能夠繼續為祖國出一份力。但畢竟,人的意志無法左右自然規律。
1957年5月初,毛主席聽聞齊白石身體狀況不太好,但由於自己事務纏身,於是便派秘書探望,重病中的齊白石得知毛主席惦記著自己,心中很是感動。
並要其轉達自己對毛主席的想念,最後還表示希望能夠有一天和毛主席合一張影。
那天毛主席的秘書離開之後,齊白石伸出手指著文化部授給他的獎狀上的毛主席像,嘴裡不停地說道:“毛主席太看得起我了......”
而就在第二天一早,齊白石竟奇蹟般地站起來自己從臥室走到了畫室,拿起畫筆在宣紙上畫了起來。
不一會兒,一幅栩栩如生的牡丹花映入眼簾,齊白石看著這幅畫會心地笑了笑,而這幅畫也成為了他傾心創作的最後一幅作品。
1957年9月16日,畫壇巨匠齊白石在北京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4歲。而在彌留之際,白石老人也留下了遺言:將自己珍藏的字畫、作品和用過的東西,獻給毛澤東。但他與毛主席合影的願望最終還是沒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