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役,既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役,也是為了告訴世界,中國不再是軟弱可欺的。
然而,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並且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連年戰亂,國內經濟百廢待興,明顯不是開戰的最佳狀態。那麼,我們是如何在資金、軍備等各方面差異巨大的情況下打敗以美國為首、氣勢洶洶的聯合國軍的呢?當時的美國總統艾豪森威爾為什麼會急於同意停戰、退出戰爭呢?
1950年7月5日,美軍第一次正式參加對朝鮮的戰役。9月15日,在麥克阿瑟的領導下美軍成功實行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被迫後撤。27日,勢如破竹的美軍與韓國釜山部隊會合,翌日重奪漢城。
仁川登陸徹底逆轉了先前朝鮮人民軍在朝鮮半島的優勢,此刻的美軍不顧新中國的一再警告,不僅公然越過三八線,還將戰機開到中國邊境,對我國安東地區實施轟炸,還揚言要將戰火燒到我國的鴨綠江畔。在這個危機時刻,朝鮮也發來援助請求。“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為了保家衛國,打擊侵略者,新中國毅然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戰役正式打響。
即使在當時看來我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實力懸殊,但憑藉著全國老百姓的後方支援和前線志願軍的頑強拼搏,硬生生抗住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強勢進攻。不過按當時的情況,如果聯合國軍堅持繼續消耗戰,戰爭肯定不會結束得這麼快,更令人疑惑的是,為什麼美軍不搬出具有絕對優勢的核武器呢?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
美軍前線戰況以及後方情況
聯合國軍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曾表示:如果不是聯合國軍有著更加強大的火力以及絕對優勢的制空權,並且牢牢地控制著海上軍隊,恐怕早就被志願軍打敗了。這句話可以透露出一個側面資訊:那就是當時雖然美軍火力裝備以及空海軍都佔有優勢,但中國志願軍的陸軍戰鬥力以及他們的頑強意志確實讓聯合國軍隊難以攻克。
更何況,朝鮮戰爭即使是對美國而言也並不輕鬆,到了戰爭後期,美軍不得不面對慘重的損失統計。
首先從人員的傷亡資料來看,戰後美國各州統計上報計程車兵死亡是54269人,但是後來美方又重新出來表態說明這是當時美軍在當時階段各個戰場的總死亡人數,而在朝鮮戰爭中的實際死亡人數是36574人,受傷人數為103284人。
雖然單從數字上來看遠沒有志願軍、朝鮮人民軍甚至韓國軍的損失來得慘重,但美國派往朝鮮戰場的總兵力也就40多萬人,其中在朝陸軍數量是其總陸軍數量的三分之一,空軍數量為總數的五分之一,海軍數量都到一半了,從比例上來看損失並不小,完全沒有了參戰前期的遊刃有餘。
與此同時,正如陳賡在戰後一次演講中所說,美國向來都在投機取巧地發“戰爭財”,這次卻碰到了硬釘子,非但沒有撈到一點好處,還賠進了鉅額損失。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在朝鮮戰爭開始一年後,即便去除前線士兵傷亡後的損失賠償費用,美國政府單單在軍備開支方面的消耗也十分巨大,一年的時間因為戰爭的開支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之多,甚至已經比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支費用要多一倍以上了。
經過總計後,美國經費開支更是高達600億的鉅額數字,這意味著每個美國居民平均下來要負擔300多美元。在物資匱乏的朝鮮前線戰場,美軍每個月的物資消耗也超85萬噸,這已經相當於同期美國援助所有北約盟國的一年總物資的1.5倍之多。再者,美國距離朝鮮太遠了,雖有日本作為後勤基地,但各種物資不可避免地越來越缺乏。
同時,本想快速結束戰爭的聯合國軍來勢洶洶,卻始終沒有拿下最終勝利,久而久之前線計程車兵也開始有了厭戰的情緒。不僅聯合國軍中其他國家開始相繼產生矛盾,各參戰國(尤其是美國)人民亦掀起了強烈的質疑、反戰風潮。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美國為朝鮮戰爭消耗了大量的金錢物資,派出的軍隊數量也不少,卻仍然無法避免在戰鬥中感覺到兵力不足。這與美國原本制定的戰略有了很大的出入,美方的原定重心是在歐洲地區,此次本打算對亞太地區的平衡加以干涉,這點從剛介入朝鮮戰爭的風捲殘雲之勢就可以略知一二。
然而朝鮮戰爭的發展態勢卻出乎他們的意料:戰略預備隊只剩駐紮在日本的兩個師、南朝鮮的三個師以及在本國的6個師了,要是再往朝鮮前線派遣更多軍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不僅聯合國軍的其他國家感到十分吃力,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再向前線派出任何一個士兵了,就連美國參謀長會議也明確認為這場戰爭是個無底洞,根本看不到他們勝利的希望,希望停止這場錯誤的戰爭。
再看戰爭中後期的美國總統大選,也是在美國國內掀起了一股軒然大波。當時的總統熱門人選艾森豪威爾在競選演講中作出承諾,若成功當選便會盡快結束這場戰爭,讓美國的戰略重心重新回到歐洲身上。
一方面,作為麥克阿瑟的競爭者,他肯定是反對其戰爭計劃的;而另一方面,把這項條件作為拉票宣言,足以見得當時美國國內確實不贊成繼續朝鮮戰爭,這些也都是促成艾森豪威爾在當選美國總統後同意停戰的因素。
從國際形勢看不使用核武器原因
任何歷史事件都離不開當時的國際形勢。朝鮮戰爭爆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滿目瘡痍之中,各國家地區大部分都是追求和平的,不希望有新的大規模戰爭發生,因此像朝鮮戰爭這樣的熱戰只出現在區域性地區。
這個時期的國際形勢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美蘇冷戰格局,具體為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陣營除大規模戰爭外的全面對抗。當時的朝鮮戰爭不僅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韓軍在戰鬥,其實也是不同陣營、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較勁,北朝鮮金日成集團之所以敢貿然發動戰爭,正是因為之前得到了蘇聯的支援。
起初,蘇聯方面是不願意與美軍在戰場上正面相遇的,但又希望中國能介入戰爭,所以一開始就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施以援手,但援助力度不大。然而隨著戰爭程序的不斷推進,志願軍的戰鬥力和耐久力卻遠遠出乎蘇聯的意料。為了幫助中、朝奪取最終勝利,蘇聯開始加大力度,明裡暗裡在各方面對志願軍進行援助。到戰爭後期,志願軍的裝備和實力已經比戰爭初期強上許多。
不過,前期美軍與中朝軍隊苦苦打消耗的時候,蘇聯遲遲沒有做出任何的動作,落在美軍眼裡這種行為就很有可能是在韜光養晦,而美方最擔心的事就是蘇聯看準時機後加入戰場,不僅讓美方措手不及還要蒙受巨大損失。因此美方其實早已有和中國進行談判的想法了——畢竟其他盟軍也不願再消耗兵力,放任國內對於出兵決定的爭議繼續發酵。因此,透過談判體面地退出戰爭,是美方經過權衡利弊後的最佳選擇。
不過令一些人感到疑惑的是,為什麼美國不直接亮出核武器這一王牌,而是去選擇談判停戰呢?
當然,各國人民都希望和平生活,若是美國率先動用核武器,那麼本就暗流湧動的世界又將受到巨大影響,這自然是誰都不願看到的。然而,真正令美國忌憚的是老對頭蘇聯也早已成功研製出核武器,若是美國貿然在朝鮮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話,難免不會引發核戰爭,而這將是整個地球和全人類的噩夢,朝鮮戰場還不足以讓美國作出這麼大的犧牲。
畢竟從一開始,美國的目的只是意圖抑制社會主義的發展,完全沒必要用這種極端而毫無周旋餘地的方式激化更大的矛盾。
另一方面,美國在國際上總是以世界警察的角色插手他國之事,正如這次糾集聯合國軍挑起衝突,明面上是維護正義與和平,實際上是為了插足遠東地區的爭鬥來獲取利益。但如果輕易地使用核武器,那所謂的人道主義名頭就蕩然無存了,而露出用非常手段急於勝利的嘴臉又必然會遭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
綜上所述,艾森豪威爾之所以同意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一方面是中國志願軍的大規模參戰不僅直接造成美軍大量傷亡,而且使得美方在朝付出了過於沉重的代價,與美軍原本計劃不符的同時受到國內負面輿論的批評;另一方面是因為有多股力量干預,讓美國在軍事上難以快速取勝,各種因素的存在最終導致了停戰協議的簽訂。
最後,筆者謹以此文向所有的志願軍戰士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浴血奮戰,才有之後幾代人的光明未來。對新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一場立國之戰,讓全世界從此知道中華人民不再軟弱可欺、不再刻意隨意挑釁覬覦。